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文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天文衛星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天文衛星是用來觀測宇宙天體和其他空間物質的人造地球衛星。天文衛星在離開地面幾百千米或更高的軌道上運行,因為沒有大氣層的阻擋,衛星上所載的儀器能接收到來自天體的從無線電波段到紅外波段、可見光波段、紫外波段直到x射線波段和γ射線波段的電磁波輻射,是人類安置在太空的「千里眼」。

天文衛星(astronomical satellite): 用於觀測宇宙天體和其他空間物質的人造地球衛星。天文衛星運行在幾百千米的圓形或近圓形軌道上,沒有地球大氣層的阻擋,衛星所載儀器能接收來自天體的從無線電波段到紅外波段、可見光波段 、紫外波段直到X射線波段和γ射線波段的電磁波輻射,提供一個完整的宇宙圖像。天文衛星按觀測目標的不同劃分為太陽觀測衛星和非太陽觀測衛星;按所載儀器主要觀測波段的不同劃分為紅外天文衛星、紫外天文衛星、X射線天文衛星和γ射線天文衛星。天文衛星的觀測推動了太陽物理、恆星和星系物理的迅速發展,促進空間天文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

發射記錄

第一顆天文衛星是美國在1960年發射的太陽輻射監測衛星(solrad-1),它測到了太陽紫外線和X射線通量。美國在60~70年代發射了3個系列的軌道觀測台類型的天文衛星,即 :軌道太陽觀測台(OSO),軌道天文台(OAO),高能天文台(HEAO)。此外還發射了觀測X射線、γ射線的天文衛星 。1983年發射了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IRAS)。美國和歐洲太空局聯合研製的哈勃空間望遠鏡,是一顆技術極為複雜的天文衛星,於1990年4月24日由發現號航天飛機發射。哈勃望遠鏡上有5個科學儀器提供可見光、紅外和紫外波段的數據。

設備

天文衛星的軌道多數為圓形或近圓形,因為太陽系以外的天體離地球極遠,增加軌道高度並不能縮短距離和改善觀測能力,只會增加運載器的運載能力,但一般小低於400千米。天文衛星必須在廣闊的宇宙空間找到所觀測的特定天體,並把觀測儀器指向這個天體,這就要求其具有極為精確的定向能力和衛星姿態控制精度。天文衛星上裝有各種複雜的科學觀測儀器,如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和可見光學望遠鏡等。同時,天文衛星的觀測數據輸出量大,衛星控制複雜,往往需要使用衛星上的電子計算機來進行信息處理和操作控制。

壽命

天文衛星從設計完工到進入太空,再到功能喪失,就完成它的整個生命歷程。但同其他人造衛星一樣,其壽命取決於許多因素。第一大影響因素是衛星本身。衛星正常功能的發揮需要衛星各系統都能良好工作,一旦某個部件出現故障就會導致衛星失效。第二大影響因素是空間環境。人造衛星在運動過程中要受到各種外力作用。這種外力作用常常會導致人造衛星軌道形狀和大小都發生變化,對衛星的運動軌道在空間的位置和壽命的長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