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岳山
|
|
|
目錄
=太岳山
太岳山,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部和臨汾盆地東北部,太行山和呂梁山之間。 廣義的太岳山又稱太岳山脈,狹義的太岳山指其主峰(也稱太岳山,亦名霍太山、霍山,海拔2348米)。 最高峰是靈石縣境之石膏山,海拔2532米(有資料稱其主峰牛角鞍2566.6米)。 介休至洪洞間的主峰地帶,山勢挺拔,森林茂密,為山西省內主要林區之一,設有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岳山主脈霍山,最早被稱作「霍泰山」,演變為「太岳」,並擴展為整個太岳山脈的總稱。 霍泰山是《禹貢》冀州的鎮山,為當時中國五鎮之山中鎮,唐代還封「霍山神」,總領海內名山。 著名的山峰還有綿山,因晉國介之推「割股奉君」的故事而廣為流傳,為山西省著名的道教勝地和旅遊目的地。 太岳山下的王家大院、山脈中部的石膏山的旅遊開發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名稱由來
太岳山,名稱由來於其主脈霍山。 《水經注》:「太岳山,即霍太山。」霍山在中國歷史與五嶽齊名的名山序列「五鎮之山」中被封為「中鎮之山」。霍山最早被稱作「霍泰山」,《禹貢》:「既修太原,至於岳陽。」 禹分九州,冀州(古冀州含華北大部地區)是為首州。《周禮》記述,霍泰山是冀州的鎮山。 《山海經·中山經》中曾記述過霍山,《史記》中也記載有霍太山(此處泰、太通用)的故事。 隨着演變與人文轉化,又為「太岳」。 古縣一帶在清以前被叫作岳陽縣,就是因為該縣地處霍山之陽或是太岳之陽的緣故。 後來,太岳之名所指擴大,成為整個太岳山各山脈的總稱。
位置境域
太岳山,主脈呈近南北方向展布,北起介休,南至洪洞,延伸約80公里,與大地構造上的霍山背斜相吻合。 另外,其北接平遙、太谷東南部的山地,方向雖折轉北東,然可連為一體,東北和與太行山脈相接; 向南以低緩山地斷續延伸至沁水縣北部,與中條山相接,皆應屬太岳山余支,《禹貢》所謂雷首(中條山)至於太岳即指此也。 另外,向東並列於漳河西岸、分布於長治市西部的的大部山峰一般也歸入太岳山系的範圍。 山脈總長南北200餘公里。 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南部、臨汾市東部、長治市西部,跨平遙、介休、沁源、安澤、古縣、霍縣、洪洞、浮山等縣。
地質地貌
在地形上,太岳山脈縱貫山西省中部呂梁山、太行山間,組成太原盆地與臨汾盆地東部屏障。 山體走向近於南北,北段主峰和主峰附近山勢最為挺拔高峻,海拔2300-2500米,南段次之,中段較為低緩,海拔1500米左右。 太岳山主要是由燕山運動、喜馬拉雅山運動形成改造而成。 由沁潞向斜和霍山背斜的基礎上發育而成。 喜馬拉雅運動在山西主要表現為斷塊式的垂直升降運動。 隨着整個山西高原的拱曲上升,使拱曲軸部派生張應力,形成一系列正斷層,產生了大斷裂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 太岳山主脈就是太原盆地、臨汾盆地相對隆起的地塊,盆地以東強烈抬升為高中山和中山。 太岳山,在地貌上,以斷塊中山中主,山頂海拔2000米左右,相對高差1000米上下。 其延伸方向受北東和北北東兩斷裂構造控制且多沿背斜一側發生斷裂隆起。 太岳山屬單面斷塊山,山地的一側沿大斷層翹起,另一側則與岩層傾向基本一致。 桌狀斷塊山大都由古老的變質岩組成;單面斷塊山則僅在一側出露古老岩系,另一側由下古生界碳醉熬類岩石組成。溝谷多與斷層線直交發育,短促深陡,山前常出現斷崖絕壁及斷層三角面。 山麓洪積扇形地發育,從老洪積扇被切開。 又發育新洪積扇或掩埋式洪積扇的大量發育看,山體在第四紀以來仍在不斷抬升,與相鄰盆地的沉降形成明顯對照。 太岳山南部沁潞高原西北部一帶,屬侵蝕中山,形成於古向斜盆地中,主要由上古生界煤系地層及中生界砂岩、泥岩構成,岩層產狀平緩。 流水侵蝕作用為主,山體的走向及其脈絡均受水系發育的控制,往往在向斜核部三迭系砂岩出露地段形成較高山峰。這類山地山勢較緩,山坡多有薄層黃土覆蓋,植被覆蓋隨高度增加而有所提高,主峰地區常有森林覆蓋。 太岳山與中條山相接處屬侵蝕低山,其成因與侵蝕中山相同,僅其海拔高度或相對高差較小而已。 以沁河流域的山地最為典型:流水侵蝕向斜核部近於平鋪的砂頁岩形成低山;水系呈樹枝狀,嶺谷相間排列有序;山脊渾圓,山勢和緩,山坡多有坡積物或黃土覆蓋。
主要山峰
太岳山大致呈東北-西南方向延伸。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太谷縣南部與太行山相接部分。東部為汾河谷地東緣山地。東部為漳河兩源上游、沁河上游地區及上黨盆地西緣山地。 北部支脈 太岳山北部主要在太谷、祁縣、平遙與榆社、武鄉四縣交界一線,東北以八賦嶺為界,與太行山脈相接。 起源於太谷、祁縣、愉社、武鄉四縣邊境的四縣垴峰,距太谷縣境南端1公里,海拔2023.5米,是全縣群山之宗。 從四縣垴北側的昊家背山起,向西北延伸入祁縣境,又從泊子嶺村西南的跑馬坪山入太谷到黃卦村南的千胡坪。 境內長20餘公里,多1700米以上高峰,由西向東為跑馬坪(1914米)、紅鞋背(1857米)、大紅垴(1690米)、黃砂梁(1652米)、石馬嶺(1661.9米)、轎頂山(1614米)、院尖山(1541米)、千胡坪、筆架山(1622米)、二佛山(1151.4米)。 從跑馬坪到院尖山,包括紅鞋背、大紅腦、黃沙梁、石馬嶺、轎頂山在內,是縣境南山地區植被最好的山脈。灌叢較密,雨量大,溫度高,宜林、宜牧。
四縣垴 四縣垴,是祁縣的最高峰,在縣城東南方向來遠鎮,海拔2023米。顧名思義,四縣垴位於山西中部的祁縣、榆社、太谷三縣交界處,因站在峰頂上能看到榆社、祁縣、太谷、武鄉四縣的區域而得名。 2002年成立山西四縣垴省級自然保護區。 跑馬坪山,位於縣城正南18公里處,海拔1914米,是縣境第一高山。山背泊子嶺村,海拔1650米,是縣境最高村落。在1700米以上,余草叢生,植植良好。 大坡營嶺,在主脈南側,從毛香背山支出,東至水磨城谷口。馬陵關即在水磨坡以北半公里的馬嶺山樑上(舊志十景「馬陵積雪「即此),訛傳為孫臏、龐涓交戰之地。有太(谷)邢(台)公路通過。植被良好,氣候溫潤,宜林,宜牧。
太谷鳳凰山 鳳凰山,起於大紅地,西北延伸至鳳凰山主峰,長約12公里,是咸陽河與石河分水嶺。 鳳凰山主峰俗名鳳山,位於縣城南8公里處,海拔1227米(舊志十景「鳳山春色」即此)、支脈兩側為南山果區一部,山頂宜林。山下有龍泉觀。 大佛山,由轎頂山支出,西北延至大佛山主峰,長約10公里,為四卦河與石河分水嶺。大佛山亦名鳳景山,在縣城東南9公里處,海拔1123.7米。山腰宜果,山頂宜林牧。山腰處建有天寧寺。 太岳山北部支脈,自祁縣向西南,延伸至平遙縣東南部,有:孟山(1962米,是平遙最高山峰)、寶塔山(別名棒棰山,海拔1895米。 汾河支流惠濟河(古稱嬰侯水,又名中都河)源此)、黑神山(1820米)、界碑山(平遙、沁源交界,1610米,舊時山上立界碑,為平遙、沁源兩縣分界故名)、紅沙漲山(1395.8米)、十里山(平遙、介休交界,1315米)、超山(古稱戈嶺山,海拔1200米。 1960年,建起超山林場,經營面積15萬畝,天然次生林9萬畝,人工林500畝。開發有超山風景區)。 紫金山,位於祁縣來遠鎮南風溝,祁縣、榆社縣、武鄉縣三縣交匯處,海拔1765.6米,是祁縣自然保護區。
麓台山,位於祁縣來遠鎮、平遙縣、武鄉縣三縣交界,瀴澗河源此山北麓。海拔1770米,頂有山神廟,是祁縣八景之一「麓台龍洞」所在地。一名蒙山。又名謁戾山。《山海經》:謁戾之山,嬰澗水出於其陰,是也。
