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觀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方觀承(1698~1768年),字遐谷,號問亭,一號宜田,安徽桐城縣人。清朝大臣,內閣中書方式濟之子。
- 雍正九年,成為平郡王福彭謀士,隨軍攻打準噶爾,授內閣中書。
- 乾隆二年,擔任軍機章京,轉吏部郎中。歷任直隸清河道台、直隸按察使、直隸布政使,累遷直隸總督。
- 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去世,時年七十一,諡號恪敏,入祀賢良祠。著宜《述本堂詩集》、《御題棉花圖》、《問亭集》。
基本信息
姓名 方觀承
|
字號 字遐谷,號問亭,一號宜田
|
民族 漢族
|
官職 直隸總督
|
諡號 恪敏
|
出生地 安徽桐城
|
出生時間 1698年
|
去世時間 1768年
|
所處時代 清朝
|
主要作品 《述本堂詩集》《御題棉花圖》《問亭集》
|
主要成就 治理永定河
|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方觀承生於安徽桐城。方觀承的祖父方登嶧,官至工部主事。方觀承的父親方式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進士,官至內閣中書。康熙五十年(1711年),翰林院編修戴名世因其著作《南山集》一書中錄有南明桂王時史事,並多用南明三五年號,被督察院左都御史趙申喬參劾,以「大逆」罪下獄,兩年後被處死。因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引用了方觀承的曾祖父方孝標著作中有關桂王抗清的章節,方家因此受到牽連。方觀承的祖父與父親被流放至黑龍江。 [1]
- 方觀承及其兄因年齡幼小,被免於流放,寄食於南京清涼山寺,靠僧人接濟為生。每年兄弟二人都要千里跋涉,往來黑龍江與南京之間,到塞外探視親人,其生境異常艱辛。早期坎坷的經歷,並未使方觀承就此消沉,而是磨練了他的意志,未他以後的作為打下了基礎。
平步青雲
- 在祖父、父親相繼在黑龍江病故之後,貧困之極方觀承,流落京城,在東華門外靠為人測字謀生。在隨後的一個偶然機會,方觀承被平郡王福彭所相中,並成為其府中幕僚。雍正十年(1732年),平郡王福彭任定邊大將軍,出征準噶爾。方觀承被福彭選中作為謀士相從,被福彭引薦給雍正帝,得到內閣中書的頭銜。乾隆初年,福彭大軍還師後,方觀承先是任任內閣中書,隨後不久於乾隆二年(1737年),方觀承進入軍機處擔任軍機章京,不久後任吏部郎中。乾隆七年(1742年)擔任直隸清河道,隨同署理直隸總督史貽直視察永定河工。一年後方觀承升遷為直隸按察使。 乾隆九年(1744年),方觀承隨同保和殿大學士大學士訥親勘查河道和海塘工程,並於同年升任直隸布政使,執掌一省錢糧稅賦。乾隆十一年(1746年),方觀承署理山東巡撫,兩年後升任為浙江巡撫。乾隆十四年(1749年),除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短暫署理陝甘總督外,方觀承任直隸總督並長達二十年之久直至其去世。
- 方觀承雖非正途入仕,其32歲時才開始從政,但其升遷迅速,從一個從七品的內閣中書,一路升遷至從一品的直隸總督,方觀承用了17年。且縱覽其所任職務,方觀承數度擔任要職,其升遷速度不可謂不快。
開墾海塘
- 乾隆十三年(1748年),方觀承升任浙江巡撫。在巡撫任上,方觀承多次親赴現場勘察海塘工程。他發現海塘引河部分地段已漲沙成陸地,隨後經過方觀承反覆勘驗,丈量處可開墾之地三十五萬餘畝,並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使得貧民得到了一定可耕之地。方觀承將此做法奏疏乾隆帝後,得到其嘉獎讚許。[2]
治理水利
- 乾隆十四年(1749年),方觀承升任直隸總督。當時的直隸省有五大河流,其中永定河最難治理。上任之初,方觀承便上疏乾隆帝,奏請「永定河自六工以下,河形高仰,請就舊有北大堤改移下口,使水行地中,暢通無阻。」
- 乾隆十五年(1750年)春天,乾隆帝將江南河道總督高斌的「豆瓣集漫口圖」展示給方觀承,並令其仿照治理永定河。而方觀承則認為,「永定河與豆瓣集的情形不同,豆瓣集為中河余水漫溢,所以可以選擇在水緩處施工。而永定河南為月堤缺口,北為大堤漫口,南北相距很近。如果僅堵月堤,那麼會使溢出的水無所去,所以只能堵築漫口。」
- 乾隆十八年(1753年),方觀承又奏請在永定河北岸六工尾開堤放水,自鳳河流入大清河。隨後又奏請在下口北埝外做遙埝,為均沙散水之用,並加築鳳河東堤,與遙埝相接。 [3]
- 方觀承的以上建議,均得到乾隆帝的認可並加以施行。
備受寵信
- 方觀承在直隸總督任上長達二十年之久。作為正人君子,他清正廉明;作為封疆大吏,他事無巨細,並以「辦事周詳」為乾隆帝所賞識。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天津等處存在積水,方觀承存在失察,本應予以免職,但乾隆帝對其加以寬恕。然而,隨後御史吉夢熊、朱續經又彈劾方觀承包庇屬下不法行為,乾隆帝非但沒有責怪方觀承,反而對其加以保護。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南巡並賜詩方觀承。[4] [21] 以上事件,均能說明方觀承為政殫精竭慮,受皇帝所賞識與讚賞。
人物結局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方觀承患瘧疾,當年八月卒於任上,年七十一,諡恪敏。
人物評價
- 《清史稿》評價:「觀承殫心力於是,政行畿甸。」[5]
史籍記載
- 《清史稿·方觀承傳》
- 《清高宗實錄》
- 《宣化縣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