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家核應急救援海洋輻射監測南海東海北海分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家核應急救援海洋輻射監測南海東海北海分隊國家核應急救援海洋輻射監測南海東海、北海分隊,依託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東海分局、北海分局。

承擔任務

分別承擔管轄海域核應急救援海洋輻射監測與評估,以及為現場採取海洋環境保護措施及海上公眾救援行動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等任務。人員抽組:各20人。 能力要求:具有實施核事故環境下海洋輻射監測與評估響應行動的能力。

相關資訊

我國組建10個國家核應急專業救援隊,完善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體系

白皮書指出,我國從監管機構、審評許可、監督執法、輻射監測、事故應急、監管隊伍建設、技術研發、安全改進等方面開展核安全監管。

劉華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核安全戰略,實現發展和安全兩個目標相互促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的總體框架下,每五年制定和實施核安全規劃。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的是《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和2025年遠景目標》。劉華指出,去年開展的核安全「十三五」規劃[1]的中期評估顯示實施總體進展良好,各項目標基本滿足進度要求,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如期完成。

據他介紹,我國核電廠安全保持世界先進水平。包括實施福島事故以後的安全改進行動,開展核電廠安全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近五年核電國際運行者協會WANO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國核電廠運行機組80%的指標優於世界中值水平,其中70%的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值。總體運行指標處於世界前列的。

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水平也持續提升,加強了研究堆核燃料設施的安全改造,實施定期的安全審查;核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治理方面,13項早期核設施完成了退役,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處置工作也在有序推進;而在核技術利用裝置管理上,我國將放射源百分之百納入安全管理,建立了高風險源的在線監控系統,放射源的事故發生率持續降低。

此外,在鈾礦冶設施退役方面也完成了29個2010年以前關停的鈾礦冶設施的退役,127個歷史遺留的鈾礦冶地址勘探設施的退役治理。

核設施現場7×24小時安全監督,嚴厲打擊違規操作、弄虛作假核企業

劉華表示,我國建立了「三位一體」的核安全監管機構,對核設施、核材料[2]、核活動和放射性物質實行全鏈條審評許可,對選址、設計製造、建造、運行、退役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督執法,開展全覆蓋全天候的輻射環境監測,「在核設施現場有核安全監管人員進行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的旁站式安全監督。」

劉華介紹,我國核安全設備監管方面,推進了核電設備自主化和安全水平、質量水平的提升。對違規操作、弄虛作假的企業嚴厲打擊、嚴肅查處。此外,7家核電廠開展了安保系統的升級改造,10個省(市)的城市放射性廢物庫進行了安保升級。

南都記者還了解到,我國組建了10個國家核應急專業救援隊,建立了3個集團公司應急支援隊。在核安全科研方面,建成了3個核安全研發創新平台,開展了13個領域39項核安全技術研究。

劉華表示,我國核安全監管能力持續提升。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輻射環境監測網基本建成。

他介紹,2000年、2004年、2010年和2016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四次對中國核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同行評議。2016年對中國開展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的綜合評估的結論是:中國監管有效性在不斷增強,監管的法治化、規範化、國際化不斷提升,中國的監管機構是一個有效的、可靠的監管機構。

南都記者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大陸共有47台運行核電機組,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臨界裝置,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2座中低放廢物處置廠。劉華表示,上述設施運行均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我國從未發生國際核與放射事件分級表(INES)二級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核安全水平保持世界前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