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第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息縣第一小學前身是息縣黌學,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息縣第一實驗小學,2012年8月又更名為息縣第一小學。目前有東、西兩個校區。東校區於2019年9月1日在縣委、政府及縣教體局的關懷下落成並投入使用。學校總用地面積為56.7畝,總建築面積為21000平方米。兩個校區現有81個教學班,在校教師208人,學生5371人。
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以禮促智,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本着「讓每個孩子都能出彩」的辦學追求,緊緊圍繞「實事求是,小事做起」的學校精神,在立德樹人教育思想指導下,彰顯孩子的個性、培養孩子的特長、挖掘孩子的潛能,努力使每個孩子現在學習快樂,未來都能出彩!
歷經歲月的洗禮,在一代代一小人的努力下,積澱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群眾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打造最美育人環境
息縣第一小學注重校園文化的硬件建設,力爭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將學校建成春賞花、夏乘蔭、秋摘果、冬見綠的綠色校園[1]。校園文化[2]的建設圍繞「書香校園」的主題,進入校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實事求是,小事做起」的校訓,我們希望踏實做事、勤勤懇懇的品格能夠浸染到學校的每一個師生,使每一位一小學生都能成為腳踏實地、虛心好學之人。
在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根據學校發展的整體規劃,學校的整體搬遷完成,做到了教學區、學生運動區、生活服務區、行政辦公區等分區明確,秩序井然。學校綠化、美化、亮化工作成效顯著,我校努力使學校的校園文化有意義、有特色,將校園、教室、辦公室建設成學生、教師的精神家園。為實現培育品德兼優少年的辦學目標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
在擁有了整潔優美的校園物質文化基礎之上,學校進一步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在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中,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精神境界。
學校通過實施教師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班主任培訓等活動,使教學藝術不斷提高,課堂更精彩,學生更信賴,極大得滿足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同時學校開展多種榮譽評選,讓老師們取得的成績得到應有的彰顯,工作熱情進一步得到煥發。
除了豐富教師的精神文化之外,學校也為學生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慶元旦活動、教師節、書法比賽、師生朗誦比賽、文化藝術節、黑板報比賽等;與校外共建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公益活動:交通安全活動、消防安全演練、慰問孤寡老人等;充分發揮學校教育資源優勢,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興趣社團:網絡編程、書法班、朗誦班、舞蹈班等,讓學生自主選擇參加。
健全的學校管理制度
息縣第一小學在制度文化的建設上,制定和完善了會議、學習、考勤、獎懲、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校務公開制度推進了學校民主管理,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了教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教師綜合評價制度量化細化了對教師的管理,新老教師結對制度加大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這些制度文化的建設,創新了學校管理的體制與機制,保障了學校工作得以程序化與精細化的運行。
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育教學理念更加先進,校園環境更加宜人,教職工的精神狀態更加飽滿,各項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我們將以此次創建最美校園為契機,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再上新的台階,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 ↑ GB/T51356-2019《綠色校園評價標準》最新解讀(附全文),搜狐,2020-03-11
- ↑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意義,豆丁網,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