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史·陳友諒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史·陳友諒傳出自於《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1]

原文

陳友諒,本謝氏,祖贅於陳,因從其姓。少讀書,略通文義。有術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當貴」,友諒心竊喜。

友諒初嘗為縣小吏,其時徐壽輝兵起反元,遂往從之。後文俊欲謀殺壽輝不果,奔黃州;友諒因乘機襲殺文俊,並奪其軍,自稱平章軍。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未幾,壽輝次江州。友諒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即江州為都,奉壽輝以居,而自稱漢王,置王府官屬。遂挾壽輝東下,攻太平。太平城堅不可拔,乃引巨舟薄城西南。士卒緣舟尾攀堞①而登,遂克之。志益驕,進駐采石磯,遣部將陽白事壽輝前,戒壯士挾鐵撾擊碎其首。壽輝既死,以採石五通廟為行殿,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元大義。

太祖患之,與戰於武昌。太祖所乘舟檣白,友諒約軍士明日併力攻白檣舟。太祖知之,令舟檣盡白。翌日復戰,自辰至午,友諒軍大敗。友諒欲退保奚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歸路。持數日,友諒謀於眾。右金吾將軍曰:」出湖難,宜焚舟登陸,直趨湖南圖再舉。」左金吾將軍曰:「此示弱也,彼以步騎躡我,進退失所據,大事去矣。」友諒不能決,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舉所部來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諒益困。

太祖凡再移友諒書,其略曰:「吾欲與公約從,各安一方,以俟天命。公失計,肆毒於我。我輕師間出,奄有公龍興十一郡,猶不自悔禍,復構兵端。一困於洪都,再敗於康郎,骨肉將士重罹塗炭。 公即幸生還,亦宜卻帝號,坐待真主,不則喪家滅姓,悔晚矣。」友諒得書忿恚,不報。久之乏食,突圍出湖口。諸將自上流邀擊之,大戰涇江口。漢軍且斗且走,日暮猶不解。友諒從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②,驟中流矢,貫睛及顱死。 (選自《明史•陳友諒傳》)【注】:①堞:城牆上如齒狀的薄型矮牆。②捴(zǒng):同「總」,統率,這裡是指揮的意思。

譯文

陳友諒,本來姓謝,祖上贅附於陳家,於是跟了人家的姓.小時候讀書,稍稍通了文義.有術士看他先祖的墓地,說「按相術應當富貴」,陳友諒心裡暗喜。

陳友諒剛開始曾經當過縣吏,當時徐壽輝與倪文俊起兵反抗元軍,於是他去跟隨了他們,後來倪文俊想謀殺徐壽輝沒有成功,逃到黃州;陳友諒於是乘機襲殺倪文俊,並且奪了他的軍隊,自稱平章軍。

起初陳友諒攻占龍興,徐壽輝想遷徙到那裡並把它作為國都,陳友諒沒有答應.不久,徐壽輝駐紮在江州.陳友諒在城外埋伏了軍隊,迎接徐壽輝進城,然後馬上關了城門,他的部下全部被殺.陳友諒就把江州作為都城,(表面上)侍奉徐壽輝而據,而他自稱漢王,設置了王府和官屬.然後挾制徐壽輝向東而下,攻打太平.太平城堅固不可攻下,他就率領大船迫近太平城的西南方.士兵們沿着船尾攀上城垛登上城池,於是攻克了太平城.他的內心更加驕傲,進駐采石磯,派遣部將假裝在徐壽輝前稟告事情,埋伏了健壯的士兵夾着鐵撾擊碎了徐壽輝的腦袋.徐壽輝死了以後,陳友諒把采石磯的五通廟作為行殿,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國號為漢,改元大義。

明太祖把他當做禍患,與陳友諒在武昌會戰.太祖所乘的是白色帆布的船,陳友諒就約定軍士第二天一齊攻打白色帆布船.明太祖知道這個消息,下令所有的帆布都換成白色的.第二天又戰,從辰時到午時,陳友諒軍大敗.陳友諒想退守保奚山,明太祖已提前扼守住了湖口,阻斷了他們的歸路.相持了幾天,陳友諒同眾人謀劃.右金吾將軍說:「逃出湖難,應該焚燒船隻登岸,直奔湖南再圖大舉.」左金吾將軍說:「這樣就向敵人示弱,他們用步兵和騎兵追蹤我們,我們的進退就失去了據守的地方,大事就去了.」陳友諒不能決斷,過了一會兒又說:「右金吾說的對.」左金吾因為諫言不被採用,率領所部來向明太祖投降.右金吾知道這個消息後,也來投降了.陳友諒更加陷入困境。

明太祖多次給陳友諒寫信,大致意思說:「我原想和你結盟,各自安守一方,來等待天命.你錯誤計謀,肆意荼毒於我.我率輕裝軍隊從小道出擊,突襲占有了龍興十一郡,你仍然不懺悔自己造成的禍患,又挑起爭端.第一次被困於洪都,第二次在康郎戰敗.骨肉將士重重遭受了塗炭.你如果僥倖得以生還,應該除卻帝號,坐等真命天子,否則,定當家破姓亡,後悔就晚了.」陳友諒接到信後十分生氣,沒有回覆.時間長了缺少糧食,向湖口突圍.諸將從上流阻擊他,在涇江口激戰.漢軍且斗且逃,天晚了仍然不能突圍.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想指揮突圍,突然被流矢射中,從眼睛穿入到達腦顱而死。 [2]

作者簡介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