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兆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兆普,男,漢族,1964年3月生,中共黨員,出身中醫世家,河南中醫學院畢業,並師傳祖學,擅長中醫治療各類骨科疾病。現任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復醫院院長,行醫20年,義務救助貧困殘疾患者4000多人。 2009年4月至2015年4月,他先後被授予「河南省勞動模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2014年感動中原人物」、「全國基層優秀名中醫」、「汝州市首屆道德模範」等稱號,當選河南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1] 2015年2月入選2014「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2] 2017年7月24日,宋兆普被評為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3] 2018年9月,獲得民政部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 [4] 中文名 宋兆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4年3月 職 業 醫生 畢業院校 河南中醫學院 信 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河南省勞模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2014年感動中原人物 全國基層優秀名中醫 展開






目錄 1 人物經歷 2 主要事跡 3 獲得榮譽 4 社會關注 5 相關報道 人物經歷編輯 宋兆普出生於汝州市紙坊鄉陶村的一個中醫世家,16歲開始師 承其父、著名中醫大師宋金庚,修習醫道,深得真傳。但他不滿足現狀,深知在基層行醫與大醫院做醫生的區別,做一名百姓信賴的好醫生,就一定要業務全面,知識豐富。為此,他專門到河南中醫學院、洛陽白馬寺正骨醫院求學深造。通過幾年的系統學習和大量的臨床實踐,他不僅掌握了家傳的醫治骨髓炎、骨結核、股骨頭壞死、腰腿痛等各種骨病和有名瘡瘍、無名腫毒等外科疑難雜症的妙方、絕技,而且在內科、婦科、乳腺病、腫瘤和小兒腦癱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研究,並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成了一名享譽一方的全科醫生。 主要事跡編輯 他信守行醫準則,不為病人開昂貴的無用藥品,不讓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錢。他多年來義務救助貧困殘疾患者4000多人,義務救治腦癱患兒3000多名,4次遠赴新疆聯合當地組建康復機構,救治腦癱患兒1400多名。他以醫者誠心回報社會,被稱為「誠信醫者」。 宋兆普15歲跟隨父親學醫,父親「不收掛號費、診療費,不多收病人一分錢」的行醫準則,讓他深刻認識到醫生懸壺濟世的意義。從那時起,他不忘父親的教誨,不為病人開昂貴的無用藥品,不讓病人多花一分錢,踐行了誠信行醫的諾言。 隨着行醫時間越來越長,宋兆普關注到腦癱患兒特殊群體,特別是貧困家庭傾家蕩產也治不起病的現狀。望着孩子期盼的眼神,聽着家長焦急的祈求,宋兆普坐不住了,他對患兒家長承諾:「來到我這裡的腦癱患兒,只要在醫學條件上允許,即使我們醫院出錢,也一定要將孩子們治好!」從2009年開始,宋兆普運用自己總結的「金庚康復療法」,主動救治腦癱棄嬰和社會貧困家庭的腦癱患兒。8年來,在金庚醫院收養治療的腦癱棄嬰從最初的每年100多名到現在的每年400多名,嬰兒的吃喝拉撒、治療康復,無論是工作量還是費用開支都是巨大的。宋兆普在困難面前始終堅守救治腦癱患兒的承諾,更不忍心因費用問題中斷治療而導致患兒的康復希望破滅,他想盡一切辦法,先後墊付上千萬元用於患兒的生活及康復治療費用,不僅花空了他開辦醫院多年的積蓄,甚至把醫院日常收入也投了進去。 「一名黨員醫生,治病救人是天職,誠實守信是準繩。不讓病人多花一分錢,是每位醫生理應堅守的行醫準則。」這是宋兆普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為了救治更多腦癱患兒,他帶領團隊先後奔赴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福利機構,治療腦癱棄嬰3000多名。 宋兆普還與新疆墨玉羅科曼醫院聯合在當地成立了腦癱兒童康復機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在和田地區建立3家腦癱康復機構,先後有1400名維吾爾族患兒在當地得到了及時治療,619名孩子得以康復。 2000年-2010年,他免費救治貧困、殘疾患者5000多人,免除醫藥費58萬餘元。 20150412 宋兆普在列車上對嬰兒進行搶救 20150412 宋兆普在列車上對嬰兒進行搶救 積極扶持殘疾人事業,資助貧殘學子,為抗擊非典及為汶川地震等捐款捐物累計298萬多元。 2009年3月,金庚醫院對汝州籍腦癱患兒開展「關愛腦癱兒童,實施愛心救治」活動,又免費收治河南省15個市被家庭遺棄的腦癱孤兒129名。 2015年4月11日下午,在鄭州開往北京的G656次列車上,一位出生不久的嬰兒高燒不退,出現驚厥昏迷,宋兆普得知消息後,趕到事發車廂,用中醫療法把嬰兒暫時挽救下來。