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中喜崔補闕見尋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中喜崔補闕見尋》

作品名稱: 《山中喜崔補闕見尋》

作 者: 劉言史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詩詞

《山中喜崔補闕見尋》是唐代劉言史的作品。

詩詞原文

鹿袖青藜鼠耳巾,潛夫豈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還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作者簡介

劉言史,字不詳,唐代詩人,趙州邯鄲人。生卒年均不詳,約自唐玄宗天寶元年至憲宗元和八年間在世。少尚氣節,不舉進士。與李賀同時,工詩,美麗恢贍,自賀外世莫能比。亦與孟郊友善。初客鎮襄,嘗造節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詞藝,特加敬異。嘗從武俊獵,有雙鴨起蒲稗間,一矢聯之,遂於馬上草射鴨歌以獻。武俊表請封官,詔授棗強令,辭疾不授。人因稱為劉棗強。李夷簡節度漢南,與言蟲少同游習,因以襄陽髹器千具賂武俊,請言史為幕賓。由是日與讌談,歌詩唱答。卒後,葬於襄陽。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詩六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1]

人物生平

  劉言史(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唐代詩人。字號、籍貫趙州邯鄲人。曾旅遊金陵、瀟湘、廣州等地。王武俊任成德軍節度使時,頗好文學,為之請官,詔授棗強令,世稱「劉棗強」。但他並未就任。山南東道節度使李夷簡迎至襄陽,署司功掾。歲余去世。其生年無考,據吳廷燮《唐方鎮年表》李夷簡任職期考訂,劉言史歿於元和七年(812)左右。 劉言史與孟郊友善,與李翱亦有交往。他和李賀同時,詩歌風格亦近似。如《七夕歌》中有句云:「雲衣香薄妝態新,彩□悠悠度天津。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美麗恢贍,頗具匠心。皮日休稱其詩「雕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煉成句」(《劉棗強碑》)。劉詩多游賞酬應之作,但《苦婦詞》一篇,對貧苦無告者深表同情,較能反映人民疾苦。嚴羽《滄浪詩話》說:「大曆以後,吾所深取者,李長吉、柳子厚、劉言史、權德輿、李涉、李益耳。」翁方綱《石洲詩話》也認為:「劉言史亦昌谷之流,但少弱耳。」《全唐詩》存其詩1卷。事跡見皮日休所制《劉棗強碑》及《唐才子傳》。

作品特點

  劉言史與孟郊友善,與李翱亦有交往。他和李賀同時,詩歌風格亦近似。如《七夕歌》中有句云:「雲衣香薄妝態新,彩□悠悠度天津。玉幌相逢夜將極,妖紅慘黛生愁色。」美麗恢贍,頗具匠心。皮日休稱其詩「雕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煉成句」(《劉棗強碑》)。劉詩多游賞酬應之作,但《苦婦詞》一篇,對貧苦無告者深表同情,較能反映人民疾苦。嚴羽《滄浪詩話》說:「大曆以後,吾所深取者,李長吉、柳子厚、劉言史、權德輿、李涉、李益耳。」翁方綱《石洲詩話》也認為:「劉言史亦昌谷之流,但少弱耳。」[2]

人物背景

  唐朝時有一個與李賀、孟郊同時代的詩人,他沒做過一天棗強縣令,卻被世人稱為「劉棗強」。他叫劉言史,其詩百鍛為字,千煉成句,《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計七十九首。劉言史去世後,孟郊寫有一首《哭劉言史》:「……精異劉言史,詩腸傾珠河。取次抱置之,飛過東溟波。可惜大國謠,揚為四夷歌。」可見劉言史的詩當時已蜚聲海外。茲錄劉言史詩二首,可見其風格:「花頷紅鬃一向偏,綠槐香陌欲朝天。仍嫌眾里嬌行疾,傍鐙深藏白玉鞭。」「噴珠團香小桂條,玉鞭兼賜霍嫖姚。弄影便從天禁出,碧蹄聲碎五門橋。」

  劉言史,生年不詳,卒於元和七年(812年),邯鄲人。早年居鄉耕讀,後漫遊南北各地。有一次,他去拜訪成德軍節度使王武俊,王武俊要出獵,便邀劉言史同往。行獵中馬匹驚起蘆葦叢中一雙鴨子,王武俊一箭雙鴨,十分興奮,得意地對劉言史說,我的武藝高強,先生詩詞頂尖,何不作詩以頌此文武之會?劉言史當即於馬上作《射鴨歌》以獻。王武俊愈加器重,欲推薦劉言史為棗強縣令,劉言史卻以有病為由婉辭,但人們卻由此稱劉言史為「劉棗強」。

  劉言史的名聲傳到了漢南節度使隴西公李夷簡的耳朵里,渴思一見,便以髹器(漆器)千件賄賂王武俊,請其引薦。於是劉言史做了李夷簡的入幕之賓,從此每天與隴西公飲酒賦詩,劉言史由此詩名大噪。過了一段時間,李夷簡的一個從事(官職名,僚屬)說,以劉言史的才幹,只讓他作詩,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李夷簡便問劉言史願意做什麼官,劉言史回答說,我也沒多大能耐,做個參軍也就到頭了,於是被任命為司功參軍。後來李夷簡又奏請為其升職加爵,沒想到劉言史無福消受,詔下之日,竟無病而亡。隴西公大慟,說,果然如其所言,只做到了參軍。於是厚葬於襄陽萬山柳子關。十多年後,晚唐詩人皮日休為其撰寫了長達1000多字的《劉棗強碑》碑文,對劉言史的詩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其美麗恢贍,自賀(李賀)外世莫得比」。

  劉言史以「棗強」留名,卻沒在棗強縣做過一天縣令,而在唐朝時,棗強有一個縣尉也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名字,只不過這名字留得有點另類。此人叫張懷慶,在詩歌大為光大的唐朝,張懷慶不可避免地愛寫點小詩以附庸風雅,但他才氣有限,寫不出好詩來,於是就想了個「抄近道」的方法,即把別人的詩拿來改裝一番,當作自己的詩。監察御史李義府寫了一首詩:「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雪影,好取洛川歸。」張懷慶覺得不錯,就每句添兩個字,改裝成一首七絕充作自己的作品:「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有人編了兩句話嘲諷他:「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弘文館學士,中書待郎)」。「生吞活剝」這個成語即由此而來。

參考資料

  1. 移至 劉言史,搜韻
  2. 移至 劉言史,國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