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仙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葉仙茅(學名:Curculigo capitulata (Lour.) O. Ktze.)是石蒜科,仙茅屬粗壯草本植物,高可達1米。根狀莖粗厚,塊狀,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近長圓形,紙質,全緣,葉柄上面有槽,花莖通常短於葉,被褐色長柔毛;總狀花序強烈縮短成頭狀,球形或近卵形,俯垂,苞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花黃色,花被裂片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外輪的背面被毛,內輪的僅背面中脈或中脈基部被毛;花絲很短,花葯線形,花柱比雄蕊長,纖細,漿果近球形,白色,種子黑色,5-6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也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 蘭卡、緬甸、越南、老撾和馬來西亞。生長在海拔850-2200米的林下或陰濕處。
大葉仙茅株形美觀,葉色翠綠,是優美的盆栽室內觀葉植物.也適直庭院栽培觀賞。大葉仙茅以根及根狀莖入藥。有潤肺化痰,止咳平喘,鎮靜健脾,補腎固精之功效。用於腎虛喘咳,腰膝酸痛,白帶,遺精。
大葉仙茅形狀特徵
大葉仙茅粗壯草本,高達1米多。根狀莖粗厚,塊狀,具細長的走莖。葉通常4-7枚,長圓狀披針形或近長圓形,長40-90厘米,寬5-14厘米,紙質,全緣,頂端長漸尖,具摺扇狀脈,背面脈上被短柔毛或無毛;葉柄長30-80厘米,上面有槽,側背面均密被短柔毛。
花莖通常短於葉,長(10-)15-30厘米,被褐色長柔毛;總狀花序強烈縮短成頭狀,球形或近卵形,俯垂,長2.5-5厘米,具多數排列密集的花;苞片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1.5-2.5厘米,被毛;花黃色,具長約7毫米的花梗;花被裂片卵狀長圓形,長約8毫米,寬3.5-4毫米,頂端鈍,外輪的背面被毛,內輪的僅背面中脈或中脈基部被毛;雄蕊長約為花被裂片的2/3;花絲很短,長不超過1毫米;花葯線形,長約5毫米;花柱比雄蕊長,纖細,柱頭近頭狀,極淺的3裂;子房長圓形或近球形,被毛。漿果近球形,白色,直徑約4-5毫米,無喙;種子黑色,表面具不規則的縱凸紋。花期5-6月,果期8-9月。[1]
大葉仙茅生長環境
大葉仙茅生長在海拔850-2200米的 林下或陰濕處,喜溫暖陰濕環境,適生溫度20-30℃,10℃以下停止生長,能耐0℃左右的低溫,在中國南方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在中國華北地區採用溫室栽培,越冬溫度一般不要低干10℃,生長濕度60%-70%較佳,夏季忌強烈日照。大葉仙茅生性強健,栽培管理較容易,宜種植在含腐殖質質、疏鬆肥沃的沙壤土上。
大葉仙茅分布範圍
大葉仙茅分布於中國福建(南部)、台灣、廣東(包括海南島)、廣西、四川(峨眉山)、貴州、雲南(南部至西南部)、西藏(墨脫、察隅)。也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越南、老撾和馬來西亞。
大葉仙茅繁殖方法
大葉仙茅的繁殖可採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等方法。
分株繁殖:在春至秋季進行,般直接切開子株種植即可,有時也可升切地下莖進行種植,操作時,將每段切咸3-4厘米長,切口蘸草木灰後可直接栽種。
穴栽時穴距33厘米,穴深10-15厘米,每穴栽種根苗1-2株,覆土後壓實,澆水,第二年春季出苗。
播種繁殖:可於3-4月進行,種子發芽後育苗2年可移植。[2]
大葉仙茅栽培技術
出苗後注意鬆土除草,宜淺鋤。冬季應培土,以防霜凍。
選地整地:選擇低山坡或平地、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地塊,深翻20cm、碎土、耙平耙細;地塊整平做畦,畦寬1.5-2m,畦溝寬30cm,畦面平整、土垡細碎、上小下大、上實下虛;
施基肥:在種植前5-10天施基肥,堆肥、草皮灰的用量為1500~2000kg/畝,複合肥的用量為25kg/畝,普鈣的用量為30kg/畝,施基肥後淺耙1次;
土壤消毒:噴施殺菌劑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蟲;
種植:選擇生長健壯、碩壯、無病蟲害的2-4年生根莖,按照株間距15-25cm,行間距20-30cm定植,每畝1.5-2.5萬株;栽種完畢後,用細腐殖土覆蓋0.5cm,再用松毛或稻草覆蓋,並澆透定根水;
生長期的田間管理:在萌芽期和初花期各進行2-3次中耕除草,及時去除雜草;在越冬前中耕除草後追肥1次,第2年春、夏季需中耕除草和追肥;生長期需保持仙茅地土壤濕潤,防止田間積水,同時定期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採收管理:移栽180-210天後,仙茅果期隨時進行觀察,漿果成熟後及時採收果實。
進一步的,步驟1)中,生荒地應頭年冬翻地,第二年春翻耙2次,把地整平,並揀淨木根、雜草和石塊;熟地在種植前1個月翻犁、整地。
進一步的,步驟3)中,殺菌劑為0.2%的百菌清、多菌靈、鐵滅克溶液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的,步驟5)中,在仙茅的現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向植株花序部位各噴施一次營養液,每株10-20ml;營養液的製備包括以下步驟:將100-150mg/L硼酸水溶液、1-5%蔗糖水溶液、磷酸二氫鉀(1:1000)按1:1:1混合,用醋酸溶液調pH值至6-7混合均勻,得到營養液。
進一步的,步驟5)中,第一次追施,每畝用尿素3kg+過磷酸鈣5kg+硫酸鉀2kg,兌水澆施;第二次追肥,每畝用尿素5kg+過磷酸鈣7kg+硫酸鉀3kg,兌水澆施;第三次追肥,每畝尿素5kg+過磷酸鈣7kg+硫酸鉀3kg,兌水澆施。
進一步的,步驟5)中,病蟲害的防治採用0.1%多菌靈和80%可濕性粉劑代森錳按照1:1的配比混勻,每畝150-200g兌水40-50kg噴施,每月噴施一次,共3-4次。[3]
大葉仙茅病蟲防治
大葉仙茅病原及發病特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球孢目擬莖點霉屬。病菌以菌絲體和無性子實體分孢器在病株上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存活越冬(中國廣州地區無明顯越冬期)。發病特點與大葉仙茅擬多毛盤孢葉枯病大體相同。高溫多濕、低洼鬱閉的環境有利於該病發生。
防治方法:一般無需單獨防治。防治上可噴施10%多菌銅乳粉400-5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濕粉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粉600-800倍液,於冬季清園後和早春新葉抽生時分別噴施1-2次。為增加藥液粘着性,可加入0.2%中性洗衣粉噴施,有助提高藥防效果。
大葉仙茅主要價值
觀賞:大葉仙茅株形美觀,葉色翠綠,耐陰性強,是優美的盆栽室內觀葉植物.也適直庭院栽培觀賞,在溫暖地區可用作林下或陰地的地被檀物。在中國南方興起的新高檔綠化苗木。
藥用:
【來源】大葉仙茅以根及根狀莖入藥。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止咳平喘,鎮靜健脾,補腎固精。用於腎虛喘咳,腰膝酸痛,白帶,遺精。
【用法用量】15-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