此事在微博上流傳,引發熱議。 [1] 獲得榮譽編輯 宋兆普曾3次被授予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2008年被評為首屆「平頂山十大愛心助殘人士」,被平頂山市總工會授予「平頂山市五一勞動獎章」; 2009年當選為「河南省勞動模範」; 2010年被評為平頂山市「五個表率」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當選河南省「溫暖2010十大愛心人物」。 2017年7月24日,宋兆普被評為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5] 2017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3] 2018年9月,獲得民政部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 [4] 社會關注編輯 宋兆普的愛心善舉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支持。河南省民政廳、殘聯等單位已向醫院資助近百萬元,並將金庚醫院定為河南省腦癱兒童康復中心。魯山縣72歲的農民雷玉珍來看病時得知宋兆普的事跡,回家後親手縫製了30多套棉衣棉褲送給孩子們。汝州一位民營企業家,把準備舉辦公司慶典的錢捐出來,給孩子們買奶粉。 相關報道編輯 2009年3月,河南省民政廳的同志找到宋兆普,說,河南省15個福利院收養的孤兒中,一半以上是被父母遺棄的腦癱患兒,由於找不到好的治療方法,有的都20歲了,還不會動,想送20名患兒來治療。 宋兆普一口答應了,他跑了4家福利院,看到的情況讓他震驚。腦癱孤兒們有的硬得像棍、有的軟得像泥,不會站立、不會說話,躺在床上,目光呆滯連哭聲都很少。看着這些無助的孩子,宋兆普哭了。「福利院竟有這麼多重度腦癱孩子,他們太可憐了,得趕快治療,否則一生就耽誤了。既然福利院治不了,我就帶回去治。」他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不講任何條件,先收治100名患兒。 宋兆普說:「救治這些孩子,起初源於一種醫生的責任心,現在已變成我的事業,救治完這批孩子,我還要接着救治更多的孩子。」 [6] 作為一名醫生,他以其醫道醫術呵護着無數患者的身心健康;作為一名扶危濟困的愛心使者,他以其樂善好施的赤子之心為貧殘弱者奉獻着愛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更以其責任擔當和無悔實踐體現着執政黨的先進性和人民性。 嚴格要求自己,做勤奮學習的表率。立足本職,做為民服務的表率。骨髓炎系疑難頑症之一,大多醫院對其多以截肢為治療方法,不僅花費高,還造成殘疾。宋兆普治癒萬例骨髓炎患者無一例截肢。對慕名到汝州就診的患者,宋兆普從來沒有因療效好而多收病人一分錢。他的原則就是,該病人花的錢儘量少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錢都不會讓病人多花。不僅如此,就是應該收取的費用,只要是家境困難的,他大筆一揮就減免了。 善舉濟世,做行業道德表率。在多年的行醫生涯中,宋兆普從不見利忘義,而是遵循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用心呵護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2004年11月15日,家住汝州市七里村的村民唐瑞敏在蟒川公路上被汽車撞傷,頭部及左小腿粉碎性骨折。肇事司機駕車逃逸,昏迷不醒的唐瑞敏被人發現後送往某醫院搶救,性命雖然保住了,但卻失去了記憶,話也不會說了,小腿上撕脫的皮膚有大量壞死組織,傷口難以癒合。由於家境貧寒,付不起醫療費,那家醫院停止了用藥,家人只好把昏迷不醒的傷者接回家中聽天由命。宋兆普聞訊後,將唐瑞敏接到醫院,為其免費治療。唐瑞敏住院治療33天基本痊癒後,七里村的村民懷着對宋兆普的感激之情,自發組織了十多輛農用三輪車,帶着村裡的銅器隊和100多名村民,以農村最樸實、最隆重的方式到醫院感謝他。 主動擔責,做服務社會的表率。2009年3月,宋兆普作出了一個令很多人「意外」的決定:免費救治20名、減免費用救治80名腦癱孤兒。他沒和家人商量,就向省民政廳提出了救治100名腦癱孤兒的請求。當全省15個省轄市屬社會福利院的腦癱孤兒到來之後,宋兆普才發現這條救治之路走起來有多難。很多孩子不能自主飲食,他就讓護工把飯弄爛再喂,有的患兒需要用注射器一滴一滴往嘴裡打。很多孩子剛來時,都有便秘的狀況,他就讓護工用手指一點點把糞便摳出來,同時對這些孩子從膳食等多方面進行調理。醫院每月用於這些患兒的生活費、護養費、治療費等都不下五六十萬元。自2009年5月至今,他愛心救治的143名腦癱孤兒,其中有128名腦癱孤兒經過了一年多的系統治療,臨床總有效率達98%,已有46名腦癱孤兒被國外慈善收養組織選中,正在辦理出國手續。 在接受採訪時宋兆普說,作為一名醫生和黨員,我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要救治更多的患者。特別是在救治小兒腦癱方面,要在現有基礎上擴大救治範圍,讓更多的腦癱患兒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組建更大規模的腦癱專科醫院,使中醫藥綜合治療小兒腦癱的方、藥、理、法,得以推廣應用,惠及更多腦癱患兒,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