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崔光(450年—523年12月4日 ),字長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賜名光。清河人(今山東省夏津縣白馬湖鎮崔莊村) 。北魏名臣,劉宋樂陵太守崔曠之孫、長廣太守崔靈延之子。
崔光幼年家貧,嗜書好學,後為人撰寫書稿,以潤筆之資贍養父母。泰和六年(482年)崔光仕魏為中書博士著作郎,與秘書丞李彪共撰國史,後李彪解職,史事由崔光專任。後因謀略功,實授太子少傅,遷右光祿大夫。熙平元年(516年)封平恩縣開國侯,加授太子太保。
熙平三年(518年),奏請修補《石經》。
正光四年(523年)去世,年七十三。獲贈太傅,諡號「文宣」。有文集五十餘卷,今已佚。
個人軼事
孝文帝特別讚揚崔光的文才,《夏津縣誌》里這樣記載:與秘書丞李彪共撰國史,再遷給事黃門侍郎。受知,孝文亟稱之曰:孝伯才浩浩如黃河東注,今日之文宗也。 崔光關心民瘼,擅長辭令,常以委婉之詞規諫皇帝。一日,禁衛捕獲一禿鷲,飼於宮中。崔光得知上表說:「貪惡之鳥野澤所育,不應入於殿廷,饕餮之禽必資魚肉」,「陛下為人父母,豈可棄人養鳥,留意於醜類惡聲哉?」以此規諫皇帝。皇帝從之,將鷲棄放於野。 北魏王朝在北方雄霸多年,西邊各小國進貢不絕,又和南朝往來貿易,府庫充盈,萬物皆備。胡太后有一次去盛放絹布的倉庫巡玩,對從行的王公嬪主一百多人下令,讓眾人依自己力氣,隨意取絹。這些人醜態百出,使盡氣力左夾右扛成百匹地往家裡搬。尚書令李崇和章武王元融最貪心,負絹過重,顛仆在地,一人傷腰,一人傷腳,太后又笑又怒,讓衛士把兩人趕出倉庫,一匹絹也不給他們,當時被人作為笑柄。惟獨侍中崔光只取兩匹絹,太后很奇怪,問他為什麼取這麼少。崔光回答:「臣兩手只能拿兩匹」。一旁眾人都漲紅臉,羞愧難當。 崔光雖屬忠臣,但是那種明哲保身的一類人,對後來的元義亂政、胡太后濫殺均不加以阻救,隨時俯仰,進退有度,七十三歲時善終。 崔光晚年,年老多病,然而自強不已,以撰述魏史為己任。常食宿於著作任所。孝明帝正光三年(523年)十一月十二日(12月4日) ,崔光病危,召集子侄至榻前,囑咐說:「吾荷先帝厚恩,位至於此,史功不成,歿有遺恨,汝等速送吾還宅……」。至家而逝。卒諡「文宣」。 崔光歿後葬於本鄉,墓在今山東省夏津縣白馬湖鎮崔莊村附近,具體地點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