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生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平淡是最好的生活,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規則的。有了行為的不自由,才能獲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而精神自由的人,大多能慎物節緣,自甘平淡,保持一種寧靜超然的心境。做起事來才會不慌不忙,不躁不亂,井然有序。面對外界的各種變化自然也就不驚不懼,不慍不怒,不暴不惱。而在物質的利誘面前也心不動手不癢
原文
一個人從小到大常常有很多欲望,為了實現這些欲望,他們常常會想盡各種辦法,動用種種可以利用的手段。可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當一種願望實現以後,他們還會絞盡腦汁去追求另外的目標。其實,當這些整天為了自己的欲望奔忙的人,停下來反觀自心的時候,他才發現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佛教中有一則掃地和尚的故事,說的是在一座縣城裡,有一位老和尚,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時候,就開始掃地,從寺內掃到寺外,從大街掃到城外,一直掃到離城二三里遠。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裡的年輕人,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老和尚雖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樹,不見它再抽枝發芽,可也不見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團上,安然圓寂了,可小城裡的人誰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歲月。過了若干年,一位長者走過城外的一座小橋,見橋上鐫着字,字跡大都磨損,長者仔細辨認,才知道石上鐫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傳記。根據老和尚遺留的戒牒推算,他活了137歲。
當時有一位將軍在這小城裡紮營時,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懇求老和尚收他為佛門弟子。這位將軍丟下了他的部下,拿着掃把,跟在老和尚身後掃地。老和尚心中自是瞭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
不管這則故事是否屬實,從故事中卻能使人悟出,平淡對人心清淨的重要。
現代人也許會譏笑這位老和尚除了掃地、掃地,還是掃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沒出息。其實這位老和尚就是在這平淡中,給小城掃出了一片淨土,為自己掃出了心中的清淨,掃出了137歲的高壽,誰能說這平淡不是人生智慧的提煉?
法國傑出的啟蒙哲學家盧梭認為現代人的物慾太盛,他說:「十歲時被點心、二十歲時被戀人、三十歲時被快樂、四十歲時被野心、五十歲時被貪婪所俘虜。人到什麼時候才能追求睿智呢?」
人生在世,不可能沒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之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動力。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物慾更具誘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隨心所欲,就必然會帶來痛苦和不幸。
報上刊登過一位作者介紹他同學的故事。他說他的同學現在是某公司的總經理,但在這位同學的名片上卻稱自己是「自由人」,作者不解,就問他的同學何故要給自己加上這麼個頭銜?他的同學說:「我現在離了婚,無牽無掛,在公司里我說了算,在外面也可以隨心所欲。」話音還未落,同學包里的手機響了,他就掏出手機聽了一會兒,接着臉色驟然起了變化,匆匆向作者告辭說:「有人把我告了,我得馬上到工商局去一趟。」
一個人自由不自由,不在於隨心所欲,而在於能時時順心盡意。這位作者的同學,雖然是個經理,且也小有權勢,認為自己處處可以隨心所欲,但是這一切並不等於真正的自由。我想,別人告他,除了誣陷之外,八成還可能與他自己的隨心所欲有關。哲人說:「人的自由並不僅僅在於做他願意做的事,而在於永遠做他不願做的事。」這句話旨在提醒人們,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規則的。有了行為的不自由,才能獲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而精神自由的人,大多能慎物節緣,自甘平淡,保持一種寧靜超然的心境。做起事來才會不慌不忙,不躁不亂,井然有序。面對外界的各種變化自然也就不驚不懼,不慍不怒,不暴不惱。而在物質的利誘面前也心不動手不癢。沒有小肚雞腸帶來的煩惱,沒有功名利祿的拖累,活得輕鬆,過得自在。白天知足常樂,夜裡睡覺安寧,走路感覺踏實,驀然回首時也沒有遺憾。心靈常處於一種穩定、平衡、有規律的正常狀態。這才是心靈的最大舒展。
我們再看看那些拒絕平淡者。他們管不住自己的物慾,有的掉了腦袋,有的當了囚犯,有的雖然僥倖沒有被檢舉揭發出來,但整天提心弔膽,如同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就惶惶不可度日,那顆心早就無從談起自由與否了。
一個人能有一顆淡泊的心,不為名利所累,不為世俗所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並不是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這需要樹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於名利、地位等身外之物要有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態度,這樣才能使自己「君子坦蕩蕩」,而不會陷於「小人常戚戚」之境地。
在追名逐利惟恐不及的現代社會裡,不要小瞧這不起眼的平淡心態,它能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餒,於得不驕。它還會幫助你抗拒物慾的誘惑,幫你事業有成。有了它,你才會徹悟人生的真諦,進入寧靜高遠的生命境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