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灰騰梁山支教(何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灰騰梁山支教》是中國當代作家何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在灰騰梁山支教
82年春季開學後,察合爾右翼後旗教育局擬從烏蘭察布盟師範學校後旗分校招聘部分志願者,到邊遠山區支教,以緩解農村牧區學校師資嚴重短缺的局面。我得到這一消息後,馬上寫了申請,多次找班主任校長表決心。誠心打動了各級領導,旗教育局批准我的申請,分配到距離白音查干鎮70多公里灰騰梁山腹地的勝利學校當老師。
當時,從旗里到勝利公社沒有直達班車,我坐火車途經集寧,換乘汽車到了大土城。又在村里雇了毛驢車,走了十五六里山路才來到學校。五十多歲的學區主任張英迎出來,慈祥的面龐綻滿笑容,拉着我的手說:「小伙子,歡迎你來灰騰梁山支教。這裡氣候惡劣,交通不便,隨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困難,你可要有思想準備。」我說,「沒什麼,我出身農民家庭,從小參加勞動,身體結實着呢!」他拍拍我的背,轉身對旁邊站着戴眼鏡的中年人說:「田巨貴,他就留在勝利中心校吧,你們那裡食宿好一些。」田巨貴顯出喜悅的神色,忙接過車夫手上的韁繩,趕着車就走,翻回頭對張主任說:「這可是雪中送炭,我們學校正缺人手呢!」
勝利中心校坐落在村子東面,共有一至八年級八個教學班(當時小學五年制)。高大的灰騰梁山腳下兩幢磚木結構的平房一字排開,前面稍平闊處是操場,操場南邊是由西向東的一條深溝,溝南面有一片平地,是運動場,按了藍球架、規劃了跑道、設置了投擲場地、挖了跳高跳遠池子。教室西面土台上是一排辦公室,與公社駐地相鄰。教室後面坡中間挖平後,靠土崖蓋的一排房子,是學校的生活區,食堂、師生宿舍都在那裡。從教室到宿舍坡很陡,走小道需跨四十多個台階。最後一排房子蓋在土梁頂上,是勝利學區所在地。設有學區辦公室、教務處、財務處、勤工儉學處。旁邊還圍了羊圈、蓋了豬舍。
田巨貴趕了驢車爬上坡後,停到教師宿舍邊。掏錢付了車費,把車上行李搬到家裡,對我說:「就在這裡住下,旁邊就是食堂。每天兩頓莜麵,花樣不多,管飽吃。要是運氣好,學區養的羊跌溝栽崖摔壞了,就能吃上燉羊肉。你是學生娃,伙食費就免了。代課的事回頭我讓教導主任吳凱英安排吧!」送走田校長,我把屋子打掃乾淨,鋪好行李,算是安家落戶了。
吃罷晚飯,吳凱英主任拿了教科書來到宿舍,向我交待工作。他說:「咱們學校師資嚴重短缺,特別是教高年級的老師。聽說你在讀師範前就是教初中的,我考慮再三,讓你代五年級語數課兼班主任。如果初中老師有個請假什麼的,你還得頂課。」我是志願來山里支教的,只要有課上就行,根本沒有考慮工作量,跨科教學的難度,滿口答應。忙從吳主任手裡接過教科書。吳凱英主任介紹了班級情況,又講了學校有關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忙他的事去了。我坐到昏暗的煤油燈下,認真閱讀教材,寫出詳實的教學計劃。等一切準備好後,已是凌晨兩點了。
第二天,預備鈴響過後,我走進教室。站在講台上作了自我介紹,贏得孩子們陣陣掌聲。我抬頭巡視一周,全班四十一位同學,僅有十三位女生。住校生居多,有二十五位。摸清班級基本情況後,上課的鈴聲響了,我開始上語文課。孩子們個個學習認真,置疑問難踴躍發言,互相討論解決問題。積極配合我處理字詞、理解課文,體會寫法、朗誦重點語段,使課堂教學水到渠成。
下課後,我坐在教室里,和同學們拉家常、聊生活,拉近了師生距離。第二節數學課更順暢,同學們圍繞教學內容積極思維,大膽發言。我用排誤法去偽存真,引導他們走出誤區,尋求真知,學習效果實現了質的飛躍。在教學中,我發現了不少很有潛能的學生:郝世才、張國榮、郭繼柱……這些孩子思維敏捷、表述準確,給我留下深刻的影響。我沉浸於成功的激奮之中,引領孩子們在數學王國里遨遊。下課鈴響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教室。
當我興步跨進辦公室時,大部分老師已回來了。 兩間大的屋子放了十張辦公桌,我對面坐着張龍老師,他正站在桌子旁打開煙葉紙包,從本子上撕下一條紙,卷了一支煙。劃了火柴點着,狠勁地吸。幾口煙下肚,才有了精神,問起我的情況。當得知我是八零級內蒙古師範學院函授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員時,他高興地說:「咱倆可是同學呢!以後學習可有伴了。」隨口吟出巜論語》名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剛進門戴眼鏡的年輕人哈哈大笑,他把教案放到桌子上,對張龍說:「你們倆的關係遠沒我近呢!」他指指我,接着說:「我叫李林海,是後旗分校第一屆畢業生。我們可是校友啊!你的班主住是誰?」我說是白春雪老師。他說:「這不對了,白春雪可是我的巜現代漢語》老師。我們可是一個師傅的門徒呀!」我高興極了,想不到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大後山,遇到同學、校友。這時,高音喇叭播放出第八套廣播體操樂曲,大家相跟着有說有笑走向操場。
