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宅圈 |
名稱 宅圈 |
宅圈,是一個網絡語言。 [1]
簡介
宅圈,是ACG次文化中對於動畫、漫畫、遊戲等作品愛好者聚集群體的稱呼。
宅圈,顧名思義,是指OTAKU雲集的圈子。因為宅男大都不愛出門,所以宅圈大都以網絡平台的形式存在。
當然,宅圈也會有線下活動,如漫展等。
御宅族的辛酸史
任何一個社會群體的誕生都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御宅族亦是如此,因此要探究這一特殊群體,就不得不提及日本社會了。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手塚治虫開啟了日本動畫、漫畫的新時代以來,業界就誕生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日本的動、漫產業已經趨於成熟,題材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
現實中,日本也逐漸走出了戰後的陰影,經濟騰飛,迎來了飛速發展的十年。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力迸發的年輕人也形成了一個個亞文化小圈子,叛逆思潮的湧現讓學生們的校服不再拘束於形式,鐵路的高速發展催生了「鐵道迷」群體。
而在ACG領域,以《宇宙戰艦大和號》、《銀河鐵道999》和《機動戰士高達》為代表的新生代動畫,直接推動了動畫產業的發展,進而也誕生出具有一定規模的粉絲群體。 彼時的日本媒體才開始將其稱之為「アニメファン(anime fan)」,即動畫粉絲。
這一時期的動畫愛好者如同騰飛的經濟一般充滿朝氣,他們敢於表達,是日本社會發展的象徵之一。 同時,他們也通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方式,表達着自己的愛。前者的支持推動了當時的動畫產業,後者的加入為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彼時的日本動畫產業,正朝着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
隨着「アニメファン」的規模不斷擴大,一些知名的從業人員、學者也開始用「御宅族」一詞去專門代表他們。 然而,時代劇變卻給這群心懷夢想的年輕人一記重拳:此前社會的飛速發展也出現一系列的反噬,日本經濟出現大倒退,不僅商業化的ACG產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就連粉絲們的消費能力也大幅度減弱。
在業界搖搖欲墜之時,震驚日本的「宮崎Q事件」更是引爆了大眾對動畫愛好者的負面輿論,一時間,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自卑、內向、排外、低欲望也「刻入了」他們的DNA,影響了新一代的年輕人。 儘管在後來,以《EVA》為代表的新時代動畫改變了業界以及部分公眾對御宅族的看法,但對御宅族的偏見依舊沒有消失;
且在泡沫經濟時期成長的年輕一代,已經以喪文化自居,蝸居在自己的小圈子當中,只與一些同好交流,這也就是御宅族最顯著的性格特徵。 正是有着這樣的背景,御宅族在日本普遍不受待見,一些媒體也時常利用阿宅做負面文章,以至於他們在社會上備受歧視。
而在這其中,又有人衍生出一些自我中心的極端情緒,並在網絡這一匿名化的世界,將這種傲慢情緒能夠毫無顧慮地釋放出來,藉助對他人的辱罵、妄加猜測,滿足自己某些虛榮心,或是尋找某些快感、存在感。
前些年,就有人通過後期的方式,透視出知名聲優上坂堇身穿內衣的顏色,並在推特上引起激烈的討論。在這其中,還有不少思路清奇的網友直接到其本人的推特底下,用污言穢語評論,最終導致上坂堇不得不關停推特賬號。
所幸近年來,隨着一些深挖御宅族生活、心理的影視作品和紀錄片的出現,以及動畫日趨主流、大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所謂的御宅族,不過也是一群熱衷於某些小眾文化的普通人。
2004年的熱播日劇《電車男》讓大眾認識到宅男內心複雜的一面,自此宅男的負面形象才被進一步扭轉。
2016年《你的名字》的成功也讓更多人開始涉及宅圈,一些女性粉絲,更是在觀看完影片之後,對日本巫女文化產生極大的興趣。而日本的神社為滿足這類群體的需求,也推出了「體驗女巫」的服務。
2019年《鬼滅之刃》創下的傳奇更是讓動畫開始成為一種老少皆宜的娛樂。在這部作品走紅之後,有很多老人家就被它圈粉,在多次重溫之餘,還會親自繪製主人公的人物插畫。
儘管目前,想要消除社會對御宅族的偏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相信隨着更多優秀作品的出圈、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日漸深入,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御宅族也能夠大聲的與身邊的同好一起分享喜悅,無論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