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世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世明
原文名 Zhang Shiming
出生 1952年
山東臨朐
國籍 中國
職業 美術家
知名作品 《林間》《秋實》

張世明,山水畫家,字今日,1952年出生於山東臨朐。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

人物經歷

張世明,字今日、號溪清、別署半耕,山水畫家,1952年2月生於山東省臨朐縣,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

張世明自幼習畫,對山水、人物、花鳥多有涉獵,七十年代主攻山水。1994年進修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專業,2014年結業於國家畫院范揚高研班。
作品多次參加入選國內外展覽。

  • 1974年山水作品《離天三尺三》入選「建國二十五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 1988年山水作品《百丈瀑布六月寒》在「紅旗」雜誌第六期封二發表。
  • 2002年山水作品《山村靜悄悄》入選「迎奧運全國中國畫大展」,作品入編該展畫集並被收藏。>>2002年山水作品《家住深山雲霧中》入選第一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大展」,作品入編該展畫集並被收藏。
  • 2003年山水作品《山雲嫁秋》入選「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作品入編該展畫集。
  • 山水作品《雲厚溪清》在「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獲優秀獎,作品入編該展畫集並被收藏,該作品發表於「美術」雜誌2004年第二期。
  • 山水作品《故鄉的雲》在「2004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獲優秀獎,該作品入編該展畫集並被收藏。
  • 2006年山水作品《家住山前懷》入選「第三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作品入編該展畫集並被收藏。

淺析畫家張世明的繪畫藝術
中國的山水畫經過歷代名家的不斷創新發展,從青綠山水逐漸發展到當代多元式的繪畫形式,使山水畫發展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在這藝術變革的過程中,一些畫家潛心研磨,用畢生的精力融入到藝術創作中,寫就了我國藝術事業的輝煌,張世明就是為之繪畫事業拼搏的佼佼者。


張世明先生1952年生於書畫之鄉的山東臨朐,濃厚的藝術氛圍和沂蒙山區絢麗風光給予他的山水畫創作注入了激情,為了再現祖國的大好河山,他走遍了名山大川,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奇,太行山的蒼涼厚重,佛山的靈秀等,奇山峻峰以及大自然的靜美和天籟的神秘。使他置身其中沉醉於妙境,心中裝着千萬山的凝重,筆下自然流淌着潺潺的小溪、煙雨蒼茫的村舍,還有白雲載山,雲水相伴的美景。


中國的傳統的山水畫程式化皴法,既是藝術成熟的標誌又是藝術創作的束縛,張世明的山水畫在尊重傳統的同時,創造出自己山水畫的特點,他的畫個性鮮明,在氣韻上運用濃重活潑的水墨營造出了雲氣蒸騰,煙雨迷濛,小橋流水田園詩歌般的氛圍。讀張世明的畫,給人一種走入大自然的感覺,這也是畫家經常在山區採風的自然表白,那山的奇妙,小溪的流動,村舍古樸,樹的蒼遒盡展於目光之下,其畫風純樸圓潤,疏朗別致,氣族神全,給讀畫者以盡善盡美的享受。


熟練地掌握用墨的技巧是世明先生的主要特點,如作品《三佛山朝光》,在畫的技法上運用淡墨,沒用一點顏色,靠着墨的濃淡營造出畫面的層次,陡峭的山石,隱約可見的農舍,參差不一的樹木,整個畫面呈現給讀者是煙雨朦朧,清新的山區一隅,用墨色處理畫面達到如此的視覺效果,可見世明先生的功底之深。一些畫家在山水畫的技法上大都是用線、點、皴來勾劃,世明先生在山水畫的創作上大膽採用了自己的技法,淡而不虛,虛而不亂。如果說運用墨的技巧是世明先生的創新,用大膽的滿幅構圖方式是他繪畫的又一特點。

如作品《林間》《崖上秋》《秋實》等構圖都很滿,把遠景拉近,這樣給讀畫者一種身臨其境,心曠神怡的感受。雖然畫面上沒有留白,但是畫家用筆墨的技巧寫出了立體的空間,使作品有了曲徑通幽,廣闊深邃的意境。再就是作品有濃厚的田園氣息,充盈着濃濃的山野氣息,這也是張世明繪畫藝術追求的特點。鄉土藝術是中國本土藝術的基點,只有站在這個基點上,藝術家才有優勢,世明先生深信這一道理,他把家鄉沂蒙山特有的風情融進了繪畫之中。


使他的作品更有了可讀性,如作品《林間》,潺潺流動的小溪,溪邊嬉鬧的山羊。這些來源於生活的素材,經過提煉達到了一種超然脫俗,以形寫神,神形兼備的境界。畫面墨趣橫生,瀟灑自如,扣人心弦,顯現一種聖靈附體的魅力,正如板橋老先生所說:「畫到情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秋實》則用寫實的手法再現了農村秋天的意境,構圖巧妙,樹幹線條流暢,紅葉點綴畫面,作為畫的主題的那位農婦手拿竹扒,背筐里裝着秋天的落葉。[1]


這是否是一種嘲弄,這位農婦秋天收穫的只有落葉麼?縱觀世明先生的作品,他的山水畫表述的對象地域特色十分明顯,再現了山區的自然風光,奉獻給讀者的足峰冉寂然,墨色沉鬱,煙雲飄渺,歸順綺麗的自然情懷,觀後像一首田園詩歌迴蕩在讀者的耳旁。


藝無止境,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世明先生不以金錢所動,仍以樸實誠善的治學態度,勤奮耕耘在硯邊墨海,相信他在繪畫的道路上,銳意出新,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回報社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