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岩鴿 |
中文學名: 岩鴿 |
岩鴿[1](學名:Columba rupestris)又名野鴿子,為鳩鴿科鴿屬的鳥類。嘴爪平直或稍彎曲,嘴基部柔軟,被以蠟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質;頸和腳均較短,脛全被羽。主要棲息于山地岩石和懸岩峭壁處,最高可達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常成群活動。多結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覓食。性較溫順。叫聲「咕咕」,和家鴿相似。鳴叫時頻頻點頭。主要以植物種子、果實、球莖、塊根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分布於中國、蒙古、西伯利亞南部、朝鮮、中亞、阿富汗、尼泊爾、印度、錫金等喜馬拉雅山地區。
形態特徵
岩鴿雄鳥頭、頸和上胸為石板藍灰色,頸和上胸綴金屬銅綠色,並極富光澤,頸後緣和胸上部還具紫紅色光澤,形成頸圈狀。上背和兩肩大部呈為灰色,翅上覆羽淺石板灰色,內側飛羽和大覆羽具二道不完全的黑色橫帶,初級飛羽黑褐色,內側中部淺灰色,外側和羽端褐色,次級飛羽末端也為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暗灰色。尾石板灰黑色,先端黑色,近尾端處橫貫一道寬闊的白色橫帶。頦、喉暗石板灰色,自胸以下為灰色,至腹變為白色,腋羽也為白色。
雌鳥與雄鳥相似,但羽色略暗,特別是尾上覆羽,胸也少紫色光澤,不如雄鳥鮮艷。
虹膜橙黃色,嘴黑色,跗跖及趾暗紅朱紅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180-305克,雌性201-290克,體長雄性290-350毫米,雌性232-333毫米,嘴峰雄性14一18毫米,雌性15一18毫米;翅雄性211一230毫米,雌性210-230毫米,尾雄性110一140毫米,雌性108-141毫米,跗跖雄性25-28毫米,雌性25-28毫米[2]。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多結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覓食。有時也結成近百隻的大群。性較溫順。叫聲「咕咕」,和家鴿相似。鳴叫時頻頻點頭。主要以植物種子、果實、球莖、塊根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麥粒、青裸、穀粒、玉米、稻穀、碗豆等農作物種子。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地岩石和懸岩峭壁處,最高可達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區。
繁殖方式
岩鴿的繁殖期為4-7月。營巢于山地岩石縫隙和懸崖峭壁洞穴中。在平原地區也在古塔頂部和高的建築物上營巢。在西藏地區,有時也在廢棄房屋的牆洞裡和屋檐下築巢。巢由細枯枝、枯草和羽毛構成。呈盤狀。每窩通常產卵2枚,或許一年繁殖2窩。卵的顏色為白色,大小為35-38×26-28毫米,重12-13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18天。雛鳥晚成性[3]。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不丹、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亞種分化
學名 | 分布範圍 | 模式產地 |
岩鴿指名亞種(學名: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 | 蒙古、西伯利亞、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秦嶺以北地區、東自黑龍江、青海、四川、雲南等地 | 西伯利亞的達烏爾地區 |
岩鴿新疆亞種(學名:Columba rupestris turkestanica) | 亞洲、阿富汗、尼泊爾、錫金,包括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 | 阿爾泰山脈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視頻
高原岩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