一個多星期時間,我熟悉了學校環境,結識了全校教職員工,教學工作也順利展開。我除了管理五年級班,上好語文數學課,還不時到初中班頂課。初一到初三的數學、物理、化學、政治、語文都上過。成了學校的大忙人,和全校高年級學生都熟悉。晚飯後或星期天,他們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到我住的宿舍聊天,談學習、說生活、探討人生,我和他們成了知心朋友。
記得那是農曆三月一天的下午,風颳得緊,滿天遍野昏沉沉的。那時,師生安全意識差,體育老師頂着黃風把學生帶到活動場地。完成常規訓練後,把學生分成兩隊,訓練扔鐵餅。逆風扔不遠,他調整了兩隊距離。可順風就不同了。一個男生用盡全身力氣,轉體後鐵餅出手,借着風力飛向對方。體育老師望着黃風中飛速前行的鐵餅,感覺要出事,大喊:「同學們趕快躲開!」對面的學生四散而逃。一個叫李秀娥的女孩嚇昏頭,順風跑去,被飛來的鐵餅擊倒。體育老師嚇傻了,站在場裡發呆。
郝世才飛步跑進辦公室報告,我馬上告知田校長後,跑步到了出事地點。這時,體育老師也省過神,和幾個女同學把爬在地上的李秀娥扶起來,可她怎麼也站不立身子。我忙攙住秀娥手,問詢傷勢。她強忍疼痛聲音微弱地說:「鐵餅砸在胯骨上,提不起腿了。」我感到孩子傷的不輕,這時,田校長帶了供銷社常去集寧拉貨的北京牌130小貨車來到現場,問明情況後,叫體育老師把學生帶回班上課,讓我把李秀娥扶上汽車,陪她一起到集寧醫院。
汽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來到烏盟醫院,我和田校長忙着掛號、找大夫、攙着秀娥作透視,直到下午七點多才有了結果。秀娥的胯骨被鐵餅打傷,骨震了,需住院治療。田校長說:「你陪孩子住幾天,我坐車回去通知家長。醫院押款我己交了。」他又給我留了五十元錢,讓我吃飯應急,坐着小貨車回學校了,我留下來陪床。這一留就是半個多月,等秀娥的父親安排好家務從牧區趕來,孩子已能下床走動了。他緊握我的雙手,一個勁表示謝意。
學校里三十多個職工,常住的只有我和炊事員老李。老李將近六十歲,是部隊轉業到學校的。他沒有家室,待我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他無微不致地關照着我的起居飲食。每天午晚兩頓飯,儘管都是莜麵,可老李常給我開小灶。窩窩、飩飩、餄餎、快磊、老鴉含柴、燜魚、煮魚……變着法翻花樣。他還把莜麵放在熱鍋里炒熟,讓我早晨喝糊糊、拌炒麵,解決了早飯問題。他還天天嘮叨,「灰騰梁山草肥水甜,養育了膘肥體壯的牛羊。那羊肉比葛根塔拉草原的還好吃啊!」說着還咂咂嘴,「怎麼最近學區羊群這麼安靜,該吃只羊了!」
六月初五那天吃完午飯,他把一個破碗摔到地上,咒罵了一頓山神土地爺。說這些神仙太小氣,六月六到了,也不讓人們吃頓「西葫蘆豆角燴羊肉」。說來也巧,半後晌羊倌背回只羯羊,它是被大羝羊撞到深溝摔死的。老李馬上拿出屠刀,扒皮割頭去蹄開膛。把整羊吊起來,剔骨後,把骨頭砍開,燉了一大鍋。又剁了一大盆餡,準備第二天中午吃羊肉包子。
燉羊肉是李師傅的拿手活 。他說:「根據羊肉的膘選擇燉肉的方法,膘肥的清燉,膘瘦的葷燉。用啤酒燉羊肉最好,肉色鮮,味道美。無論那種燉法,一定要注意火候。」那時,我只在旗里的飯店櫃檯上見過啤酒,想不到李師傳還能用啤酒燉羊肉。旁邊的幫廚見我犯傻,忙說:「你可別小瞧李師傅,他可是付作義小灶廚師,見過大世面。」李師傅不置可否,微笑着往鍋里加水,放入全調料,吩咐幫廚拉風箱吹風。
兩個多小時過去,羊肉的香味瀰漫開來,隨風飄蕩。我坐在教室上自習,噴香的羊肉味還飄進鼻孔,饞得直咽唾液。好不容易熬到下自習,我飛奔到伙房,飯桌邊巳圍滿人。冒尖的羊肉碗擺在桌中,我忙着上坐,手也顧不上洗,從就近的碗裡拿起骨頭就啃。
這隻羊膘肥,李師傅採用清燉的方法,燉熟的骨頭肉厚油嫩,稍有膻味。啃一口,在嘴裡細嚼,肉甘質細,味道純正;油片軟酥,如咀蔥白。這是我生來飽餐的第一頓羊肉,只吃得滿嘴流油,「咕咕」打嗝。李師傅忙端來一碗剛熬好的磚茶,說:「小伙子,把這碗濃茶喝下去,既解喝又消食。要不,後半夜肚子漲起來可就沒辦法了。」我忙接過茶碗,一飲而盡,肚裡頓覺輕鬆了許多。
四個多月的時間一幌而過,班主任白春雪老師寫來信,讓我七月初回校複習,準備期未考試。在一個陰雨天,我坐了來公社接開人代會代表的敞篷汽車踏上歸途。
作者簡介
何方,原名宋福恆,內蒙古涼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