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論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數論經》,印度數論派哲學經典。大約成書於公元1400年,原作者不詳,據學者根據經論內容推斷,可能是吠檀多論者假託數論創始人迦毘羅(Kapila)而作。目前多與後人的注釋同時出版,較流行的為阿拉哈巴德版、加爾各答版、孟買版。其注釋本比較重要的有:15世紀阿尼魯達的《數論經釋補》,16世紀識比丘的《數論疏解》,17世紀摩訶提婆·吠檀丁的《數論經付疏抄》等。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分6卷共527頌(說法不一)。各卷內容:1.總論164頌,分為9個主題:①數論的範圍與任務;②關於束縛的問題;③數論基本原理的起源;④物質與辨別力的關係;⑤數論認識的手段;⑥物質和因果論;⑦物質的顯現與非顯現;⑧三種成份(三德);⑨建立原初物質和神我的推論。2.原初物質的演化,共47頌,分8個主題:①物質的能動及與神我的區別;②物質及其演化;③時間與空間;④自性與它的基本傾向;⑤自我,感覺功能與行動功能;⑥心的功能;⑦功能與神我的區別;⑧13種工具及綜合作用。3.解脫,共84頌,分11個主題:①特殊與非特殊;②粗體與細體;③粗體與細體非神我決定;④束縛與解脫;⑤夢、醒和瑜伽意識;⑥沉思的本質;⑦誤解、機能障礙、滿足與獲得;⑧宇宙的顯現;⑨物質的機能與作用;⑩辨別力與解脫;(11)命解脫。4.故事與插圖,共32頌,以故事說明數論的真諦,共講了26個故事和寓言。5.對某些問題的爭論兼駁其他學派的論點,共130頌,分23個專題,即關於神的存在問題;吠檀多哲學中無明的概念;美好行為的存在;正理論—勝論對美好行為的理解;字和意;認識與謬誤;字的本質與含意;吠檀多的非二元論;感覺器官和心;解脫;感官的功能;正理論—勝論的原子論與範疇學;知覺;量;一般性;關係;情感;肉體的物質因;粗體與細體;感官的職能範圍;肉體的本質;解脫的經驗;生物的類型;神我與三德。6.重點概括幾個問題,共70頌,即自我的本質與自我的區別;獲得解脫的方法;創造的本質;神我為多;顯現的世界;神我與原初物質並存。
本書闡明了二十五諦說,但是在闡述的過程中,滲入了吠檀多有神論的觀點,成為後期數論的代表作。它與前期《數論頌》的觀點有如下區別:在本體論方面,神我與原初物質由互相觀照的關係代之以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神我是自性的支配者;我的觀念由多我變為一我,最終引入了吠檀多一元論的神,神作為「不可見力」推動着原初物質的演化;三德說在早期數論傳統中代表演化的過程和感情的狀況,後期《數論經》的注釋者識比丘,把「德」解釋為精細的實體,最初是均衡的狀態,後來當神我破壞了這種均衡時。就在各種顯現的原則不均衡的排列中結合起來。在認識論方面,本書強調感官的知覺作用,而不強調覺與心的特殊機能。本書是研究後期數論的重要參考資料。
工具書的特點
1、從編輯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檢索而非通讀[1]。
2、從編排方法而言,工具書總是按某種特定體例編排,以體現其工具書性,易檢性。
3、從內容而言,廣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識、信息比較成熟可靠,敘述簡明扼要,概括性強[2]。
視頻
數論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工具書,絕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人民數字聯播網,2020-05-13
- ↑ 工具書的特徵,豆丁網,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