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師公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壯族師公舞 |
壯族師公舞 |
中文名稱 :壯族師公舞 申報日期 :2008年 遺產編號 :78 所屬性質 :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
壯族師公舞是壯族梅山教派的民間祭祀舞蹈,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師公舞歷史悠久,舞蹈語彙比較豐富民族特色濃郁,2008年正式申報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
壯族師公舞是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邕寧、都安、馬山、上林、貴縣、武宣、來賓、象州、宜山、河池、環江、柳江等縣的一種屬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 。壯族師公舞歷史悠久,舞蹈語彙比較豐富,民族特色濃郁,是壯族民間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
起源
關於壯族師公舞起源,民間藝人有些不同的說法。一說源於周代,其唱本中確有"周朝唱師傳下來"、"三元三聖號真君,周興幽厲作諫臣,辭職參師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詞;一說源於黃帝時代,說黃帝就是運用梅山教密文戰勝蚩尤的;又傳唐、葛、周為皇帝母親擊鼓舞蹈,驅邪治病,皇帝封其為三元,遂"三元教"廣為流傳;又一說源於漢代,諸葛亮南征十洞蠻王時,有梅山教徒隨征,後流落於十萬大山傳教,由此出現師公。以上種種,均屬口頭傳說,沒有可靠的文字依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師公舞"起源甚古。與嶺南 (廣東、廣西古稱嶺南)古代巫舞、儺舞有着一定的淵源關係。壯族師公舞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儺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後,由於道、佛二教相繼傳入廣西,又觸到了道教的影響,師公藝人為了招徠觀眾,還大量吸取了民間的傳統文藝、體育形式,逐步演變成為一種半宗教性、半文藝性的獨特的表演形式了。
神靈面具儺文化
儺是中國遠古時期全體成員參加的驅疫逐邪的巫術祭祀活動,從廣義上講,儺是中國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現象。在祭祀活動中,師公們都要戴着象徵各種神靈的面具進行表演,於是,經過長久的演變,神靈的面具也成了儺文化的一部分。1983年柳江縣裡雍新安古墓出土了東漢時期的滑石人面具——巫祭石具,屬於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種儺面具。柳江樂山師公舞表演時必戴面具。覃祖大給我們展示了他父輩們留下的36個面具,有和善的,有猙獰的,有滑稽的,表情各異,根據表演的需要配帶不同的面具。這36個面具,其在製作時,由師公老藝人用木頭刻好模子,再用砂紙一層層糊上去,待風乾後脫模,然後再根據人物的外形特徵進行着色。師公在祭儀中均戴面具扮神起舞,身穿樹葉、八卦道袍,手執朝板、寶劍、日、月、銅鈴等道具,祭儀都由掌壇師公主持。壇台上置一「神台」,上列諸神面具和香燭供品。後面掛三元祖師等神像。右置師公扮神法器、衣物。左為師公鼓樂手座位。壇台四角及中央插五杆繪有龍、鳳、虎圖案的彩旗,代表趙、鄧、馬、關、辛五雷兵馬鎮壇,壇台左右各立招魂鎮癘大幡。設壇安師後,祭祀活動正式開始。掌壇師公手執簡木、令牌、鈴刀、令旗等法器,口念咒語,行罡步斗,請各神聖、師聖到壇作主,作種種法事後便在壇前跳師公舞。「唱神必跳,跳神必戴相」。「相」即面具。師公每請一神,即戴該神面具扮神作舞,並唱頌一番該神的功德。到最後一天,進行驅瘟儀式。師公戴面具,舞紙紮瘟船,逐村逐戶「殮瘟」,最後把裝滿「瘟疫」的船送下『河海「。壯族師公舞面具,實即師公神靈系統中諸神的面相。因各神靈的出身、經歷、功德不同,性格各異,其面具的造型、色彩也就各具風格特色。[1]
藝術特點
由於壯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的差異,各地壯族師公舞的表演形式、風格特點和演唱內容也各不相同。流傳於武鳴、河池、上林、象州縣的壯族師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風格
一般師公舞的風格古樸淳厚,動作沉穩健壯,其基本要求是:"馬"要矮(藝人稱前點步、蹲襠步、正步蹲為馬步、要求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擺,胯要扭、膝要顫。舞蹈時,經常在一個強烈的鼓點上突然吐氣屈膝,身體隨之反覆擺動,腿部動作豐富多樣,既有特點,又富於韻味。
伴奏
壯族師公舞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鑼、鑔等打擊樂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導作用,蜂鼓因形似黃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燒成,內空,一頭大,一頭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頭用棍擊打,鼓聲清脆悅耳,另一端以手拍擊,鼓聲渾厚深沉,雙手交替擊打,變化多端。
娛樂性
壯族師公舞雖源於古代巫舞,依附於一定的祭祀儀式,但由於長期流傳在民間,與各種民間文藝形式互為影響,互相吸收,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強了娛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娛樂性。建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和文藝方針指引下,大批師公藝人和業餘舞蹈工作者,將師公舞從宗教、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去蕪存菁,推陳出新,運用師公舞的語彙,改編、創造了《橫鼓舞》、《蜂鼓舞》、《新風贊》、《朝陽舞》等節目分別參加了全區或全國會演獲得好評。[2]
視頻
八桂非遺傳錄,壯族師公舞,來源於殷商時代
參考資料
- ↑ ·壯族師公舞,新浪博客網站
- ↑ 壯族師公舞,每一個動作,都有着不同的意義,騰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