主脈山峰 太岳山自介休往南至洪洞,西至汾河東岸,東至沁源縣西部,大多為霍山背斜形成的中高山,山勢雄偉,綿延近百公里,是太岳山脈的主要部分。知名的山峰有主峰霍山、靈空山、石膏山、綿山等、
霍山 霍山,太岳山主峰,五鎮之山中的「中鎮之山」。位於霍州市、洪洞縣和古縣三市縣交界位置,處於整個太岳山主脈的南端。海拔2346米,高出臨汾盆地1800米,更顯巍峨高聳。 歷史上霍山被作為山神被祭祀,建造的人文景觀很多,如中鎮廟、興唐寺等,自然風景景觀如伏虎岩、桃花谷、洗心泉、葡萄坪、雙門峰、紅岩谷、滅馬峰、馬跑泉、仙人石等等也很有名。並列入國家地質公園。
綿山 綿山,位於介休市東南20公里的興地村東側,占稱綿上,又名介山,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以其地勢綿亘而得名綿山,面積310餘平方公里。 在介休境內有中峰摩斯塔、北峰天峻山、西峰佛爺山、東峰艾篙坡,中峰鐵瓦寺摩斯塔處海拔2120.6米,北峰天峻山海拔2009米,西峰佛爺山海拔2000餘米,東峰極頂艾篙坡海拔2487米,南峰在靈石縣境內牛角鞍,海拔2566.6米,為晉中市制高點。 主峰在介休與沁源縣交界處茶房沿,海拔2523米。綿山,相傳晉文公燒林逼介子推出山的故事就發生於此。 除了祭介子推,綿山也與空王佛即田活佛有關。 空王佛原名田志超,為民抗租犯法後,削髮為僧來此住持,後人感其正義,於唐朝開元年間建廟塑像以作紀念。
天峻山 天峻山,是綿山的北峰,最高處海拔2009米。位於介休市東南20公里,海拔2009米,是綿山六大山峰之一。 天峻山植被豐富,山頂建有文峰塔,為介休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牛角鞍 牛角鞍,是綿山的南峰,海拔2566.6米,位於紅崖峽谷風景區內。頂部為高山草甸。 五龍壑,位於靈石、沁源、霍州三地交界處,海拔米。西連石膏山,汾河在霍州市區的支流南澗河支流北澗河發源於此。
石膏山 石膏山,位於靈石縣城東南40公里處,南起天河岸,北至花石岩,西至偏腦坡、東至五龍壑,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533米,一般海拔均在1500米一1800米。 198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狐岐山,在介休市城東南13公里處,海拔900多米,為天峻山北側山巒,又名洪山,山腰洪山鎮為著名瓷鄉。 有洪山泉(也名鶩資泉、勝水、源神池),自古涌流不息,為洪山灌區之源。 《山海經》載:「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而東北注流於汾,其中多蒼玉。」 即指此山。 韓信嶺,位於靈石縣城正南10公里處,海拔1100米,山腰傾斜40至50度。 在縣南焉鄉境內。 嶺上有漢淮陰侯韓信墓及韓信廟遺址,嶺頂部平緩,地表為黃土覆蓋蓋,古為南北交通要道,歷代兵事甚多。漢劉邦北征陳豨,曾駐兵於此,抗戰時期,中央軍將領衛立煌與日軍在此決戰,山西新軍決死二縱隊和靈石縣大隊亦在此多次重創日軍。 秦王嶺,位於靈石縣城10公里處,海拔900米,在夏門鎮境內,山高坡陡,古代是軍事要地,唐朝李世民取霍邑曾駐兵於此,同宋老生決戰。抗戰初期,山西新軍政衛隊在此伏擊日軍取勝。
東延支脈 太岳山脈東部山地,主要是長治市所在的漳河、沁河上游谷地及上黨盆地西緣山地。 最高山峰2454米,南部山峰有方山、老雄山、五龍山等,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 由北往南太岳山脈通過武鄉縣西部、沁縣、沁源、屯留和長子縣西部、南部,屬構造剝蝕碎屑岩地貌,共分為6部分。 武鄉北分水嶺山脈,山脈走向為NWW向,由西往東較高的山頭有壽禮圪塔(1755米)-大疙瘩(1647米)-子金山(1765米)-火龍寨(1379米)-西嶺(1175米)-二朗山(1246米),西部地區海拔平均在1300米左右,最高峰子金山1765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之北為祁縣和榆社縣。 區內山區寬1-15千米,東窄西寬,長33千米,面積約270平方千米。地形高差400-600米,分水嶺西段為汾河水系(黃河流域)和漳河水系(海河流域)的分水嶺。 沁源北分水嶺山脈,由西往東山頭有東須決(2405米)-天中山(1986米)-臥牛坪(1761米)-西坡(1850米)等山脈,其北為介休、平遙,西為靈石。 境內群山環抱,起伏連綿,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高差800-1400米,植被發育,油松密郁,樹幹粗大,蔽日連天。分水嶺北為汾河水系,南為沁河水系,均屬黃河流域。 沁源西南分水嶺山脈,山脈走向NW,較高的山頭有染台山(2302米)-三眼窯(2142米)-南山(1856米)-東山(1477米)-神父嶺(1363米)-臥羊凹(1399米),其西為安澤縣,西北為霍縣,另外境內有鳳凰山(1527米)、馬頭山(1416米)等山樑。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高差400-1000米。 分水嶺西為汾河水系,東為沁河水系,均屬黃河流域。 沁源、沁縣分水嶺山脈,山脈走向近南北向,較高的山樑有頡家山(1644米)-伏牛山(1601米)-聖佛嶺(1363米)-蟠龍山(1349米)-明壑山(1464米)-宋家山(1481米)-大寺垴(1408米),山樑之西為沁源,坡度較陡,高差在500米以上,屬中山區,山樑之東為沁縣,坡度較緩,為低山丘陵區。該分水嶺為黃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分水嶺,西為沁河水系,東為濁漳河水系。 屯留、長子西分水嶺山脈,山脈走向近南北向,較高的山樑有臥羊凹(1399米)-三不管嶺(1336米)-毛孩嶺(1565米)-安太山(1592米),其西為安澤縣,東為屯留縣和長子縣。 在屯留、長子縣境內西部的山脈清涼山(1347米)-盤秀山(1574米)-毛孩嶺(1565米)-頂頂山(1539米)-方山(1647米)——雨井山(1610米)之西為沁河水系(黃河流域),之東為漳河水系(海河流域)。地勢西高東低,高差400-700米,屬中低山區。 長子、長治縣南部分水嶺山脈,山脈走向NWW向,較高的山脈有雨井山(1610米)-仙公山(1390米)-丹珠嶺(1200米)-羊頭山(1297米)-北山(1280米)-金泉山(1391米),山脈西部為沁河水系(黃河流域)和漳河水系(海河流域)的分水嶺,南為沁水縣,北為長子縣,山勢陡峻,峰巒疊嶂,地形高差600-800米,屬中山區; 山脈東部為丹河水系(黃河流域)和漳河水系(海河流域)的分水嶺,南為高平市,北為長子縣和長治縣,山勢低緩,地形高差200-400米,屬低山丘陵區。 老雄山,又稱南雄山。海拔1419.5米,為長治地區第一高峰,堪稱上黨群山之王。 整個山勢三峰對峙,雄偉疊嶂,像一條巨大的蒼龍游弋在長治縣蔭城、西火、南宋三個鄉鎮之間。 老雄山素以松青柏翠聞名。早在明代初期,人們就把"雄山疊翠"列為長治八景之一。長治縣設森林公園於此。
