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白粉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楂白粉病
枸杞白粉病是由穆氏節絲殼引起、發生在枸杞的病害。枸杞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可危害花和幼果。被害部位覆蓋白色或灰白色粉層,導致葉片皺縮,新梢捲曲,果實皺縮或裂口。
枸杞白粉病主要分布於寧夏、陝西等省,樹木受害後影響生長和枸杞子的產量。溫暖多濕的天氣或植地環境、日夜溫差大有利於此病的發生、蔓延。 [2] 枸杞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冬季做好田園清潔,清掃地表病葉、枯枝,除去帶菌病枝,減少初侵染源。其次進行化學藥物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枸杞白粉病
病 原:穆氏節絲殼
為害部位:葉、花、幼果
為害植物:枸杞
主要特徵
(1)山楂葉片受害,初期發生褐色短線狀或點狀小斑,6—7天可擴展到半張葉片。病斑紅褐色至棕褐色,病葉枯萎。潮濕時病斑上長出灰白色霉狀物。葉片上的病斑擴展蔓延至葉片基部。導致病葉枯焦脫落。
(2)新梢發病,多由感病葉柄上的病菌蔓延危害造成的,病斑初為褐色,後變紅褐色,逐漸焦枯死亡。
(3)幼果受害,在落花後10天表現症狀。初在果面上出現褐色斑點,約2—3天後擴展至整個果實,變暗褐色腐爛,有酒糟味,表面溢出粘液,脫落。[1]
發生規律
(1)越冬場所。過去多認為山楂白粉病病原菌以子囊殼在落葉、病枝和病果上越冬。但據筆者觀察,在病果上未發現病原菌的子囊殼;室內檢測證明新梢上也無越冬病原,病葉經室內檢測,可檢出大量的病原菌子囊殼。因此,筆者認為感染山楂白粉菌的葉片為該病病原菌子囊殼的惟一越冬場所。
(2)消長規律。調查表明,4月初在落葉上越冬的子囊殼遇雨後放射的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侵染根櫱、新梢、嫩葉、幼果,引起發病,後隨氣溫升高,發病部位的病原菌陸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氣流和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新梢生長、開花、坐果期是病害流行期,新梢停止生長、高溫來臨時,子囊殼開始形成,侵染危害逐漸減輕。4月下旬至5月下旬為病害流行期。進入6月份發病緩慢,6月中旬病葉上的菌絲收縮逐漸形成子囊殼越冬。
(3)病原菌孢子萌發的溫度。結合氣象資料分析表明,子囊孢子萌發溫度為11~14℃,17~21℃為分生孢子侵染的適宜溫度,超過23℃不利於白粉病發病。
(4)病害流行條件。春季溫暖乾旱,並伴有小量降雨,夏季多雨,氣候涼爽的年份有利於病害的發生與流行;生長衰弱的山楂樹易感病,且發病較重;生長勢強者發病晚,且危害輕;楂園偏施氮肥,栽植過密,載果量過大、管理粗放的果園發病重;根櫱及實生苗易感病,也是當年重複侵染的主要病原。
(5)發病與品種之間的關係。2004年6月中旬,筆者對不同品種的發病情況進行系統調查,每品種隨機調查10株樹,共調查1000片葉和果實的發病率。結果表明:大金星、大綿球較抗病,病葉率分別為5.1%和10.7%,病果率分別為1.6%和6.3%。較抗病品種的葉片受白粉侵染後,病斑擴展緩慢,形成褐色枯死圈,菌絲層薄;果實發病多在果實胴部侵染,病斑小,多不形成畸形果。大敞口抗病性差,病葉率為34.5%,病果率高達10.6%,病斑擴展快,很少形成褐色枯死圈,菌絲層厚,侵染果實多在果柄處,常造成畸形果。[2]
防治技術
加強栽培管理
控制好肥水,不偏施氮肥,不使園地土壤過分乾旱,合理疏花、疏葉。
藥劑防治
20%粉銹寧乳油;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5%晶體石硫合劑;50%硫懸浮劑;12.5%腈菌唑乳油;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8種殺菌劑對山楂白粉病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以12.5%腈菌唑乳油2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20%粉銹寧乳油1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50%硫懸浮劑300倍液等,可在生產中選用。[3]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