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溪巴金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巴金陈列馆)
前往: 導覽搜尋

花溪巴金紀念館,巴金先生及愛人蕭珊舉行婚禮共度蜜月之地,位於貴陽市花溪公園內。

基本信息

花溪巴金紀念館 原圖鏈接


現名: 巴金陳列館
曾名: 巴金紀念館
地理位置: 貴陽市花溪區花溪大道南段3108號花溪公園內
開闢時間: 1990年,花溪公園特在巴金與蕭珊小住之處——憩園,開闢巴金紀念館。
開放時間: 9:00-17:00
費用: 免費

紀念館簡介

花溪巴金紀念館位於貴陽市花溪區花溪公園。原名東舍,於1939年底創建,1941年初竣工,起初是景區招待所。其位於百步橋南側,與麟山隔溪相望,與碧桃園緊鄰。1944年5月8日,我國著名文學家巴金先生及愛人蕭珊在此「舉行婚禮」共度蜜月。之後巴金在把蕭珊送上車去四川後,又獨自在此寫完了中篇小說《憩園》,紀念與妻子蕭珊在花溪的蜜月時光。《憩園》中記詳細敘述了在花溪結婚生活的情景,東舍因而改名憩園,並掛有白底黑字的小木牌「花溪小憩」。1958年,貴州省政府在花溪興建賓館,把花溪小憩給撤掉,改建成兩層樓戶,蓋琉璃瓦。為與西舍對稱,把花溪小憩改為東舍,並掛牌。八十年代,東舍又經過修整,將屋面瓦改成了土紅色。1990年,花溪公園特在巴金與蕭珊小住之處——憩園,開闢巴金紀念館。2000年1月被花溪區人民政府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

這麼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地方,之前只是在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設了一個巴金紀念館,其餘的地方都變成了消費場所。改建後,里里外外粉刷一新,完全成了「巴金陳列館」。

紀念館來歷

貴陽花溪公園位於貴陽市南郊。它融真山真水、田園景色、民族風情為一體,被譽為「高原明珠」。花溪乃取繁花似錦、溪水長流之意。

在美麗的花溪公園內,有一座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兩層小樓,被稱為「東舍」。其後院便是「憩園」。「東舍」小樓簡潔、明亮,緊靠公園內的花溪河南岸;「憩園」風景如畫,竹林、花草、灌木及風景樹遍及園內。樹木枝葉上和灌木叢中,不時會傳來小鳥興奮的啼鳴聲;加之,日夜奔流不息的花溪河水,發出的潺潺流水聲,恰如其分地點綴了「東舍」、「憩園」的雅致和艷麗,讓人如醉如痴。[2]

1944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熾,相戀八年的巴金和蕭珊,在桂林留下旅行結婚的柬帖來到貴陽。來到風景如畫的花溪河畔,選擇花溪公園這個僻靜的"招待所"作為旅行結婚的蜜月之地。巴金和蕭珊在此終成眷屬,美麗的花溪成為這對戀人情定終身的蜜月之地。見證了巴金先生和妻子蕭珊海枯石爛的愛情。[3]

5月8日早晨,他們住進了「花溪小憩」。「花溪小憩」招待所里客人稀少,非常幽靜。人稱貴陽是個「天無三日晴」 的地方。這一年的五月,或許是老天為祝福這對患難情侶,多雨之季卻一連晴了好些天。花溪公園枝茂葉繁,濃蔭蔽日。當時的「花溪小憩」,只供住宿不管飲食。新婚之日,巴金和蕭珊步行半小時,去鎮上的小飯館就餐。一碗清蒸雞,兩碟炒素菜,算作他們結婚喜慶的"宴席"。飯後,他倆踏着如水的月光,攜手並肩,緩緩漫步在花溪河畔。「花溪小舔」很簡陋,但十分清潔乾淨的客房,是他倆的新房。瑩光閃閃的清油燈花中,兩人彼此傾訴着國家的苦難、民族的悲愴,傾訴着友人的流亡、別離的淒涼,傾訴着對於未來的追求、對於美好明天的嚮往。而淙淙流淌的花溪河水,徹夜不息,傾訴着巴金和蕭珊兩人刻骨銘心的愛情。兩人小憩三日後離去,爾後,巴金在離開貴陽之前又特意來到花溪,在這裡小住幾日,並開始着手創作中篇小說《憩園》。

「我們結婚那天的晚上,在鎮上小飯館裡要了一份清燉雞和兩樣小菜,我們兩個在黯淡的燈光下從容地夾菜、碰杯,吃完晚飯,散着步回到賓館。賓館裡,我們在一盞清油燈的微光下談着過去的事情和未來的日子。……我們談着,談着,感到寧靜的幸福。四周沒有一聲人語,但是溪水流得很急,整夜都是水聲,聲音大而且單調。那個時候我對生活並沒有什麼要求。我只是感覺到自己有不少的精力和感情,需要把它們消耗。我準備寫幾部長篇或中篇小說。」[4]

為紀念巴金,這座頗有紀念意義的「招待所」所處之地,被改建為「巴金紀念館」。

相關圖片

改建後「巴金陳列館」:

改建前「巴金紀念館」:

相關問題

1.花溪巴金紀念館曾被改成酒樓?
實拍:巴金紀念館變成酒樓

2.花溪巴金紀念館曾經的樣子
品讀︱秦一:花溪尋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