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威號無防護巡洋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揚威號無防護巡洋艦是清朝為其海軍向英國訂購的超勇級無防護巡洋艦二號艦[1]。本艦設計定位為以低矮外形躲避炮火、以高速遂行撞擊戰術,因此也可以劃分為撞擊巡洋艦(時文稱為「碰船兼快船」、「碰快船」)。本艦作為清朝最早對外訂購的大型全鋼軍艦之一,服役初期成為了北洋艦隊乃至整個清朝海軍的絕對主力艦,經常參加清朝的對外海軍行動,尤其是對外宣示清朝在朝鮮的利益。後本艦參加了甲午戰爭,在黃海海戰中,本艦受到日艦密集攻擊重創,試圖前往淺水區自救時,遭到正在逃跑的濟遠號撞擊,加重了進水程度,最終沉沒。本艦管帶(艦長)林履中亦與艦同沉。
設計和概述
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清政府重新開始重視海軍建設。大約這段時間,喬治·懷特威克·倫道爾根據利薩海戰的經驗,帶頭設計了一種小型帶撞角的軍艦,認為可以戰勝更為大型的鐵甲艦。時任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金登干經時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宣傳了這款新的軍艦,號稱該艦裝備了可以擊穿任何鐵甲艦的新式後膛炮。由於當時清朝水師僅擁有一些炮艦和蚊子船,該款軍艦將可以成為清朝水師的有力戰力。時任北洋大臣李鴻章對這一設計非常感興趣,委託赫德向阿姆斯特朗公司洽談訂購兩艘這種新式的撞擊巡洋艦。1879年12月18日,雙方正式簽訂合同,兩艘巡洋艦總報價16萬英鎊。
本艦正常排水量1380噸,滿載1542噸;長64米、寬9.75米、吃水4.57米。配備風帆索具,原設計為直桅,可張掛縱帆;回國後中方在前桅添加了橫桁。為了遂行撞擊戰術,本艦外形低矮,除了單煙囪、雙桅,水線上部位側影較小。但干舷非常低,適航性很差,上浪問題嚴重。動力部分,裝備兩座霍索恩公司的臥式往復式蒸汽機,配備6座鍋爐;雙軸推進,設計功率2,600匹指示馬力(1,939千瓦特)、16節(29.6千米每小時)[2]。額定裝煤250噸,最大300噸。
火力方面,本艦主炮為兩門26倍徑10英寸(254毫米),型號不詳。每門炮備彈100發,最大仰角10度,最大俯角3度,有效射程8000米;在3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14英寸(356毫米)鋼板。主炮帶簡單的液壓復進裝置,達到2.5分鐘每發,射速比老式架退炮要快些。炮台帶有一個不能轉動的炮廓,正面和兩側開有炮門,正面44度,側面70度。為了解決上浪的問題,炮門安裝有擋板,平時關閉,作戰時向上打開。副炮為4門22倍徑4.7英寸(119毫米)炮,每門炮備彈200發,分別安裝在上層建築4個角落,射界60度,炮門同樣安裝有擋板。後主炮附近有兩門諾典菲爾德4管機關炮,以及4門10管加特林機關炮(時文稱為格林炮)。撞角位於水線下11英尺(3.35米)處。
防護能力方面,本級艦體為0.75英寸(19.05毫米)鋼板,鉚接在木質底板上。水線下有一小段簡單的裝甲甲板保護輪機艙和彈藥庫,但僅厚0.375英寸(9.53毫米),因此依然屬於無防護巡洋艦。司令塔裝甲厚5/8英寸0.625英寸(15.88毫米)。在舷側和機艙上方布置有煤艙,可以提供一定的防護。
視頻
揚威號無防護巡洋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北洋水師主力艦之揚威號巡洋艦,個人圖書館,2017-10-13
- ↑ 它們是清末海軍的主力艦,曾經亞洲第一,最後卻遭到慘敗 ,搜狐,201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