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南鮑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坦南鮑姆,(RobertTannenbaum),美國著名企業管理學家。 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長期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執教,擔任人才系統開發教授,從事「人事制度的發展」研究。 並為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企業進行範圍廣泛的諮詢顧問工作,坦南鮑姆在領導理論方面提出了富有創見的連續分析方法,並在敏感性訓練和組織發展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他和沃倫·施米特合著的《如何選擇領導模式》是一部著名的管理學專著。[1]
全名:理論思想
羅伯特·坦南鮑姆(R.Tannenbaum)和沃倫·施密特(Warren H.Schmidt)於1958年提出了領導行為連續體理論。他們認為,經理們在決定何種行為(領導作風)最適合處理某一問題時常常產生困難。他們不知道是應該自己做出決定還是授權給下屬做決策。
羅伯特·坦南鮑姆的貢獻
坦南鮑姆和沃倫·施密特合著的《如何選擇領導模式》是一部著名的管理學專著。坦南鮑姆和施米特提出了著名的「領導方式的連續統一理論」(也稱為「領導模式連續分布場」),主張按照領導者運用職權和下屬擁有自主權的程度把領導模式看作一個連續變化的分布帶,以高度專權、嚴密控制為其左端,以高度放手、間接控制為其右端,從高度專權的左端到高度放手的右端,劃分七種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領導模式。
坦南鮑姆認為,不能簡單地從七種模式中選擇某一種模式作為最好的,或者認為某一模式是極差的,而應該在一定的具體情況下考慮各種因素,採取最恰當的行動。坦南鮑姆認為,實踐中的領導風格是豐富多彩的,影響領導風格成效的因素甚多,不能給領導風格簡單排序。
因坦南鮑姆與施米特在研究領導作風與領導方式時擺脫了較為絕對的「兩極化」傾向,反映出領導模式的多樣性與情景因素,研究成果顯示出了良好的適應性與生命力,所以其理論受到了西方管理學界的普遍重視。[2]
羅伯特·坦南鮑姆的主要著作
其主要著作有:
《如何選擇領導模式》
《領導與組織:一種行為科學的方法》等。
目錄
參考文獻
- ↑ 走進管理學名人 | 羅伯特·坦南鮑姆知乎
- ↑ 羅伯特·坦南鮑姆:領導行為連續體理論的提出世界經濟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