發鳩山 發鳩山,位於長子縣,濁漳河南源,主峰方山峰海拔1647米。 上古時共工和顓頊爭奪帝位,共工發怒後頭觸「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 地不滿東南。 這「不周山」就是發鳩山。 也是《山海經》《精衛填海》故事炎帝之少女精衛(女娃)的居所。 山上有「起雲洞」,山下有靈湫廟,祭女娃為漳源水神。 老爺山,原名三嵕山。在屯留縣城西北25千米處,為上蓮鄉屬地。 主峰麟山,三嵕主廟(俗稱「山東廟」)位於其上,海拔1266米,為叢嶺疊嶂之首,所以老爺山又叫麟山。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和縣大隊、游擊隊、民兵,以老爺山為依託,和侵略者展開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日寇投降後,這裡又是上黨戰役主戰場。 沁源縣境內主要山峰有:棋盤山(1745米)、紫金山(1435米)、養老山(山前有梨花寨。相傳樊梨花之母曾居於此,現房舍遺址瓦礫尚存)、天池山、州西嶺、朱鶴嶺、石鍋山、靈空山、靜草巍山、千秋嶺(俗名太山神嶺,上有太山廟)、王和嶺(與介休縣交界)、琴泉山(1547米)、筆架山、天神山(曾名北馬山、相傳晉石勒曾於此祀天,並建天神廟,故名)雕巢嶺、風景山、才子坪嶺(原名柴嶺關,山頂有關公廟)。 棋盤山,是沁源與沁縣的交界處伏牛山上一座高峰,相傳伏牛山就是炎帝降服耕牛的地方。 棋盤山海拔1745米,因山上一塊巨大的石棋盤而得名。 棋盤之北建有古廟一座,祀火神,蓋炎帝之祠。相傳炎帝神農氏在此設祭壇、象五行、初識天圓地方之規則。
靈空山 靈空山,原名九頂山,在長治市沁源縣西北30公里處,西靠霍山主峰,北接綿山,南近黃梁山,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 山勢陡峭,四周石壁如屏,西與霍山相連,海拔1440米。 唐先師菩薩寺,亦名聖壽寺,修築於此,為縣旅遊勝地。 靈空山有鐵瓦寺,為紀念唐玄宗第四子李偘而建。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建立的白衣庵就在天然溶洞內,自然景觀別致。 因佛教活動而得名靈空山,是山西省著名風景名勝區。
羊頭山 沁源羊頭山,與祁縣境內的麓台山相接,橫亘於沁源縣東北部、祁縣、平遙縣交界,隔山相鄰沁縣。沁河東源紫紅河發源於此山南麓,河水四季不竭,水量充沛,海拔1700米。
南部支脈 太岳山南段安澤屯留境內的低山(摩訶山) 太岳山自霍山入南,海拔漸低,大多為平緩中低山,大致以沁河為隔,分為兩支,西支在古縣、安澤、浮山、沁水境內,支東在屯留、長子西緣及安澤縣境內。
安澤縣黃花嶺 黃花嶺,原名三管嶺,主峰海拔1355米。位於安澤縣良馬鄉,為山西省森林公園,總面積1665.3公頃。 309國道橫跨景區長達20公里。 景區灌木主要以野生連翹為主,面積達21萬畝,春季漫山遍野連翹黃花而得名。 聖王山,位於浮山縣西南邊陲的槐埝鄉境內,東臨翼城,南接襄汾,西濱臨汾,居四縣區交界處,與四縣之城郭等距而望。 主峰海拔1194.41米,是浮山西南部最高的地標性山峰,其山麓南北「龍泉」是潏(yu)水與鄧莊河的發源之地。 是陶寺古城縱軸線塔兒山一脈相承的組成部分,是古帝堯陶寺古都的京畿重地。 龍角山,位於浮山縣城南17公里處。又俗稱「二峰山」、羊角山。 海拔在1200米以上。唐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宗下詔書改老子祠為慶唐觀,又改羊角山為龍角山。 二峰山(亦即羊角山)東峰之上仍有左伯桃廟,西峰上則有羊角衰之廟,為這一段歷史的標誌。 因傳說戰國時期羊角衰和左伯桃同生共死的故事而知名。
盤秀山 盤秀山,古稱鹿瀆山,因此山形似巨龍盤臥而得名。 主峰海拔1574米,在安澤、屯留交界的東部良馬鄉與屯留縣交界處。 309國道山下經過。 為絳河發源地。 山體岩石盤曲,蜿蜒百餘里。 相傳是玉帝誕生之所。 山上有玉皇大帝廟、先師廟、九龍廟遺址,有「盤秀觀日」、「八泉飛瀑」、「盤秀雲海」、「一覽眾山」等自然景觀。 其它比較知名的有:玉龍山(1189.5米,山頂有麻衣寺,山下為晉穆公千畝之戰發生地)、安泰山(1593米,326省道通過)。
地理環境
氣候 太岳山按照所處位置分為三個氣候區。 北部,屬太原盆地氣候區,為晉中重半乾旱區。 該區年平均氣溫8-10.5℃,極端最高氣溫38.0-40.4℃,極端最低氣溫-25.8-22.0℃。 熱指數85-95℃。大於等於10℃積溫3100-36i00℃。 平均無霜凍期為145一165天。 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30-143千卡/平方厘米。 年降水量400--49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份。 年平均風速1.6-2.4米/秒,大風日數10-85天。 主要氣象災害乾旱嚴重,乾熱風,秋霜凍嚴重。 中段東部,是典型的太岳山氣候區,屬晉東南半濕潤地區。 包括武鄉、沁縣、長治盆地、沁源、沁水等地區,植被覆蓋最好,海拔高度700-2200米,氣候垂直變化大。 該地區年平均氣溫在3.0-12.0℃之間,極端最高氣溫34.0-40.0℃,極端最低氣溫-33.0--18.0℃。 熱指數45-100℃。大於等於1-℃積溫1700---3900℃。無霜凍期120-190天。 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23-134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550-750毫米。 年平均風速1.4-2.55米/秒。 主要氣象災害為暴雨、洪災、冰雹災害。 太岳山南段屬晉南重半乾旱地區該地區,包括洪洞、曲沃等地區。 該地區年平均氣溫11.0-13.8℃,極端最高氣溫40.0-42.7℃,極端最低氣溫-26.0--12.0℃。 熱指數90-12℃。 大於等於10℃積溫3600-4600℃。無霜凍期180-210天。 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17-128千卡/平方厘米。 年降水量480-600毫米。 年平均風速2.0一3.4米/秒。 主要氣象災害為乾熱風及乾旱、春霜凍對小麥的危害。
水文 徑流 太岳山是汾河與沁河、濁漳河的分水嶺。 也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 發源於東麓北部為漳河流域的水系,東麓南部為黃河支流沁河水系,西麓為汾河流域的水系。 沁河上游太岳山間谷地 沁河,發源於沁源縣西北的太岳山二郎神溝,自北向南流經沁源、安澤、沁水、陽城等縣,然後切穿太行山於五龍口入河南境,匯入黃河。 境內沁河長326公里,流域面積9315平方公里。 沁河徑流量較大,多年平均徑流量潤城站為10.1億立方米。 沁河上游海拔較高,是林區,植被較好,河流含沙量多年平均僅每立方米6.95公斤,為省內八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 濁漳河,有南、北、西3源,南源出於長子縣發鴻山,全長134公里,向北流至襄垣縣的甘村附近與西源匯合。 西源源於沁縣西北的漳源村,長81公里。西源與南源匯合後繼續向北,至襄垣縣合村口村附近與北源匯合。 北源出於榆社縣柳樹溝,長130公里。 三源匯合後稱濁漳河,經黎城,從平順縣下馬塔營村出境入河南。 濁漳河下游有辛安泉出露。
