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想起一個心理學公式(張玉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想起一個心理學公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想起一個心理學公式》中國當代作家張玉庭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想起一個心理學公式

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公式:情緒指數=實現值/期望值。

那公式還進一步解釋道:當「情緒指數」等於1或者大於1時,人們會感到愉快滿意表現出積極的心理情緒;反之,當「情緒指數」小於1時,人們就會感到苦惱悲觀,並因此表現出一種消極的情緒。

有趣的是,這公式分明在提醒着人們:「情緒指數」大於1還是小於1,人們是完全可以「自我調節」的。

這「情緒指數」正如一個分數,分母越大,分數的值也就越小,即:期望值越大,情緒指數也就會越小,而這所謂的「越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煩惱」和「苦悶」,反之,只要及時調整一下期望值使之變小,分數的值就會立刻變大。

事實也正是如此。比如,一個窮小伙兒曾幻想着娶皇上家的公主,這個「期望值」就太大,既然這一幻想根本就不能實現,其「情緒指數」也就肯定特別特別的「小」,這無疑意味着苦不堪言!反之,如果這小伙兒並不曾想入非非,而是腳踏實地,一心要娶鄰村的一位村姑,那麼,隨着這一期望的實現,其「情緒指數」也就肯定不會小於1而是大於1。

請看一個迅速調整期望值並迅速走出苦惱的例子。

漢靈帝時,太原孟敏出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瓦罐), 只見他掉頭不顧,徑直前行,名士郭泰奇之,問其故,他答曰:「瓦甑已破,不復能用,顧之何益?」(見《資治通鑑》)

請注意,不慎打碎了瓦甑,這的確是件讓人煩惱的事,如果孟敏的期望值恰好是「瓦甑永遠不破」,那麼,他肯定會因此而垂頭喪氣,反之,正因為他的期望值不是這個「不切實際的奢想」,而是深知「瓦甑已破,不復能用,顧之何益」,這才來了個「掉頭不顧,徑直前行」。

這的確意味着一個重要的啟發,這就是,在前進的征程中,我們也應該學會權衡利弊擺脫煩惱--既然「煩惱」就是「打碎了的瓦甑」,憑什麼不扔掉它!既然它於工作無補於健康有害,憑什麼可憐兮兮地老守着它?

守着煩惱必定煩惱,扔掉煩惱才能輕裝向前,既然如此,當煩惱不期而至時,何不迅速調整一下期望值,也來個「掉頭不顧,徑直前行」?

是的,誰也不要指望生活永遠都是鳥語花香,但卻可以要求自已的心理永遠開着明麗的花――只要有了這朵花,即便真的遭到了不幸,也會從從容容頂天立地的。[1]

作者簡介

張玉庭,安徽作協會員,《讀者》雜誌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