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倬,冶金專家。他是中國密閉鼓風爐煉鋅技術的開拓者及閃速爐煉銅技術的倡導者;解決了中國鎳工業建設和冶煉煙氣治理方面的許多技術難題,為推動中國有色冶金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人物簡介

孫倬,有色冶金專家。奉天(今遼寧)瀋陽人。1943年畢業於北平中法大學物理系。 曾任昆明煉鋼廠技術員,瀋陽冶煉廠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建國後,歷任東北工業部有色金屬管理局工程師,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副院長,高級工程師,中國金屬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曾主持天寶山、通化兩礦山的設計工作。是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冶煉工程設計總負責人。

人物生平

孫倬,1918年10月20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流亡到北平。1935年參加了「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1939年考取上海中法工學院,後去昆明中法大學理學院攻讀物理。1941年,他參與組織本校學生參加昆明市倒孔(孔祥熙)遊行,招致國民黨當局的通緝。1943 年大學畢業後,孫倬到昆明煉銅廠工作,任甲種實習員,並在昆明無線電訓練班兼任教員。1945年日本投降後,孫倬到瀋陽冶煉廠工作,1947年升為助理工程師。1948年初,他返回北平,集資開辦怡和化工廠,維持生活,並掩護地下黨電台。同年6月,地下黨組織遭破壞,他在天津地工部的安排下奔赴解放區,幾經輾轉,到達吉林江北化工廠,負責組建銅電解車間,支援解放戰爭。1948年11月,瀋陽解放,孫倬參加了接管瀋陽冶煉廠的工作,擔任工程師室主任,主管全廠技術工作,組織恢復生產。1949年3月,孫倬調往東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計劃處,任計劃科科長。參加編制恢復東北地區有色金屬工業三年計劃,並為貫徹這一計劃艱苦奮鬥了3年之久。1951年,東北工業部為表彰他在這一工作中的傑出貢獻,授予他甲等勞動模範稱號。1952年,他晉升為計劃處副處長。

1953年,孫倬調至新組建的中央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設計公司(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前身)工作,任工程設計總負責人辦公室主任,協助院長部署和審查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有色金屬工程建設的設計項目。1955年,孫倬任中條山工程設計總負責人,該企業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建設的大型采、選、冶聯合企業,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孫倬帶領設計隊深入現場,調查研究,制訂了具有長遠意義的開發方案,使中條山銅礦開採三十多年至今不衰。1956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1961年起,他歷任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科研辦公室主任,科研處處長。1979年後,他擔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長。他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注重將選題密切結合生產建設中的問題,使研究成果迅速應用於生產。例如:在60年代為金川鎳基地進行的高鎳鋶磨浮分離銅鎳的研究,為我國煉鋅工業進行的密閉鼓風爐煉鋅試驗,以及70年代為金川提高鎳電解電流密度的試驗等,都在設計和生產上得到了應用。他對國外重有色金屬工業的現狀有深入的了解,積極追蹤先進技術的發展,善於倡導、推進新技術的開發和引進。60 年代初,孫倬建議引進銅的閃速熔煉技術,並作了大量準備工作。1965年,以他為主進行了引進談判,並在以後貴溪冶煉廠的設計和建設中發揮了作用。

主要貢獻

鎳是戰略物資,在國防工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60年代初期,我國進口鎳的來源被迫中斷。為擺脫這種困境,金川鎳基地的建設加快了步伐。金川煉鎳工藝採用了電爐熔煉、轉爐吹煉、高鎳鋶磨浮分離銅鎳、硫化鎳電解生產電鎳的流程。高鎳鋶磨浮分離銅鎳在生產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它是加拿大國際鎳公司50年代初期開發的新技術,在當時的條件下,我國難以獲得,只能由我們自己研究開發。當時任科研處長的孫倬毅然擔起組織技術攻關的重擔,孫倬知識淵博、平易近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尊他為師,樂於向他請教和切磋技術問題。他主持制訂試驗方案,開展小型試驗,並進而指導半工業試驗。經過課題組的努力,試驗獲得成功,取得了一套完整的設計數據,並找到了控制高鎳鋶緩慢冷卻,使硫化銅、硫化鎳晶粒長大的簡單實用方法。金川鎳基地據此進行設計,建成投產。

1975年,為滿足國家對鎳的需要,冶金工業部指令設計院做金川產量翻一番的設計規劃。金川鎳電解,原設計陰極電流密度為200安培/平方米,投產後僅達到150安培/平方米,產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圍繞實現產量翻一番及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孫倬在金川現場作了長達4個月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術方案,包括在轉爐吹煉過程中降鐵保硫,以控制陽極質量;改電解造液為化學造液、降低淨液渣帶走的鎳,以提高電解液中鎳離子濃度;控制陽級鈍化,保證正常生產和電解鎳的質量;以及通過試驗提高電流密度,以保證電解鎳的產量等。他不僅現場指導進行規劃,而且親自抓試驗的落實。在冶金部的支持下,1978 年,天津電解銅廠做了工業規模的提高電流密度的試驗,取得了良好結果。據此,設計採用了與加拿大相同的230安培/平方米陰極電流密度。這樣,不僅在原有車間基礎上成功地進行了技術改造,達到了產量翻番的目的,而且建設速度快,比新建一座電解車間可節省投資2000萬元。

個人簡歷

1918年10月20日 生於遼寧省瀋陽市。

1943年 畢業於中法大學理學院物理系。

1943~1945年 任昆明煉銅廠工務員。

1945~1947年 任瀋陽冶煉廠助理工程師。

1948年3月~7月 在北平合辦「怡和」化工廠。

1948年 赴解放區,在吉林江北化工廠工作。

1948~1949年 任瀋陽冶煉廠工程師室主任。

1949~1953年 任東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計劃處秘書科、冶金科、計劃科科長、計劃處副處長。

1953~1983年 任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設計總負責人辦公室主任、科研辦公室主任,科研處處長,院副總工程師,副院長。

主要論著

1 孫倬,我國重有色金屬冶煉技術的現狀和發展.中國金屬學會各專業學術委員會綜合論述,1981:128.

2 孫倬.蔡建寧.DIE ENTWICKLUNG DER TECHNOLOGIE DER KUPFERHTTE IN CHINA.METALL,1981.

3 孫倬,毛月波,孟凡中.赴英參加「鼓風爐在有色冶金中的應用」學術會議.有色冶煉,1984(7):1~3.

4 孫倬,曹異生.2000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展望.中國有色金屬報,1986年1月9日.

5 孫倬.冶煉煙氣制酸三十年.有色金屬,1986(6):32~33.

6 孫倬主編.國外銅冶金文集,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3.

7 孫倬譯.礦物廢料處理與二次回收.有色冶煉,1987 (5):10~21.

8 孫倬譯.現代熔煉技術.有色冶煉,198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