發源於太岳山西麓的汾河支流有: 昌源河流出太岳山區 昌源河,是汾河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平遙縣仁義鄉老峪底,流經武鄉縣南關村進入祁縣,在苗家堡村東南與烏馬河匯合後,注入汾河,全長88.55公里,流域面積1011.16公里。 上游祁縣境內建有子洪水庫。 烏馬河,俗稱回馬河,黃河支流汾河在山西晉中市境的一級支流。 《水經注》稱蔣溪,蔣谷水。亦稱回馬谷水,烏馬河發源於太谷與祁縣交界的上下黑峰、通天溝一帶,在祁縣境內與昌源河匯流後於祁縣苗家堡流入汾河。 烏馬河全長93公里,流域總面積640.6平方公里。中上游龐莊村東建中型水庫一座。 龍鳳河,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 屬介休市最大的一條洪水河,由沁源縣境紅崖溝、才子溝、後溝、鐵水溝至古寨匯合後,經大柵流入綿山峽谷,再由龍鳳村南出山北流,經龍頭、石河、下莊等村,然後在洪相村西匯入汾河。 全長52公里,流域面積55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為3070萬立方米。 樊王河:為介休市第二大洪水河,由本市樊王村東西兩溝洪水匯合出山,流經連福、三佳、義安等鄉鎮,到洪相匯入龍鳳河,後注入汾河。 全長23.1km,流域面積93.7km 靜升河,古名小水河。 發源於沁源縣花坡崖上棋盤白安場,從介休興地村入靈石縣境,經旌介、集廣到靜升鎮,南匯紅岩底溝(柏溝)和三齊溝水向西流到延安匯草橋溝,到南王中匯後悔溝和水峪溝至靈石縣城流入汾河。 全長34.5公里。 流域總面積282平方公里。 河床平均縱坡27‰。 靜升河常年清水流出,年平均洪峰流量為285立方米/秒,最大的洪峰流量為294立方米/秒,測算常年徑流量約為1498萬立方米。 上游植被較好,下遊河水污染嚴重。 仁義河,發源於沁源縣魚兒泉附近之石板店、匯南來溝、北來溝兩條支流,入靈石縣境,匯銀洞溝、寺溝、白楊河、穿孝文山、石膏山、尖陽山到峪口匯二溝水,到東許匯七盤溝水,在道阡匯青石溝,窯上匯野只溝,仁義匯柳溝水。逍遙匯左溝水,到南關鎮注入汾河。 全長46.1公里。 流域面積258平方公里,常年清水平均流量為0.156立方米/秒。 全年徑流量約為1377萬立方米。 上游植被覆蓋較好。 下遊河水污染嚴重。 洪安澗河,屬黃河流域汾河一級支流,發源於古縣、沁源和安澤交界處的太岳山,因發源於安澤,流經洪洞,故名洪安澗河。 洪安澗河在洪洞縣蘇堡鎮南鐵溝入境,流經洪洞縣蘇堡、曲亭、大槐樹3個鎮8個村莊,在北營村流入汾河。 全長59.7公里,縱坡1.04%,流域面積1121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寬18.8公里。 澮河,古名澮水、翼水,汾河第三大支流 河長118公里,流域面積2060平方公里,該河以大河口村為交匯點,上游分南北兩支,北支流域面積338平方公里,南支流域面積14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44%。 上游山區墓本為不規則的V形河谷,下游段為不對稱的箱型河谷。 泉水 太岳山西麓,屬郭莊泉泉域範圍。 郭莊泉是山西省為數不多的岩溶大泉之一,泉域跨交口、汾陽、孝義、靈石和汾西、霍州、洪洞等地,是這些縣市主要給水來源。 泉域面積多達5600平方公里,橫跨臨汾、晉中、呂梁。 生產名酒的杏花村汾酒廠都以郭莊泉為水源。 郭莊泉,出露於霍州郭莊村的汾河河谷,湧水量為山西第四、臨汾老大,多年平均流量8.17立方米每秒。 郭莊泉有馬刨泉、方四泉、東灣泉等大小泉眼60多個。 泉水出露長度南北1.2公里,面積0.5平方公里。
廣勝寺泉 廣勝寺泉,即霍泉,位於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的霍山腳下,離廣勝寺下寺不過百米。 是山西省著名的岩溶大泉之一,泉域範圍為霍山大背斜。 與洪山泉相鄰。泉域面積1352平方公里。為重碳酸硫酸鈣鎂型水,水質總硬度19.7德國度,水質良好。 霍泉已經成為廣勝寺景區的景點之一,由海場、分水亭、碑亭、水神廟組成,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和灌溉水源。 [26] 洪山泉,位於介休市城東南狐歧山下洪山鎮附近,標高916m。 泉水大部分分布在幾百米長度內,由小池泉、七里泉、源神池泉、黑虎泉、槐柳泉等組成,形成集中排泄的泉群。匯水系統面積500平方公里,露出高度海拔839米。 流量比較穩定。 泉域位於介休市東部山區及丘陵區。 洪山泉是著名的歷史名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勝水出於狐岐山,東流入汾。」 「勝水」是指洪山泉。
植被 太岳山北部,屬杄林(雲衫、落葉松)、油松、遼東標林地區。 地勢起伏變化很大,海拔由盆地的750米到山地的3058米,無霜期90-170天,降水量約400-500毫米。 土壤以淡褐土為主。 山區有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盆地內排水不良的地方有鹽漬土呈斑狀分布。 自然植被以杄林(雲杉、落葉松)、油松、遼東棟分布最廣。 垂直分布比較明顯。 1300米以下,為農耕地,在乾旱的山坡主要有白羊草、黃背草、鐵杆篙,並混生有稀疏的沙棘等灌叢草地;1300-1800米,土壤為山地褐土,生長有油松、遼東棟等,以及土莊繡線菊、虎棒子等灌叢;1800-2300米,土壤為山地淋溶褐土,主要為雲杉林和以山楊、白樺等組成的混交林;2300-2600米的陰坡和半陰坡,為山地棕壤土,土壤濕潤,有華北落葉松和含有臭冷杉和雲杉林;2600-2800米,為箭葉錦雞兒和山柳等組成的亞高山灌叢;2400米以上為亞高山草甸。
太岳山北部七里峪高山地帶的草甸 太岳山南段的灌叢植被 中段和南段為油松林、遼東櫟林地區。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7-12度,無霜期140-180天。 土壤主要為山地褐色土、山地棕壤等。山地以遼東桃、楊樺林及油松林較多。 丘陵和盆地多見灌叢和草地。植物垂直分布較明顯。 1900-2347米,為亞高山草甸;1800-2000米為白樺林;1400-1800米,為油松和棟類、山楊等雜木林及其混交林; 1000-1400米,為白羊草、荊條、稀生側柏及農墾區。太岳山地以油松、遼東棟林及次生灌叢為主,沁河流域山地以沙棘、荊條等次生灌叢區為主。
自然資源
草場資源 太岳山區草場分布較多,集中連片的有兩處。 牛角鞍高山草甸 霍山草地,位於太岳山北段、沁源與介休之間嶺上一帶。 面積30萬畝,海拔2000米,年降水量650毫米。 牧草有山馬蘭、粗糙紫雲英、羊鬍鬚、人頭草、篙類等。 水源困難。沁源縣國營農牧場設這裡。 霍山草場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是晉綏軍馬場。 霍山南部低山草地,包括沁源南部、安澤西北部(唐城等地)一帶低山丘陵草地。 面積約20萬畝,海拔1100米左右,牧草有白草、羊草、狗尾草、野苜蓿、人頭草、篙類等,河水長流,飲畜方便,唐城羊場設在其間。 礦產資源 太岳山區在沁水煤田中的位置 太岳山區的礦產儲量較大的是煤炭。 太岳山區位於山西的六大煤田之一——沁水煤田的西部。 沁水煤田以無煙煤為主,是重要的民用煤和化工用煤基地。 含煤面積30500.1平方公里,資源量3316.5億噸,區內產量10530萬噸。 沁水煤田以無煙煤和半無煙煤為主,瘦煤和焦煤次之。 該煤田內最有出口潛力的是該煤田西南部的太岳山區沁源、古縣一帶的低揮發分強粘結性焦煤。 太岳山區沁水煤田的主要礦區有:左權武鄉礦區、潞安礦區、長治礦區、沁水礦區、翼城礦區、古縣礦區、沁源礦區等的全部或部分,主要是古縣、沁源兩個礦區。 金屬礦產方面,銀礦主要是洪洞縣石門峪礦區,石門峪石英脈型多金屬礦床中,銀含量達62.2克/噸。 山西省五大鐵礦之一的臨汾塔兒山-二峰山區位於太岳山中南部。 是山西省主要富鐵礦區。共有中型鐵礦7處,即張家灣、南畔、翟底、北山角、半山、張家坡和東海等礦區。