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循環經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循環經濟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循環經濟,完整的表達是資源循環型經濟。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徵、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強調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一產品_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徵是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

2021年07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循環經濟的思想萌芽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循環經濟」這一術語在中國出現於90年代中期,學術界在研究過程中已從資源綜合利用的角度、環境保護的角度、技術範式的角度、經濟形態和增長方式的角度、廣義和狹義的角度等不同角度對其作了多種界定。當前,社會上普遍推行的是國家發改委對循環經濟的定義:「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這一定義不僅指出了循環經濟的核心、原則、特徵,同時也指出了循環經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抓住了當前中國資源相對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癥結,對解決中國資源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堅持以人為本,要求我們在發展中不能只見物不見人,而是要一切以改善人的生存條件、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質量和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為轉移。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從長遠來看,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和實現途徑。它要求遵循生態學規律和經濟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發展經濟,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之中,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以期建立與生態環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協調的生態型社會經濟系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