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開「小灶」(張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天開「小灶」》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天天開「小灶」
過去農村里做飯都是用「大鍋頭」燒柴禾,叫「大灶」,大灶專門用來蒸乾糧、做糊餖。人多的家庭為了炒菜方便就在「大鍋頭」旁邊再壘個「小鍋頭」,相對於「大灶」來說這就是「小灶」,也是燒柴火。小灶是為了炒菜。有時是給年歲大的老人或是體弱的孩子或生病的人做炒個雞蛋、煮碗麵條、燒碗麵糊湯等好吃的飯,由於做得少使用大灶不方便或嫌大灶費柴火等,就用小灶。所以,小灶就有了特定的意義,就是做好吃的。
半年糠菜半年糧的年代流傳着,大小生點病,不是薑湯是面葉,也就是說生了病才可以開小灶。但是,能夠享受開小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本家五大爺是個非常有心眼的人,年青時那年在外地出夫,他看到別人患感冒吃上了小灶,他也想吃小灶。所以他一上山就很乾活,幹活出了汗就脫了衣服,他想感冒了也好吃小灶。不但吃的好一點,還能吃頓飽飯。但是那天他使勁的凍,也沒凍着。他就又假裝肚子疼,疼的在地上打滾。隊長為了幹活,踹他一腳說:「你什麼肚子疼?我踹你這腳就好了,快幹活去,幹活熱乎熱乎就好了!」他只好捂着肚子,硬着頭皮上了工地,也沒吃上小灶。那時候在山上開石頭造梯田,帶着自家的芋頭蘿蔔,一根腸子挽着半根,能吃上頓包飯就是最好的夢想了。五大爺連着耍了兩個心眼都沒實現吃小灶。但是他的心還是不死,一心想着如何吃上小灶。這一天他上了山沒幹多少活,肚子就餓得咕咕叫起來。他又想起開小灶的事來,幹活心不在焉,精神一恍惚,一錘子砸在大拇手指上,立時鮮血直流,這回疼的他哎吆黃天的在地上打起滾來。隊長過來看見他真是受了傷,就讓他下山了。他回到住處,仍然不住的喊疼,中午了也不去食堂里去吃飯。食堂里只好給他開小灶,為他擀了一碗麵條。那個年代五大爺流了血才吃上小灶。
改革開放以後,生活條件見好了。農村裡的大灶小灶都扒掉了,大鍋小鍋也賣了廢鐵。農村里用上了灌裝煤氣,城市裡通過煤氣管道把煤氣送到各家各戶。吃的飯也由過去的芋頭蘿蔔、瓜茄葫蘆、糠菜窩窩等換成了雞魚肉肘、新鮮蔬菜、白面饅頭、燒餅油條等。一句話就是開小灶做好吃的。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坐上炒瓢或小鍋,把煤氣開關一擰,藍藍的火苗就把香甜可口的飯菜給你燒熟了。吃的不用愁了,也不再用大灶小灶燒柴火了。所以說,現在的人天天開「小灶」![1]
作者簡介
張強,平陰縣安城鎮退休教師,中共黨員,曾在省市縣級報刊發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