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掌葉木 |
中文名稱:掌葉木 拉丁學名: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evl.) Rehd. 別稱:鴨腳板、平舟木、韓德木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無患子目、無患子科 屬:掌葉木屬 |
掌葉木(學名: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Levl.) Rehd.),落葉喬木或灌木,高1-8米,樹皮灰色;小枝圓柱形,褐色,無毛,散生圓形皮孔。葉柄長4-11厘米;小葉4或5,薄紙質,橢圓形至倒卵形;小葉柄長1-15毫米。花序長約10厘米,疏散,多花;花梗長2-5毫米,無毛,散生圓形小鱗粃;萼片長橢圓形或略帶卵形;花瓣長約9毫米,寬約2毫米,外面被伏貼柔毛;花絲長5-9毫米,除頂部外被疏柔毛。蒴果全長2.2-3.2厘米,其中柄狀部分長1-1.5厘米;種子長8-10毫米。花期5月,果期7月。
中國特有物種,分布中國貴州南部和廣西西北部。生於海拔500-800米的林中或林緣。掌葉木是重要的經濟植物,其材質堅硬,可作高檔家具和建築材料;種子富含油脂,油清澈,有香味,可食用或作工業用油;其樹形優美,葉形奇特,入秋後掌狀複葉襯上紅色果實,觀賞價值高。
信息
學名: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evl.) Rehd.
保護級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分布區域:貴州和廣西
海拔下限:500米
海拔上限:900米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1-8米,樹皮灰色;小枝圓柱形,褐色,無毛,散生圓形皮孔。
葉柄長4-11厘米;小葉4或5,掌狀複葉對生,小葉一般為5枚,薄紙質,橢圓形至倒卵形,長3-12厘米,寬1.5-6.5厘米,頂端常尾狀驟尖,基部闊楔形,兩面無毛,背面散生黑色腺點;側脈10-12對,拱形,在背面略突起;小葉柄長1-15毫米。
花序長約10厘米,疏散,多花;花梗長2-5毫米,無毛,散生圓形小鱗粃;萼片長橢圓形或略帶卵形,長2-3毫米,略鈍頭,兩面被微毛,邊緣有緣毛;花瓣長約9毫米,寬約2毫米,外面被伏貼柔毛;花絲長5-9毫米,除頂部外被疏柔毛。
蒴果全長2.2-3.2厘米,其中柄狀部分長1-1.5厘米;種子長8-10毫米。花期5月,果期7月。
生長習性
生於石灰岩石山的石溝、洞穴、漏斗及縫隙處,土層淺薄,根系外露以適應水肥分散的喀斯特環境。喜光樹種,萌發性強。3至5月開花,10月果熟。
根系發達,常見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長,靠根系深入石縫石隙中吸取養料來維持生存。陽性樹種,在林內生長弱,分枝少,枝葉細小,而在空曠處,即使在岩石上,也長得枝粗葉厚。掌葉木從每年3月上旬開始萌動,中旬開始展葉並抽梢,極少數枝在7月中旬抽第2次梢,冬季葉逐漸變黃,12月中旬開始落葉,次年1月上旬葉落完,4月上旬從當年生枝頂端開始出現花蕾,4月下旬花開始開放,5月初為盛花期,5月下旬花全落完。每年一般從枝頂萌發2-3條大小相差不大的新枝,傾斜向上生長。掌葉木從3月中旬開始萌動生長後,迅速抽梢,高生長在4月份的1個月內就基本完成,5月後生長即停止。直徑生長4月中旬開始,以後緩慢生長,7月底停止生長。新枝一長出來就粗壯,以後增粗緩慢,隨機測一新枝,剛抽出新梢時,直徑0.65厘米,到了7月停止生長時為1.1厘米,全年增長0.45厘米。
分布地域
掌葉木分布於中國貴州南部和廣西西北部兩省接壤的石灰岩地區。生於海拔500-800米的林中或林緣。
掌葉木僅分布在貴州南部的荔波、興義、安龍、平塘、獨山和廣西北部的隆林、樂業、東蘭、天峨、田林、環江、南丹、田東等地。掌葉木的分布海拔廣西為400-800米,貴州為500 -900米,一般都生長在石灰岩山中下部或溝谷邊的闊葉林中,或村邊、或路旁。有的地方為常見種,但數量很少,呈零星分布,密林中很少見,多生長在疏林或林緣,為中下層樹種,林內極少幼苗幼樹。
現狀
稀有種。因常年採種榨油,破壞嚴重,加上喀斯特地區的生境特殊,更新困難,瀕臨滅絕。[1]
保護措施
選適宜地建自然保護區,加強生物學、生態學以及引種、育苗、造林等研究,以擴大本種資源。[2]
繁殖方式
種子、扦插或壓條法繁殖。[3]
價值
掌葉木是重要的經濟植物,其材質堅硬,可作高檔家具和建築材料;種子富含油脂,油清澈,有香味,可食用或作工業用油。
其樹形優美,葉形奇特,入秋後掌狀複葉襯上紅色果實,觀賞價值極高。
與無患子科其他植物的羽狀複葉不同,它為掌狀複葉,其系統位置介於無患子科和七葉樹科之間,對研究無患子科的系統發育有十分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