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宣城市第一小學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活動的決定性因素,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是教育素質的核心。提高教育素質的根本在於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質[1]。普及現代信息技術為重點,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程度[2]。
校園資訊
「宣城一小學新校區臨開學還在建」 後續:今日開學,儀式在教學樓間平地舉行
每天早中晚,都有體育老師帶着孩子留在體育場訓練。
「體育中考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這一變化,引發中小學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
記者採訪了解到,事實上,在我市,早就有學校把體育提升到和語數外一樣的「主科」地位——
11月16日下午4點半,距離放學時間已經過去10分鐘,宣城市第五小學的體育場上,卻陸續有女學生聚集。
她們在體育老師的指揮下,迅速分成兩隊:穿着統一紅色隊服的大孩子們,是學校備受矚目的手球隊員;小一些、沒有統一服裝的,是學校低年級里的手球愛好者。
這是她們一天中的第3次訓練。在市五小,無論是手球隊員,還是手球愛好者,都得在教練的帶領下,堅持「一日三訓」:早上6:30-8:00,中午13:00-14:00,下午16:30-17:30。星期六,她們還要集中訓練半天。
「每天要花很多時間在訓練上,所以一開始我媽媽是不同意我加入手球隊的,她怕這會耽誤我學習。」手球隊隊長郭蕊回憶說,低年級時,每天看到一群大姐姐們在體育場上打手球,她們奔跑着運球、傳球、射門的身影,深深吸引了她。所以,到了能加入的年紀,她也第一時間報了名。
這一學,已是2年多。2年來,郭蕊的媽媽馬月紅髮現,打手球不僅沒有耽誤孩子學習,還讓孩子各方面變得更好。
「每天運動,體質自然變好了;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手球,讓她養成了專注、自律的好習慣;和隊員之間的朝夕相處,以及比賽帶來的成就感,讓她變得自信、開朗;最重要的是,她還有了不怕吃苦的精神……」馬月紅感慨,為了能早點去學校訓練,郭蕊每天早上5點多就會起床,從不叫苦叫累。現在,她百分百支持孩子練習手球。
體育場上,看到剪着「男孩頭」的郭蕊,在記者的鏡頭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談時,曾經帶過其文化課的教師陳加也不禁感嘆:「真是大變樣!一個個愛扎馬尾、愛穿公主裙的『小公主』,現在都變成自信敢拼的『女漢子』了!」
當郭蕊成長為體育場上的大姐姐時,她的身影同樣影響着低年級的孩子。二年級女孩曹鈺欣剛剛加入手球社團,她希冀着升入高年級時,也能像大姐姐們一樣打比賽、拿冠軍。
手球備受孩子們青睞的背後,是學校對手球的重視。市第五小學校長汪軍挺介紹,2012年,學校從學生髮展需要和「健康第一」的角度出發,成立了少兒手球隊。此後,學校外聘專職教練,組建教練團隊,自編手球操,每學年開展四年級以上的手球班級聯賽,並積極開發校本教材,讓手球運動成為了學校的特色品牌。手球教練郭強被評為宣城市「金牌教練」。
現在,市五小不僅是宣城市手球專項特色學校、安徽省手球傳統學校,還是全國小學生手球基地、國家級傳統特色學校。市五小手球隊也在省內小學生手球比賽中多次獲得冠軍,並連續2年在全國中小學生手球錦標賽中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前不久剛剛落幕的安徽小學生手球聯賽,市五小手球隊再次摘得桂冠。
手球成為了市五小體育課的必上內容。目前,市五小正在編寫手球教學的校本教材,預計明年上半年能投入使用。這意味着,在市五小,體育老師將擁有專門的手球教材,而孩子們也將擁有系統的手球課。
記者還了解到,手球運動的火熱,也帶動了市五小其他體育活動的開展。學校利用社區活動開設了籃球、足球、跆拳道等12個項目,吸引了各年級學生的參與。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生活,同時也普及了相關體育運動項目在學校的開展,發現了大量的體育優秀人才,目前該校有4名運動員被評為國家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若干名。
參考文獻
- ↑ 成為科學家,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新華網,2017-08-18
- ↑ 教育信息化與家校共育融合成趨勢,光明網,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