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圓蓋陰石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圓蓋陰石蕨(學名:Humata tyermanni Moore)是骨碎補科,陰石蕨屬附生,小型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2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蓬鬆的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淡棕色,葉遠生;柄棕色或深禾稈色,葉片長三角狀卵形,羽片有短柄 ,近互生至互生,裂片近三角形,全緣;橢圓形,鈍頭,基部不對稱,羽狀深裂,葉脈上面隆起,葉革質,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近圓形,全緣,淺棕色。

廣布於中國華東和華南,也分布於中國湖南、貴州、重慶、雲南。越南北部及老撾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300-1760米的林中樹幹上或石上。

圓蓋陰石蕨形體粗獷,可供觀賞。根狀莖入藥。

形態特徵

附生,小型。植株高達2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4-5毫米,密被蓬鬆的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約7毫米,寬1毫米,基部圓盾形,淡棕色,中部顏色略深。葉遠生;柄長6-8厘米,粗約1毫米,棕色或深禾稈色,光滑或僅基部被鱗片;葉片長三角狀卵形,長寬幾相等,約10-15厘米,或長稍過於寬,先端漸尖,基部心臟形,三至四回羽狀深裂;羽片約10對,有短柄(長2-3毫米),近互生至互生,斜向上,彼此密接,基部一對最大,長5.5-7.5厘米,寬3-5厘米,長三角形,三回深羽裂;一回小羽片6-8對,上側的常較短,基部一片與葉軸平行,基部下側一片最大,長2.5-4厘米,寬1.2-1.5厘米,橢圓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急尖頭,基部闊楔形,有極短柄,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5-7對,長5-8毫米,寬約3毫米,橢圓形,短尖頭,深羽裂或波狀淺裂;裂片近三角形,全緣;羽軸下側自第二片一回小羽片起向上明顯縮小,橢圓形,長達2.5厘米,鈍頭,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並緊靠羽軸,下側楔形,羽狀深裂,裂片近三角形,先端鈍;第二對羽片向上遠較小,橢圓披針形,一回羽狀,小羽片僅上緣有2-3片小裂片,下緣多為全緣。葉脈上面隆起,下面隱約可見,羽狀,小脈單一或分叉,不達葉邊。葉革質,干後棕色或棕綠色,兩面光滑。

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近圓形,全緣,淺棕色,僅基部一點附着,余均分離。

主要價值

圓蓋陰石蕨形體粗獷,可供觀賞。根狀莖入藥。

產地生境

廣布於中國華東和華南,也分布於中國湖南(江永)、貴州(興仁、黎平)、重慶、雲南(新平、南嶠)。越南北部及老撾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300-1760米的林中樹幹上或石上。

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孢子播種繁殖要掌握好採收期。圓蓋陰石蕨的孢子在夏末到秋天成熟,成熟孢子囊呈淺棕色或黃色。將有成熟孢子的葉片剪成幾段放入乾燥紙袋中,保存於溫暖乾燥的環境中,在孢子自然脫落後去掉雜質;也可直接用刀刮下孢子囊,裝入乾燥紙袋。圓蓋陰石蕨孢子的發育能力和質量尤為重要。為了提高出芽率,採集的新鮮孢子應儘快播種。播種後,保持室內溫度20℃,空氣濕度80%,每天光照4小時以上。圓蓋陰石蕨的孢子落入土壤之後,20天左右先萌發成原葉體。從原葉體至長成孢子體需要2-3個月。當孢子體長出3-4片葉後移栽,株高10厘米時上盆。孢子繁殖需要高溫高濕環境,接種容器、基質和室內空間都應嚴格消毒。夏季乾燥季節,要保持濕度。[1]

分株繁殖:把植株分成數株,每株需帶有根和葉。分株時要小心不損傷生長點,保持根部有儘量多的護心土。如在較低溫度下移植或分株,會使根部損傷,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多在春季或秋季,以5-6月份移植或分株較好。

栽培技術

基質:以pH值為5.5-6.0的基質種植為宜,要求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基質一般以泥炭土、腐質土、粗沙或蛭石以2:1:1比例配製。

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不可在晚間澆水,否則水滴滯留在葉隙間,蒸發慢,易引起葉部病害。[2]

施肥:圓蓋陰石蕨雖然喜肥,但是根系細弱,應薄肥勤施,同時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生長旺季,每3-4周施1次稀薄液肥。充足的氮肥會使植物生長旺盛,不足會使植株老葉呈灰綠色並逐漸變黃,葉片細小。磷和鈣對圓蓋陰石蕨的根系生長很重要,可以交替噴施磷酸二氫鉀和過磷酸鈣。

盆栽:盆栽的圓蓋陰石蕨每2年需換盆1次,換盆時間在春秋季皆可進行,儘量不要傷及生長點和根。上盆時,先在盆底放2厘米厚的砂石,以利排水。撒一層碎木炭,以防腐爛。基質下層放少量骨粉或3-5個蹄片,以利根部生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