礦石以原生礦為主,有少量氧化礦石。塔兒山——二峰山地區成礦條件最佳,儲量豐富,礦區遠景較好。 錳礦屯留、長治、洪洞、浮山等地均有發現,儲量有限。 非金屬礦產方面,霍州市有熔劑石灰岩儲存。 利用困難。安澤的北平凹為熔劑白雲岩礦。 建築材料方面,臨汾境內廣泛分布有水泥石灰岩及石料灰岩。 靈石的盡林頭玻璃石英砂岩(包括石英岩)儲量較大。 介休等地的粘土礦床,均為上石炭世沉積礦床,礦體雖然較薄,但厚度、質量均較穩定,縱橫延伸較遠。 礦石的物理性能、化學成份等均能達到陶瓷工業一、二級品標準。 化工石灰岩(電石石灰岩),主要是臨汾峪口電石灰岩礦區,探明工業儲量3184.4萬噸。 森林資源 太岳山林區位置及範圍 太岳山在介休至洪洞間,山勢挺拔,森林茂密,為省內主要林區之——太岳林區,位於沁河上游山區,包括沁源、沁縣、安澤、古縣、洪洞、霍縣、靈石、介休等縣的相鄰山區。 1987年統計,太岳林區天然林區經營面積536.4萬畝,森林面積260.9萬畝,森林覆蓋率48.6%,木材蓄積量635.2萬立方米,林地畝均蓄積量2.43方,宜林地面積153.2萬畝,1980年木材產量19380立方米。 森林面積、森材積量分別居山西省第二位和第三位。 林區以闊葉林為主,闊葉樹有白樺、青崗、楊樹、橡樹、櫟類等。 針葉樹以油松為主,還有少數落葉松,多分布在海拔2040米以上。 油松為主要樹種(占90.8%),素有「油松之鄉」之稱。 人工林區以安澤縣為中心,包括古縣、浮山一帶的人工林,面積有四五十萬畝(一說24.1萬畝),以油松為主。民國31年(1942)建立太岳林區,是山西解放區最早建立的林區,森林經營局駐沁源縣的郭道鎮。
社會經濟
畜牧業 沁源縣花坡村的牧場 養羊業是山西較發達的畜牧業部門。 太岳山區以沁源、靈石、安澤、古縣等縣養羊較多。 太岳山區有廣闊的高山草場,森林茂盛,樹葉等飼草豐富,發展養羊有利條件多。 沁源等地的草場也因濫牧出現一草質下降退化問題。 除農民自主飼養外,有沁源縣國營農牧場、唐城羊場等國營或集體單位設在太岳山區。 安澤縣唐城羊場培育的毛肉兼用的唐城羊,具有體型大、毛細長、產毛多、適應性強、耐粗飼等特點,適宜在山區飼養。
種植業 太岳山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兩個地區:一是太岳山地與臨汾、運城兩盆地過渡地帶的黃土丘陵低山區,為黃土堆積的丘陵地,海拔多在800米以下,地面受流水切割,水土流失嚴重,農業生產水平較低,以小麥、雜糧為主,棉花比重大大下降。區內旱地多,一般水低地高,灌溉不便。
二是太岳山地與長治盆地、晉城盆地過渡的丘陵地區。 區內平川面積很小,耕作受到限制。是山西省多雨的地方,年降水量一般達600毫米以上,屬半濕潤氣候,受乾旱威脅小,但熱量不高,大於等於10度積溫在3200-3800度左右,無霜期長160-190天左右。 本區有沁河、漳河流經,水源豐富,但由於區內旱情不重,且一般水低地高,灌溉地不多,所以水資源利用率很低。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棉花、線麻、油菜、桑蠶等,絲、麻生產居全省首位。
林業生產 1998年禁采以前,本林區年採伐木材近2萬方,為山西主要伐木區之一,所產木材多雜木,材質較差,主要通過公路運輸。林產品綜合利用率較高,建有纖維板廠、松香廠、加工廠,產品暢銷全省。 著名藥材五靈脂,年產萬斤,行銷國內外,還有茯苓、生地等。 油松籽產量為華北之冠,支援北京、河北、陝西、甘肅、湖北等7個省、市。
礦產開採 據《明一統志》載,早在明代,山西霍州、臨汾、洪洞、浮山、趙城、岳陽、翼城、靈石等地都產煤。 清末、民國時期產量不斷增長,新中國建立後,煤炭開採在統一規劃和指導下,得到迅猛發展。 據統計,太岳山區煤炭主產地,2017年,沁源縣全社會原煤產量1177.28萬噸,發電量7.61億千瓦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焦炭產量118.79萬噸,全年共向省外運輸煤炭60萬噸。 2017年,古縣原煤完成481.53萬噸,焦炭171.01萬噸,洗精煤完成321.4萬噸。 2016年,霍州市原煤產量810萬噸,精洗煤597.6萬噸。 介休市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764.1萬噸,2012年,靈石縣原煤產量1830.1萬噸。 鐵礦石開採主要集中的太岳山中南部的臨汾市,2016年全市鐵礦石原礦量317.45萬噸,生鐵946.94萬噸,粗鋼931.86萬噸,鋼材1199.74萬噸,精煉銅6.83萬噸。
建制沿革 太岳山北部晉中,商代為商朝的方國轡方(晉中西部和呂梁市)、箕(太谷縣東)、雀(介休市附近)和燕京戎等部落,西周初年為華夏族和戎狄遊牧部落雜居之地。 春秋時期,多屬晉國領地,東部另有白狄族所建肥國。周靈王十六年(前556),晉平公將「昭餘祁」(山西中部)作為食邑封給大夫祁奚,稱為祁邑,範圍包括晉中大部分地區。 周敬王六年(前514),晉國將祁邑分置為7縣,太岳境地有祁、鄔等縣。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趙、魏、韓三家分晉,境地分屬三國。 趙國強盛後,大部分地區歸趙國。 秦置陽邑、祁、中都、鄔、界休、馬首等縣,屬太原郡(治晉陽)轄。 三國時武鄉縣從涅縣分置,界休縣改介休。 北魏時期,文水平陶縣移置平遙縣,隋開皇十年平昌縣析置靈石縣。 開皇十八年陽邑縣太谷縣,開皇十六年從鄉縣分置榆社縣。 太岳山主峰所在地臨汾,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帝王世紀》稱:「堯都平陽」,即指臨汾。西周,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翼城),因唐境內有晉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為晉」。 春秋晉文公北方稱霸,晉國的中心臨汾中南部。 戰國屬韓。秦始為河東郡、平陽郡。西晉為劉漢都。北魏置唐州。隋置臨汾郡,臨汾始得名。 唐為晉州。 北宋置平陽府,太岳山區臨汾、洪洞、岳陽、趙城、霍邑、浮山、冀氏縣始設。 元為中書省山西宣慰司晉寧路(治臨汾)。 明清重置平陽府。 民國有臨汾、洪洞、趙城、襄陵、汾城、安澤、浮山、翼城、霍縣等縣,屬河東道管轄。 1983年,臨汾縣和臨汾市合併為臨汾市。2000年11月1日,撤地設市,成立地級臨汾市。 太岳山北部長治區境,屯留縣,商、周時代為黎侯領地。 春秋時赤狄邑謂留吁,魯宣公十六年(前593)晉滅潞子國後稱「純留」,戰國始稱「屯留」。 西漢置屯留、余吾兩縣。 長子縣,周始有此名,秦置長子縣。武鄉縣,西周為皋狼之地,春秋時有甲氏國的傳說。 戰國時稱涅,先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西漢置涅縣。 東晉時後趙置武鄉郡,及武鄉縣。 沁縣春秋初,沁地為赤狄所居。 晉人滅狄餘部,置銅邑,從此銅鞮為縣名入史。 春秋周靈王十二年(前560)被封為晉大夫羊舌氏食邑之地。 元、明、清沿明稱沁州。民國初廢州改縣,始稱沁縣。 沁源縣,漢始置縣,名谷遠縣、谷近縣。 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528),因縣境地處沁河發源地始名沁源縣。隋置綿上縣,後復稱沁源縣。 社會發展 太岳山區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晉中、臨汾、長治三市轄區內。晉中市,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1284.