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陽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陽病

中文名: 太陽病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傷寒論

太陽病,病名。太陽病為《傷寒論》六經病之一,是太陽所主膚表與經絡感受外邪,正邪交爭於體表,營衛功能失調而發生的疾病,分太陽傷寒,太陽中風,太陽溫病三大類。太陽病變證最多,是太陽病篇的特點之一,也最能體現辨證論治精髓的內容,包括太陽病本證、兼證、變證、類似證等四大病證。

概念

太陽所主膚表與經絡感受外邪,正邪交爭於體表,營衛功能失調而發生的疾病

解讀

太陽病是太陽所主膚表與經絡感受外邪,正邪交爭於體表,營衛功能失調而發生的疾病。

尚論篇》卷一:「太陽病之總脈總證,統中風傷寒為言也。太陽,膀胱經,乃六經之首,主皮膚而統營衛,所以為受病之始。」《傷寒指掌》卷一:「凡風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頭痛,項強,身痛,腰痛,骨節煩疼,發熱,惡寒,此皆太陽經之見症。如無汗而脈浮緊,此營衛俱強而表實也,用麻黃湯以發表,使營衛之邪,從皮毛而出,則諸症自除矣;如脈浮而弱,汗自出者,此營強衛弱而表虛也,用桂枝湯以解肌,使營衛和,而邪自解矣。」《傷寒醫訣串解·太陽篇》:「太陽為寒水之經,主一身之表。何謂太陽經證?曰頭痛、項強、發熱、惡寒是也。……何謂太陽腑證?曰表邪不去,必入於里,膀胱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中醫應用

1、病因病機

外邪侵襲太陽膚表,直中太陽經絡,正邪交爭,營衛失調,經輸不利,從而出現惡寒發熱、頭痛項強、脈浮等反映太陽膚表、經絡、氣化方面病變的脈症。因病變主在太陽,故稱「太陽病」;又因脈症見於膚表,故亦稱「太陽表證」。

2、證候分類

由於感邪性質的不同、體質強弱的差異,所以太陽發病分為三種類型。(1)太陽中風證,以發熱汗出、脈象緩弱為特點。(2)太陽傷寒證,以身病無汗、脈象緊實為特點。(3)太陽溫病,以發熱而渴、不惡寒為特點。因《傷寒論》詳於寒而略於溫,故以太陽中風與傷寒證為重點。另外,還有太陽病輕證。

3、治法方藥

根據《內經》「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治療原則,太陽病當治以「汗」法。《傷寒論》的太陽病,主要是風寒表證,故汗法主在辛溫。根據病型的不同,太陽中風證治以桂枝湯,發汗解肌;太陽傷寒證治以麻黃湯,發汗解表。太陽溫病,仲景未出方治。

4、兼變類證

太陽病篇並非全是太陽病,而是以太陽病為基本病證、為辨證核心,圍繞於此,展開一個完整、複雜、靈活的辨證論治系統,包括太陽病本證、兼證、變證、類似證等四大病證。兼證又分中風證兼證與傷寒證兼證兩類。類似證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證、十棗湯證及瓜蒂散證三種。中醫認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故太陽病變證最多,是太陽病篇的特點之一,也最能體現辨證論治精髓的內容。分為九大類,有陽虛證、陰陽兩虛證、熱證、寒熱帶雜證、蓄水證、蓄血證、虛煩證、結胸證及痞證。對於變證的治療,應遵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基本原則。

太陽病是什麼意思

太陽病,是中醫的證型。特點是脈浮,頭項強痛,惡寒。在六經辨證理論中,太陽病不是像肺炎、肝炎一樣的個別病,而是一個概括的特徵,是很多病的開始發作時候的共同特徵。比如流感、肺炎等等,它們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就有太陽病的特點,脈浮、頭痛、怕冷,具備這些特徵,就叫做「太陽病」。太陽病在人體的皮肉之間發病,而陽明病在腸道,少陽病在半表半里,病位不同,應該注意區分。[1]

參考來源

  1. 太陽病是什麼意思,有來醫生,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