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初人至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初人至誠》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五。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原文

真宗時,并州謀帥,上謂輔臣曰:「如張齊賢溫仲舒皆可任,但以其嘗歷樞近,或有固辭,宜召至中書詢問,願往則授之。」及召二人至,齊賢辭以恐為人所讒。仲舒曰:「非敢有辭,但在尚書班已十年,若得改官端揆,賜都部署添給,敢不承命?」輔臣以聞,上曰:「是皆不欲往也,勿強之。」王元之自翰林學士以本官刑部郎中知黃州,遣其子嘉祐獻書於中書門下,以為:「朝廷設官,進退必以禮,一失錯置,咎在廊廟。某一任翰林學士,三任制誥舍人,以國朝舊事言之,或得給事中,或得侍郎,或為諫議大夫。某獨異於斯,斥去不轉一級,與錢穀俗吏,混然無別,執政不言,人將安仰?」予謂仲舒嘗為二府,至於自求遷轉及增請給;元之一代剛正名臣,至於公移箋書,引例乞轉。唯其至誠不矯偽故也。後之人外為大言,避寵辭祿,而陰有營求,失其本真者多矣,風俗使然也。

譯文

真宗時,謀求并州將帥的人選,真宗對輔政大臣說:「象張齊賢、溫仲舒都可以勝任此職,只是因為他們曾經在樞密院供職,有時會堅決推辭,應該把二人召至中書省詢問二下,如果他們願意前往就授予官職。」等到把二人召至中書省,張齊賢以恐怕被別入進讒言來推辭。溫仲舒說:「不敢有推辭之言,只是我在尚書之位已經十年了,如果改任我為執政大臣,賜給都部署之職,增添體祿,敢不聽命嗎?」輔政大臣把他們的話傳達給皇上,皇上說:「這是不打算前往任職,不要勉強他們。」王元之自翰林學士以本官刑部郎中知黃州,派遣他的兒子嘉祐到中書門下獻書,認為:「朝廷設官,是進是退必按照禮節,一但失當,錯誤派官,罪責在於朝廷決策大臣。我一任翰林學士,三任制誥舍人,按照本朝的慣例來說,或者得給事中,或者侍郎,或者為諫議大夫。唯獨我不一樣,離開官位後沒有轉升一級,和管理錢穀的俗吏,混然沒有差別,執政大臣不說,別人將怎麼信服?」我認為溫仲舒曾經為二府大員,至於自己要求升遷及增加體祿;王元之乃是一代剛正名臣,至於公開獻書,援引石例,請求升級。是由於只有他們的至誠,從不掩飾虛偽啊!後來的人表面大言不慚,避寵辭祿,而暗中孜孜以求,失去真誠的人太多了,風俗使然啊!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等。

視頻

國初人至誠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