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827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8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7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 長治市,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45.6億元。第一產業占3.9%;第二產業占54.2%;第三產業占41.9%。第三產業中。 人均47540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0.7億元,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24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8元。 臨汾市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1205.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7102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6.0億元,稅收收入50.2億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85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5元。 太岳山區是革命老區,由於地理條件限制,位於太岳腹地的許多地區都是貧困縣。 武鄉縣是國定貧困縣,榆社縣、沁縣、沁源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沁水縣都是山西省定貧困縣。 2018年沁源、沁水縣退出貧困縣名單。
歷史文化
霍山腳下中鎮廟遺址 太岳山南部,沁水河流域與中條山相接處,是中華文明始祖炎帝傳說的核心區域,在沁源、長子等縣關於炎帝的傳說和遺址比比皆是:發鳩山是炎帝之少女精衛(女娃)的居所,棋盤山是炎帝神農氏設祭壇天的地方等等。臨汾市區則是堯帝長期活動、春秋五霸晉國的都城所在地,考古發現也證明這裡是陶寺文化的發祥地。 太岳北麓的晉中地區則是晉商的發源地。 太岳山主脈霍山,在中國歷史與五嶽齊名的名山序列「五鎮之山」中被封為「中鎮之山」。 《周禮》記述,霍泰山是冀州的鎮山。 《山海經·中山經》中曾記述過霍山,《史記》中也記載了有關霍太山(此處泰、太通用)的故事,武王付紂時,蜚廉為商紂王鎮守北方之地,在霍太山立壇為商紂王祭祀祈禱,死後葬霍太山。 遠古的時候,霍山甚至包括整個太岳山脈,都是古代祭祀活動最為集中的一個區域。 古人祭祀山川之神常有在山前埋玉的習俗,人們稱為「瘞玉」,大多數情況下都以玉璧和玉圭深埋。 太谷與祁縣境內仍然有以「白圭」或「白璧」命名的地名存在。 平遙、介休與霍州靠近太岳山的一些村落,用「璧」命名的尤為多見,學界認為都與古代霍山祭祀有關。 唐肅宗時的河東才子品湮還曾為霍山之神立傳,「霍山神者,……總領海內名山」。 以後各代開始在霍山上建造祭祀廟祀。 比如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由隋文帝下詔敕建著名的中鎮廟。 唐初,秦王李世民率軍霍山下大敗宋老生後,建興唐寺、慈雲寺。 直至1930年代初時,霍山保留下來的各種人文名勝和自然名勝風景景觀仍有相當規模,其中歷史人文景觀如中鎮廟、興唐寺、慈雲寺、喝石庵、紅崖寺、廣勝寺、「透亮碑」、子孫聖母廟、「興隆叢林」牌坊、康熙御書「靈鷲華台」匾額、霍泉分水亭、玄武廟和宣侯廟等等,廣勝寺飛虹塔與玄武廟的銅牌坊等極其有名。 但中鎮廟與興唐寺等霍山上主要的古代建築物早已傾圯敗壞,僅僅遺留下一些隱隱約約的痕跡與遺址。 霍山南麓的廣勝寺為中鎮僅有的倖存之物。 抗戰初期,中共建立太岳抗日根據地,為戰勝日本侵略軍,支援解放戰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樹立了不朽的業績。 太岳山北部的武鄉縣,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機關駐地。 太岳行署、太岳軍區司令部、太岳軍區政治部、太岳兵工廠、太岳新華日報印刷廠都曾駐紮安澤縣。
文物勝跡
文物遺存 介休洪山磁窯遺址,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城東洪山鎮洪山、磨溝村一帶,洪山窯創燒於北宋初年,歷經金、元盛燒,明清走向衰敗。 洪山窯址是一處沿續時間較長、保存較完整的遺址,為研究山西古代陶瓷業的起源、發展、興盛等提供了重要資料。2006年5月25日,洪山窯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之推墓,在靈石縣張篙村東,距縣城16公里,墓前原有規模宏敞之介廟,已毀於日軍侵華期間,墓封土已殘,周圍殘欄尚存,占地面積為50平方米。
韓信墓 韓信墓,在靈石縣高壁鎮,距縣城10公里,墓高約10米,周長約30米,墓前原有規模宏偉之韓侯廟,廟已毀於日軍侵華期間,現存「淮陰侯墓」斷碑。 靜升文廟,在靈石縣城東15公里,靜升鎮中部,據《靈石縣誌》(萬曆本)記載「元至順三年(1332年)所建」占地面積為424平方米。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於太岳山西麓靈石縣城東靜升鎮。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 1997年開放。 2002年初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質量萬里行」全國示範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15日,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融古堡地道、宮殿廟宇、軍事宗教、民俗歷史為一體,因"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而聞名。 古堡地下遍布地道,與堡內四通八達。 資壽寺,俗稱蘇溪寺,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0公里處蘇溪村西側,距離靈石縣城約8公里,距離靜升王家大院約5.7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創建於唐代咸通11年(870年),重修於宋。 古縣牡丹園文化旅遊區,位於古縣石壁鄉三合村,因有石壁三合千年牡丹花而聞名,在每年4月底-5月初開放,花大如盤,潔白如雪。 牡丹株高1.83米,冠幅4米,叢圍15米,每年花開400餘朵且花期長。經專家考證為中國單株最大的野生白牡丹,素有「牡丹王」之稱,已被《中國牡丹全書》收錄,被全國牡丹協會讚譽為「天下第一牡丹」。 延慶觀,位於古縣城東北屏風山上,創建於宋宣和二年(1120),竣工於遼延慶初年(1124),故名延慶觀。 建三清殿,神龍祠。 藺相如墓 藺相如墓,在距古縣縣城北58公里的李子坪村,墓地面積約900平方米,墓冢高約10米,周長約300米,墓前存有民國七年(1918)立「趙上卿藺相如墓」石碑1通(已殘),1960年安澤縣人民委員會立文物保護碑1通。