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巴爾的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衛·巴爾的摩(1938-),是一名美國微生物學家。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原主席。他是他那個時代最具影響也是最具爭議的生物學家。巴爾的摩還是脫氧核糖核酸重組技術(DNA recombinant techniques)的先驅。1975年,他與其他科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又在1999年憑藉他對病毒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免疫學的研究獲得國家科學獎章。他還幫助制定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聯邦指導方針,並積極推動對艾滋病的研究。
家庭背景
巴爾的摩的父親是理查德·巴爾的摩(Richard Baltimore),母親是格特魯德·利普希茨(Gertrude Lipschitz)。高中時代,巴爾的摩參加了在緬因州巴爾港的傑克森紀念實驗室(Jackson Memorial Laboratory)為具有科學天賦的學生舉辦的暑期項目,那時他就決心要成為一名分子生物學家。在那裡 巴爾的摩獲得了和生物學家們交流的機會,並有機會獨立進行幾個實驗。他還在那兒遇見了他後來的同事霍華德·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據巴爾的摩所說,特明那時剛從大學畢業,是他們小組的「權威」。
早期經歷
1956年,巴爾的摩進入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的斯莫斯摩爾學院學習並在四年後以優秀成績獲得學士學位。隨後,他又在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開始研究生的學習,但後來又轉入紐約的洛克菲勒學院(Rockefeller Institute),即如今的洛克菲勒大學,並在那兒和專攻動物病毒的分子物理學家理查德·富蘭克林(Richard Franklin)共事。那時,巴爾的摩的研究重點已轉為研究核糖核酸病毒,尤其是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如何在細胞內繁殖的。
1964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巴爾的摩作為博士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繼續他的研究,隨後又就讀於紐約市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1965年,他接受了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的索爾克生物研究學院(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一個研究助理職位,並和開發了用於研究動物病毒實驗室新技術的病毒學家雷納托·杜爾貝科(Renato Dulbecco)共事。1968年,巴爾的摩回到麻省理工學院,被任命為微生物學副教授。
科研成果
巴爾的摩最初選擇研究骨髓灰質炎病毒,當時他認為所有的核糖核酸病毒的複製系統都是一樣的。然而,科學家們卻在20世紀60年代證實骨髓灰質炎病毒並不代表所有病毒,事實上還存在着其它的複製系統。巴爾的摩開始根據病毒的複製方式將它們分類,在這一過程中的發現使他後來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幾乎與此同時,另一位科學家特明也通過自己獨立的實驗得到了和巴爾的摩同樣的發現。兩位科學家接連報告了他們的發現,並在英國期刊《自然》(Nature)的1970年六月刊上發表論文。
1964年,還是麥迪遜市威斯康星大學副教授的特明稱核糖核酸病毒可以在其寄主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內進行自我複製。而傳統思想認為,遺傳信息是先由脫氧核糖核酸到核糖核酸最後到蛋白質這樣單向傳遞的。特明的假說卻與此相悖,因而遭到科學家們的批評。特明和巴爾的摩於是開始研究本身並不含有脫氧核糖核酸的核糖核酸是如何把它的遺傳信息傳遞給其宿主細胞的。兩位科學家都找到了一種生化酶,這種酶可以使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自我複製,並因此使其可以和宿主細胞中的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相容。
由於這種酶可以使遺傳信息由核糖核酸傳遞給脫氧核糖核酸,因此被稱為逆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因為這一發現,巴爾的摩和特明與另一位科學家杜爾貝科共同獲得197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巴爾的摩妻子為華裔病毒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學教授黃詩厚(Alice Huang)女士。黃詩厚女士祖籍安徽,生於貴陽。現為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主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