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才 |
才,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讀作cái,指事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指草木初生;引申指才質,才能,有才能的人等。從本義引申,又指剛剛(表示時間)。作副詞時,繁體寫作"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才
拼音; cái
部首; 扌
五筆; FTE
倉頡; DH
鄭碼; DMVV
字級; 一級字(0029)
平水韻; 十灰平聲
注音; ㄘㄞˊ
繁體字; 才(作副詞時)
異體字; 哉、才、৴�
總筆畫; 3
統一碼; 基本區 U+624D
四角; 40200
字源演變
才,指事字。商代甲骨文作(字形1),西周金文作(字形4),均像草木自"一" (象徵地面)鑽出之形。甲骨文上面一橫表示土地,下面像草木的莖(嫩芽)剛剛出土而枝葉尚未出土的樣子。為便於鍥刻,甲骨文將其輪廓化,寫作(字形2)、(字形3)。其中字形3的寫法在先秦文字中最為常見,逐漸演變為後世的楷書。
才,草木初生的樣子。由"丨"向上面貫穿"一",表示草木發芽抽苗將生枝葉;"一",表示地面。大凡才的部屬都從才。 "才",本義指草木初生。《說文》:"才,草木之初也。"引申指才質。《集韻·咍韻》:"才,質也。"又指才能。漢·王充《論衡·實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又指有才能的人。《禮記·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從本義引申,又指剛剛(表示時間)。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才,引申為凡始之稱。" 《晉書·謝混傳》:"才小富貴,便豫(干預)人家事。"又指僅僅(表示程度)。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濕余水》:"林鄣邃險,路才容軌。" (這兩種用法的"才"後來寫作"才"。新中國成立後,又簡化為"才")。
甲骨文"才"字是阻擊敵軍的示意圖,其中的一豎表示敵軍進攻路線,一橫表示自己的防線,交叉之處的圖形表示被擋住的敵軍 把敵軍擋住了說明將士們是有才能的,由此產生才能的含義。以後字形是其變體,繁體"才"字由"糸"和"毚"構成。"毚"字表示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間的差別是很小的,整個字的意思是織布機上的絲織品前後的差別是很小的,這意味着剛剛開始織布,由此產生剛剛和僅僅的含義。漢字簡化時按同音代替的辦法簡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從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訛》:才,木質也,在地為木,既伐為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從木省。別作材,非。
又天、地、人為三才。《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論語》:才難,不其然乎。《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又質也,力也。《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傅:多材也。《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又姓。明尚書才寬。
又《集韻》:通作材。《說文》:材,木挺也。從木,才聲。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為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又《正韻》:與才通。古用才為才始字。《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又與裁通。《戰國策》:惟王才之。
又與財通。《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又《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為哉始之哉。
又作代切,音再。義同。
又葉即由切,音遒。《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說文解字
艸木之初也。從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凡才之屬皆從才。昨哉切〖注〗徐鍇曰:"上一,初生歧枝也。下一,地也。" 文一
說文解字注
艸木之初也。
引伸為凡始之偁。《釋詁》曰:"初、哉,始也。"哉即才。故哉生明,亦作才生明。凡才、材、財、裁、才字,以同音通用。
從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也。一,
逗。
地也。
一,謂上畫也。將生枝葉,謂下畫。才有莖出地,而枝葉未出,故曰將。艸木之初,而枝葉畢寓焉。生人之初,而萬善畢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蘊也。凡艸木之字,才者,初生而枝葉未見也。屮者,生而有莖有枝也。㞢者、枝莖益大也。(出)者、益茲上進也。此四字之先後次弟。昨哉切,一部。
凡才之屬皆從才。
文一。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才
廣韻
蟹
平
咍
從
開
一
全濁
昨哉切
dzʰAi
集韻
蟹
平
咍
精
開
一
全清
將來切
tsɒi
蟹
平
咍
從
開
一
全濁
牆來切
dzɒi
韻略
平
咍
牆來切
增韻
平
咍
牆來切
中原
陽平
皆來
清
次清
tsʼai
中州
平聲
皆來
慈腮切
洪武
平
皆
從
昨
全濁
牆來切
dz'ai
參考資料:
摺疊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zʰ
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之
dz
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之
dzʰ
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之
dz
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之
dz
əg
兩漢
西漢
之
兩漢
東漢
之
魏
咍
əї
晉
咍
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皆灰咍廢
əi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皆灰咍廢
əi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灰咍廢
ə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dzʰ
ɑ̆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dz
ɒ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dzʰ
A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dz
ə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dz
ậ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dzʰ
ə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