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王
周景王 | |
---|---|
姓 | 姬 |
名 | 貴 |
時代 | 周朝 |
身份 | 東周天子 |
逝世日期 | 前520年 |
在位年代 | 前544年—前520年 |
父 | 周靈王 |
都城 | 洛邑 |
周景王(?-前520年),姓姬,名貴,中國東周君主,諡號景。他是周靈王的兒子。周景王在位時,財政困難,連器皿都要向各國索討。
有一次,景王宴請晉國大臣知文子荀躒,指着魯國送來的酒壺說:「各國都有器物送給天子,為何晉國沒有?」荀躒答不出來,讓副使籍談答覆,籍談說當初晉國受封時,未賜以禮器,現在晉國忙於對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禮物來。周景王列數了王室賜給晉的土地器物,諷刺其「數典而忘其祖」,這是「數典忘祖」的典故。[1]此時周天子的地位已經一落千丈。
周景王太子壽早死,立王子勐為太子,卻寵愛庶長子王子朝,還一度打算刺殺支持王子勐的單穆公、劉文公。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病重,囑咐賓孟要擁立王子朝。王子朝未及立為嗣君,景王卻突然病死,由王子勐即位。[2]
周景王在位期間執政為單靖公、劉定公、成簡公、單獻公、單成公、劉獻公、單穆公。
人物生平
周景王姬貴:周靈王第二子。靈王死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於翟泉(今河南省洛陽市舊城)。他在位時,財政窘困,連宮室器皿用具都得向各國乞討。有一次,他宴請晉國大臣荀躒,指着魯國送來的酒壺說:「各國都有器物送給王室,為何獨獨晉國沒有?」荀躒的隨員籍談答覆說,當初晉國受封時,王室就沒有賜以禮器,目下晉國又忙於對付戎狄,送不出禮物來。姬貴列數了王室賜給晉國的土地器物,諷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談是「數典而忘其祖」,這就是成語「數典忘祖」的來源。這件事說明,春秋初年王室還能賜些土地器物給諸侯,這時卻只能靠向諸侯乞討度日了,天子的威望已經一落千丈。
姬貴在位期間,鄭國的執政大臣子產(即公孫僑,字子美)實行改革,整頓貴族田地和農戶編制,承認土地私有,按田畝徵稅等。接着,他又用200多斤鐵鑄造了一隻鼎,把新制定的保障改革成果的刑書鑄在鼎上,放置於王宮門口,讓百姓都知道新刑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刑鼎。新刑法由於限制了舊貴族的胡作非為,觸及了貴族的利益,貴族們就用歌謠詛咒子產說:「硬逼我將好衣服藏在家,還將我的田產左盤右查,誰去殺子產啊,我一定參加!」子產聽了,毫不動搖,說:「只要對國家有好處的事,我死也得堅持,改革可不能中途變卦。」幾年後,子產的改革已見成效,鄭國的百姓就用歌謠來感謝他說:「我們的子弟,子產來教導;我們的田地,子產幫助我們把產量提高。如果子產死去,有誰能象他那樣好?」 子產執政20年,使鄭國內部安定,生產發展;對外維護了國家尊嚴,使大國不敢輕視鄭國這一小國。
公元前522年,鄭國由子大叔執政,他對百姓進行殘酷的壓迫。大批平民聚集到萑苻之澤(今河南省中牟縣內),依據險要,和奴隸主貴族展開了武裝鬥爭。後在子大叔的鎮壓下,起義者因寡不敵眾而全部戰死。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鑄造大錢,是我國文獻中關於鑄錢的最早紀錄。姬貴在位時,因太子壽早而夭,立嫡次子姬猛為太子。後來姬貴卻又寵愛庶子姬朝。
公元前520年4月,姬貴病重,特囑咐大夫孟賓要扶立姬朝為嗣君。姬朝還沒有來得及被立為嗣君,姬貴就病死。姬貴死後的廟號為景王。
史書記載
子女
- 王子朝,庶長子,得到周景王的寵愛。非嫡系,只是庶出長子。周悼王即位後,王子朝殺悼王,各諸侯介入處理。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國。前505年春,楚國被吳國擊敗,險些亡國,周敬王趁機派人在楚殺死王子朝。儋翩帶領王子朝支持者在次年舉事,敬王出逃,在前503年得晉國幫助下回都。
在位年與西曆對照表
周景王 | 元年 | 2年 | 3年 | 4年 | 5年 | 6年 | 7年 | 8年 | 9年 | 10年 |
---|---|---|---|---|---|---|---|---|---|---|
西元 | 前544年 | 前543年 | 前542年 | 前541年 | 前540年 | 前539年 | 前538年 | 前537年 | 前536年 | 前535年 |
干支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周景王 | 11年 | 12年 | 13年 | 14年 | 15年 | 16年 | 17年 | 18年 | 19年 | 20年 |
西元 | 前534年 | 前533年 | 前532年 | 前531年 | 前530年 | 前529年 | 前528年 | 前527年 | 前526年 | 前525年 |
干支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周景王 | 21年 | 22年 | 23年 | 24年 | 25年 | |||||
西元 | 前524年 | 前523年 | 前522年 | 前521年 | 前520年 | |||||
干支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參考資料
- 移至 ↑ 《左傳》昭公十五年
- 移至 ↑ 《左傳》昭公二十二年
- 移至 ↑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