1995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浮山老君洞,位於浮山縣城南5公里處,占地面積1224平方米,始建於唐武德二年(619年),歷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風塵歲月,有毀有建,始成現存規模、1957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殿門及殿內壁畫文物價值極高。是研究道教文化老子哲學思想及古代美術雕刻藝術的極其珍貴的資料。 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安澤縣玉龍山及麻衣寺塔 麻衣寺,位於安澤縣和川鎮玉龍山,主要遺存建築麻衣寺磚塔,是佛教文物的精典之作,建於金世宗大定年間(公元1162年-1173年)。 1996年被評為第三批山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存道士棲身修練的舊石窯三孔,原來破敗不堪,縣文物部門經過修繕、恢愎了原貌。並在倒塌的寺觀遺址上,修起了一座廟宇。 媧皇廟,位於距山西省霍州市5公里的東郊大張鎮賈村。 始建於明代,後毀,清同治四年重修。 媧皇廟內存有懸塑及壁畫,尤以正殿內壁畫而聞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堯廟,位於堯都區南郊約3公里處。 初建於晉,晉元康中遷於汾東。唐顯慶三年(658)遷南郊。唐至明清因故多次修茸重建。1965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祭祀陶堯的廟宇。主體建築包括:宮門、儀門、光天閣,堯井亭、廣運殿、舜殿、禹殿、帝堯寢宮等。
廣勝寺 廣勝寺,第一批國保,位於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始建於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廬舍寺,亦稱育王塔院,唐代改稱廣勝寺。 歷次因地震毀壞,除上寺飛虹塔及大雄寶殿明代重建外,其餘均為元代建築。 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築。 上寺在霍山巔,翠柏環抱,古塔聳峙,琉璃構件金碧輝煌。 下寺在山麓,隨地勢起伏而建,高低錯落,層疊有致。 水神廟與下寺毗鄰,牆垣相連,內奉明應王,其中元代戲劇壁畫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興唐寺,興唐寺位於洪洞縣城東北30公里之苑川鄉東北部的霍山中部,該寺西即中鎮廟,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 1948年,興唐寺僧人移住廣勝寺。 1985年8月5日,洪洞縣將興唐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存有觀音菩薩廟藏經樓、客堂等建築。 中鎮廟,位於霍山主峰下關口村東2.5公里處。 據《趙城縣誌》載:隋時以霍山為中鎮,唐貞觀四年立廟,開元八年封應聖公,宋政和四年封靈應王,元成宗大德三年加封中鎮霍山為崇德應靈王,明洪武二年改稱中鎮霍山之神,故名中鎮廟。 廟內大殿、山門等均為清代重修。 原有宋、元、明、清石碑數百通,1974年拆毀,現只有石碑數通。
靈湫廟。 處於長子縣石哲鎮房頭村發鳩山下,是《山海經》記載「漳水出焉」的地方。 原名泉神廟、三聖公主廟,當地老百姓也俗稱奶奶廟。 據《山海經》記載、靈湫廟內遺存的碑刻和民間傳說可知,發鳩山不僅是精衛填海故事的發祥地,而且是始祖炎帝曾經居家的地方。 靈湫廟內主祀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另祀炎帝之妻和大女兒瑤姬。
景區建設 為開發太岳山區的旅遊業,1992年,山西省在太岳山林場的基礎上,成立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跨晉中、臨汾、長治三市。 總面積60000公頃,是山西省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 規劃建設介休綿山,靈石紅崖峽谷、石膏山、霍州小澗峪(含陶唐峪、懸泉山)、沁源的靈空山、將台、好地方,洪洞的唐興寺等九大景區。 2012年9月,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獲得「全國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稱號。 綿山景區,198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介休綿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是春秋時期晉國介之隱居、火焚的地方,也是寒食節的由來綿山東麓沁源縣山上原有介子推祠,已廢。 到2000年,綿山的年接待人數已衝上40萬人次。 2012年,綿山一年的收入是兩個多億,接待人數是150萬人次。
陶唐峪自然風景區 陶唐峪自然風景區,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霍山南部,遊覽面積約40平方公里,相傳因堯帝避暑於此而得名。 史稱陶唐谷。 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山「中鎮」霍山的主要景區之一。 整個景區由堯帝行宮、五龍池、石門山水三個部分組成。
紅崖峽谷景區 紅崖峽谷,又名紅崖溝,位於靈石縣境內,屬太岳山北段,與介休綿山相鄰,溝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旌介遺址,山下有介之推墓、潔惠侯祠,溝內以斷崖地形及牛角鞍草甸為特色,風景優美。
霍州七里峪景區 七里峪風景區,位於中鎮霍山的北部腹地,東接沁源縣的靈空山,北連靈石縣的石膏山和介休市綿山,距市區16公里,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汾河支流南澗河流經溝內。 旅遊總面積15萬畝。 景區內有五龍壑、滴水崖瀑布、雙乳峰、南天門、石人溝、石崖奇松、華北天然落葉松保護區、八仙洞等景點。 石膏山森林公園,位於靈石縣城東南40公里處,東至五龍壑,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南起天河岸,北至花石岩,西至偏腦坡,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 1985年開始建設,是較早的名勝旅遊區。2001年12月,靈石縣文化局、太岳山森林經營局石膏山林場等四家單位簽約,宣布共同開發石膏山景區。 沁源好地方景區,位於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北部,沁源縣境內,景區面積2104.4公頃,景區以亞高山草甸、大漫風光和人工林景觀著稱。 平遙縣超山風景區,原為超山林場,有紫蓋峰、萬松嶺、百福寺、文殊頂、觀音坪、寶塔岩、應潤泉、抓溝塞、九連環及茂密的木景觀。 荀子文化園,從2004年開始修建,坐落於安澤縣城沁河東岸的況山之上,累計投入八千多萬元,總占地面積1.12平方公里,景區綠水環繞,林木蔥蘢,是安澤縣生態旅遊的主要人文景觀之一。 超山風景區。中心點位於平遙縣城東南25公里的百福寺。 以超山林場為依託,由超山、孟山、寶塔山等20多萬畝大森林覆蓋的崇山峻岭組成景區內奇松異樹聳立,珍禽異獸出沒,有紫蓋峰、萬松嶺、文殊頂、清光峰、觀音坪、寶塔岩、應l潤泉、百福井及抓溝塞崖、九連環、迎客松、窯底溝觀日出等自然景觀。 有白福寺、超山度服村、寶塔、革命烈士梁前墓、五曲灣水庫等諸多人文景觀。 興唐寺風景旅遊區,位於洪洞縣興唐寺鄉東北方向,屬於霍山自然保護區,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個分支。 1992年批准建立,2003年成為國家規定開發利用的實驗區,2006年由省物價局核准門票開始經營,是山西省實驗性森林景區公園。
