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姑爹的躺椅(魏以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姑爹的躺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姑爹的躺椅》中國當代作家魏以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姑爹的躺椅

故鄉的背影,在麥田的守望中漸漸變得模糊。姑爹鄒文貴雖年逾古稀,但在分鄉插旗胡家崗,仍算得上一個手藝人。不僅會石匠活,瓦工活,還會篾活。他手工製作的竹躺椅,堪稱工藝品。天熱時的晚上,飯後,躺在上面,搖着蒲扇,數天上的星星,會不知不覺中進入夢鄉。待醒來,覺得有一些涼意,一摸背心,原來是躺椅在催促你回屋去睡。從樹叢中吹過來的溫軟的風,把勞動一天後的疲憊輕輕驅散。星星投射下來的清輝,塗抹着記憶中的斑斑點點。

早年間,我還是個孩子,每次去姑爹家玩,發現他總在房前屋後不停地幹活。忙完地里的,又去竹園砍回成年的竹子,剔掉枝葉,晾乾,磨平,鋸成一截一截的,拿去用火熏燎,用鑽子和刨子,鑽孔折彎,先是搭架,接着穿襯,再小心斗攏。整個過程,不用停頓,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當然,一把躺椅,前前後後總要花掉兩、三天時間。那個年代,人們都窮,手頭普遍拮据,躺椅沒人買,姑爹都慷慨地送給了親朋好友與左鄰右舍。在我的印象中,姑爹的手非常靈巧,把一根根粗壯又粗糙的竹子,做成一把把外觀精緻,造型漂亮,躺在上面舒服愜意又涼爽的躺椅,簡直跟變戲法兒似的。那時我就覺得姑爹了不起,手藝真多。姑爹說,他沒從過師,全是看別人做,自己在心裡慢慢琢磨的。也是,即使沒什麼文化,只要肯鑽研,也能學到東西。

最讓我佩服的,是姑爹做事的認真。有一回,他辛辛苦苦做好了一把躺椅,樣子精緻,與人的脊椎骨胳曲線吻合,躺在上面,把腿搭在小拖凳上,感覺十方舒服。可他無意中發現椅腿彎曲處的竹子被戳得太薄了,坐時間長了也許會出問題。於是,姑爹毫不猶豫地把那把躺椅拆了,重新換腿,還牢牢地釘上竹楔加固。他說,重做的躺椅坐個十年二十年都不會壞。現在姑爹上了年紀,動作慢些,但他更過細了,往往一根竹篾,他要用砂紙打上好幾遍,直到完全光滑為止。姑爹的心地善良,現在花三天時間才能做好的一把躺椅,自家的竹子不算,賣一百多塊錢,他還不忍心,說是貴了對不起買的人。姑爹就是這樣一個寧可自己吃虧,也要為別人考慮周全的莊稼漢。

去年我在朋友圈幫姑爹發了個消息,很多朋友看到信息後非常感興趣,紛紛說這麼便宜的純手工製作用品,是勞動和審美的結晶,是工藝品,是一個農民賦予的祝福和吉祥的載體。他們聯繫姑爹,表達了意願。姑爹非常高興,說他的勞動成果有人喜歡,養在深閨終於有露顏的機會,一陣一陣的欣喜湧上心頭。也是,在那十里八鄉,會這傳統手藝的人不多了。姑爹說,趁他還硬朗,想多做幾把,不能讓喜歡他躺椅的人失望。隨着環保管控的加深,打石頭沒了石頭,姑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做篾活上。一個陌生的小伙子在電話中定製了兩把躺椅,姑爹緊趕慢趕做好後,專門找車幫他送到了縣城的家中。小伙子出於感謝,要給點運費,姑爹毫不猶豫地謝絕了。從出門到下午回家,他連午飯都沒吃。鄉村的本色在姑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躺椅,姑爹還會用竹篾做背簍,籃子,簸箕,篩子,凡是家庭生活中用的竹器,他都會。姑爹的言語不多,做事從不貪多求快,任何一個東西,他都會全身心去對待,不留瑕疵,不落遺憾。一個朋友買了一把躺椅,姑爹給送去時還特意給他留了好幾根打磨過的竹篾備用。防患於未然,姑爹雖說不出這個道理,但能想到。一個鄉下老漢的人生境界,好比車輪飛馳的街道,忙碌,但有足跡和回音。太陽掛在山頭,他家房前屋後的道場和園子裡都灑滿了金色的銀輝,一個瘦小的身影在莊稼叢中穿梭,尋覓着就要過去的秋天的果實。姑爹抬起袖子擦擦汗,又埋頭在秸稈中書寫一天的小結了。

姑爹是一個憨厚的農民,一個樸實莊稼漢,可做事就是認真,做躺椅是這樣,過日子更是如此,把鄉下人家的形象塑造得真實客觀。[1]

作者簡介

魏以進,夷陵分鄉插旗魏家坡人,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