紅泥寺自然保護區 紅泥寺自然保護區,山西省臨汾市安澤縣杜村、良馬兩鄉交界處,曾是太岳軍區兵工廠,現是淮海兵工廠的前身。 於2005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隸屬安澤縣林業局。 保護區位於太岳山南麓,安澤縣東南部杜村、良馬兩鄉交界處,總面積為20700公頃。 主要保護對象是以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
關隘埡口
古代著名的「雀鼠谷」,也叫靈石口。 汾河谷地北端之冷泉,南端之南關,是靈石之南北大門。 同蒲鐵路、太三公路兩大交通幹線沿雀鼠谷自北向南通過,地形險要,交通方便,是晉中通往晉南的咽喉,華北通往西北之要衝。 靈石南關,即古代陰涼南關,又名陰地關。 位於靈石縣城西24.5公里處,是南關鎮政府、南關火車站和汾西礦務局南關煤礦、南關電廠所在地。南關東沿仁義河經西許到沁源,西至王禹到汾西,南通霍縣,北達縣城,均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並有同蒲鐵路、太三公路(國道108山西段)線中穿向南,為晉中地區出入之門戶。 冷泉關,即古代陽涼北關,位於靈石縣城北16,5公里處冷泉村,在兩渡鎮境內。 關內左山右河,鐵路中穿,地勢險要,歷代置關設卡,駐兵防守,視為要塞。在現代戰爭中,是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之重要關隘。 汾水關,位於靈石縣城南10公里處,在夏門鎮境內,該地河谷狹窄,兩側群山重迭,峻岭聳立,同蒲鐵路和太三公路(國道108山西段)由河谷兩岸中貫向南延伸東西,靈回公路、解木公路都要通過這裡,是靈石縣內文通中樞,東有韓信嶺,西有秦王嶺為天然屏障,在戰爭中占重要位置。
馬陵關 太谷馬陵關,太谷馬陵關是古代太谷縣通往榆社縣的交通要道,歷朝歷代在此設有關口。 公元前342年,齊國軍師孫臏攻魏救趙,大敗魏軍於此,魏國龐涓兵敗自殺。 這就是歷史上的「馬陵之戰」。 馬陵關處有一千年古槐樹,相傳當年孫臏曾刻寫「龐涓死於此」於該樹上。 馬陵關村附近山上有龐涓墓。山西省319省道經此。
平遙縣普洞村谷口 普同關,在平遙縣南五十里普同谷口(普洞村)。 東南過水策窪、太山嶺,南接綿上關,達沁源縣; 西抵關子嶺,南入岳陽縣(古縣、安澤縣),為往來要地。 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
界碑山下沁源縣後溝村 界碑山,在平遙縣東南與沁源縣王和鎮交界處,山西省省道222線經此。 關子嶺,該村處於介休市與沁源縣交界,位於介休市的東南角、沁源縣西北。 舊時為防盜匪作亂,曾設關扼守,故名。 乾隆版《介休縣誌》載:「關子嶺在縣東南六十里,與沁源接界。 茂林峻岭,地僻人稀,盜賊出沒。 明洪武五年曾設巡檢防緝,天啟五年裁。」 沁介公路經此。 高壁嶺,在山西省靈石縣南,為南北要隘。 相傳漢高祖劉邦出擊陳郗時呂后斬了韓信,劉邦於返回長安途中,在此收到了呂后送來的韓信首級(頭),遂葬之嶺上,故又名韓信嶺,亦稱韓侯嶺。嶺上有韓信墓。
昌源河上游團柏谷一帶地形 團柏谷,位於祁縣、武鄉縣之間,北起祁縣的子洪村,南經武鄉縣西境至沁縣西湯村,長約60餘公里。 縱貫太岳山間,連接晉中盆地和上黨盆地。 宋代以前祁縣谷口建有隆州城,稱北關; 武鄉建有南關。 是五代至宋初的軍事要塞,山西著名古戰場。 昌源河流貫其間,自古以來就是山西東南部的交通要隘,具有極大的交通和軍事價值。 據史籍記載,歷代在此發生的戰役數不勝數,僅從後周到北宋初的短短二十多年間,就有十餘次大的戰役在此爆發,足見其重要的軍事交通地位。 金滅北宋此道也是重要關口。208國道經此,是山西省內的交通幹線。
子洪口 子洪口,位於祁縣團柏谷西昌源河中游出山地帶,和團柏谷一起為於祁縣、武鄉縣間連接晉中盆地和上黨盆地通道的要地,208國道經此。 武鄉南關,故址在武鄉縣西北45公里南關村,因位於祁縣(隆州峪)北關之南而得名,又名南北關,宋置關。這裡北連祁縣,西達平遙,為冀南戶牖、潞澤咽喉,是上黨出入晉中盆地的孔道,古為西北雄關,歷稱南關鎖鑰。 金兵南侵北宋經此。 20世紀20年代閻錫山修築由太原通往長治的公路,關隘遂被增擴。 1939年日軍侵占南關,拆除關隘,築成白晉鐵路後,又在此憑險修築車站,為日軍在晉冀豫三省最大的物資轉運站之一。八路軍129師破路奪關,三戰南關。 有208國道通過。 昂車關,故址在武鄉縣東4公里上關村關河水庫附近,又名芒車關、仰車關、關壑口。 濁漳河從北向南經流,古為上黨通太原要道,唐置關。唐會昌三年(843),劉稹以昭義叛,詔討之。 河東節度使劉沔以兵守昂車關。唐天復二年(902),朱全忠將氏叔琮入太行山天井關,進軍昂車關。 漳源綰谷口,在沁縣城北18公里交口村北,古為交口鎮。 東側華山,西側頡家山,中臨峽谷,旁皆峭壁,濁漳西源流經,北經龍舟峪、團柏谷,通祁縣隆州峪,為咽喉之地。渡漳源,經走馬嶺,為武鄉縣界。 綿上關:故址在沁源縣西北35公里郭道鎮北綿上村。明置關。洪武四年置巡檢司於北。 後裁。民國初廢。山西省省道222線經此。 松林店:地處沁源縣北6.2公里處,為南北幹路赴平遙、介休兩縣之咽喉.民國以來,每年冬防設卡於此,直至民國24年。山西省省道222線經此。 上黨關,秦置,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黑家口村小口西與臨汾市安澤縣良馬鄉華寨村交界處摩訶嶺,這裡曾經是長治通往臨汾市的必經之地,建在兩市交界處的「上黨關」由於年久失修基本倒塌。 關西建良馬寨。 東西向貫通山西中部的國道309及青蘭高速公路(G22)從關址附近穿越太岳山南延東支。 府城關,故址在安澤縣城府城鎮,西為草峪嶺,東至上黨關。 唐置關。 草峪嶺,為G55青蘭高速公路、國道309線、臨汾市安澤縣至古縣舊縣鎮縣級公路關卡。 平寧關,故址在浮山縣東5公里處,東漢置關。 舊傳東漢鮑永在此破青犢,還報光武帝曰:「賊已平,國已寧。」 因賜名為平寧。《讀史方輿紀要》:「浮山縣平寧關,在縣東十里。東漢初,鮑永破青犢於此。」 橫嶺,在浮山縣東20公里處,南通翼城,北達古縣,東遙接沁水的要路。 橫貫南北,蜿蜒起伏,長達40公里,是全縣的分水嶺。 乾壁,故址在浮山縣西北西佐嶺、魏埝梁一帶,(一說在襄汾縣北5公里古城莊),又名乾城,北魏置。 北魏天興五年(402年),後秦王姚興遣其弟姚平率兵四萬伐魏,在此作戰兩月有餘,秦兵敗潰。 史稱「乾壁之戰」。現尚有古城牆遺存和烽火台殘墩。 《魏書·地形志》:「禽昌縣有乾城。」 《讀史方輿紀要》:「乾壁城,在(襄陵)縣東南,亦曰乾城。」 北魏天興五年(402年)正月,魏太祖詔并州諸軍積穀於平陽乾壁。 五月,姚興遣其弟安北將軍、義陽公姚平率眾四萬攻魏,占乾壁,後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