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天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明正天皇 | |
---|---|
原文名 | 明正天皇(めいしょうてんのう) |
出生 |
元和9年11月19日(1624-1-9) 京都 |
逝世 | 元祿9年11月10日(1696-12-4) |
國籍 | 日本 |
別名 | 興子(おきこ) |
民族 | 大和族 |
職業 | 天皇 |
明正天皇(1624年1月9日-1696年2月4日),在位期間:1629年12月22日-1643年11月14日),女,第109代日本天皇,日本歷史上八位女天皇的第七位,活動於天皇制度沒落的江戶時代。
為後水尾天皇第二皇女,母親中宮德川和子。諱興子,幼名女一宮。[1]
母親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女兒(德川家康的孫女)。明正天皇幼名興子,所以未即位前又稱為興子內親王,興子出生的時候,德川幕府的統治已經十分的穩固。後水尾天皇在興子後面還有兩個兒子出生,只不過沒有長成年紀還小,興子才有機會即位[2]。
因為外祖父是江戶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她七歲繼位,二十歲就把皇位讓給弟弟,和奈良時代叱咤政壇的前輩女天皇相比,已經沒有權勢了,這時她的實際身份只相當於神宮的女祭司。因為她當過天皇的高貴身份,也沒人能娶她,她只能在宮中孤獨終老。
退位以後的明正天皇又活了50多年,先後經歷了後光明天皇、後西天皇、靈元天皇數朝。明正天皇的「明正」二字是由古代元明天皇與元正天皇兩位女帝諡號各取一字,於1696年11月死,享年73歲。
葬在京都的月輪陵[3]。
生平
明正天皇生於元和9年(1623年)11月19日,熟悉日本戰國階段歷史的朋友應該對元和這個年號很熟悉,「元和偃武」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看成戰國時代真正結束的標誌。
明正天皇的父親是後水尾天皇,母親是源和子,千萬別被這「源和子」的名字蒙了,她實際上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女兒(德川家康的孫女)。
明正天皇幼名興子,所以未即位前又稱為興子內親王,興子出生的時候,德川幕府的統治已經十分的穩固,並已在1615年制定公布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明面上說,天皇要把學問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實際上就是限制天皇對政治的干預。該法度十七條中唯一認可天皇的權力是第8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 [4]
興子出生時,父親後水尾天皇28歲,母親和子17歲,就一般來講,興子根本沒有在短時間內即位的可能性,且不說天皇再生育男性繼承人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沒有,要等28歲天皇死也還有年頭呢。從表相上看,後水尾天皇對和子皇后(1624年冊封)的感情還是不錯的,1625年同母妹昭子內親王出生,1626年同母弟高仁親王出生並被立為皇儲,1628年高仁親王死,同母弟若宮生(生後不久就病死)。
列舉上面的後水尾天皇子嗣出生年表,還想說明的問題是——在興子以後後水尾天皇還有兩個兒子出生,只不過沒有長成,興子才有機會即位,這也是造化弄人呀。[5]
本來興子可以四平八穩地過自己皇女的生活,可是不久就發生了赫赫有名的「紫衣事件」。「紫衣」是授予僧人榮譽和地位的象徵,在《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中明確規定朝廷不能私自授予紫衣,但向僧人授予紫衣是朝廷的一大經濟來源,所以後水尾天皇一次向70多位僧人授予了紫衣。
當然,這種行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考慮,也是嘗試着向幕府的權威提出挑戰。所以,德川幕府的反應也是很快,1627年,德川家光授意京都所司代板倉重宗宣布,今後只要是違反《公家諸法度》中關於紫衣條文的人,一律免職受罰。朝廷則表示:「今後總之不會再做這種無效的事」。
事件就這樣暫時告一段落,但緊接着的「春日局參拜事件」完全改變了興子內親王的一生。春日局是齋藤利三的女兒,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奶媽。
「紫衣事件」發生不久,春日局在幕府的授意下近京謁見後水尾天皇,但歷來的規定是只有「從五位下」以上官位的人才能入宮晉謁天皇。而春日局當然不可能有從五位上以上的官位,但是迫於幕府的壓力,後水尾天皇不得不接見了她。
後來,接受了朝廷紫衣的很多高僧因拒絕幕府的命令而被放逐。「紫衣事件」和「春日局參拜事件」以後,後水尾天皇感覺受到極大的侮辱,但他又無力進行其他反抗活動,就宣布退位,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的興子內親王得以即位,成為日本歷史上的第109代天皇——明正天皇。這一年是1630年,其時興子內親王只有5歲。
明正天皇在位14年,1643年明正天皇異母弟素鵝宮親王已經11歲,明正天皇決定讓位給他,是為第110代後光明天皇。明正成為太上天皇,並由幕府那邊得到每年五千石的貢米。
退位以後的明正天皇又活了50多年, 先後經歷了後光明、後西、靈元天皇數朝。於1696年11月死,享年73歲。[6]
諡號
1696年過世,諡號「明正」二字是由古代元明天皇與元正天皇兩位女帝諡號各取一字,葬在京都的月輪陵。
在位期間年號
寬永
日本八位女天皇當中,命運最悲情的非明正天皇莫屬,她從5歲時繼承父親的皇位,不到20歲便讓位給弟弟。此後,明正天皇又度過半個多世紀的孤獨寂寞生活,才離開人間,一生沒有婚配,沒有享受過一天正常人的快樂,可謂極度悲情。[7]
日本最可憐的女天皇,5歲登基19歲退位,忍受53年的孤獨後駕崩
從公元592年(隋文帝開皇十二年)開始,盛行「男尊女卑」思想的日本,開始產生史上首位女天皇-推古天皇,此後1200多年間,又陸續出現7位女天皇。雖然這些女天皇多是扮演「過渡性」角色,但在位期間都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有的女天皇甚至還起到了開啟新時代的巨大作用。在這8位女天皇當中,最為可憐者,當屬第7位女天皇-明正天皇。
明正天皇本名興子(天皇沒有姓),是日本第109代天皇,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和子皇后的長女,生於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年)。除興子外,德川和子還生下過2子4女(即高仁親王、若宮、女二宮、女三宮昭子內親王、女五宮賀子內親王、菊宮),但兩位皇子均早夭。除此之外,後水尾天皇還與夫人園光子生有皇子紹仁(幼名素鵝宮),也就是後來的後光明天皇。
後水尾天皇在位時,正值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8年),此時天皇權威掃地、形同傀儡,非但不能參與國政的處理,而且連生存都成了大難題。按照幕府制定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天皇無權動用國庫資金,也不能設置「小金庫」,一切開銷都要向幕府領取,費用相當於每年1萬石糧食。除此之外,如果有額外的開支,天皇必須要向幕府提出申請,至於能否得到批准,完全看將軍的心情。
對於承擔着諸多責任的天皇來講,1萬石糧食的費用過於微薄,不僅對他舉行各種國事活動形成很大限制,就連生兒養女都成了難題。雖然到了幕府後期,天皇的用度逐漸增加到10萬石,但標準僅相當於低級大名(諸侯),根本沒法與豪奢成性的中國皇帝相比。當然跟生計艱難相比,讓天皇們更加難以忍受的,是幕府年復一年的輕視與欺辱。
幕府將軍為了控制天皇們,除了採取聯姻以監視他們的方式外,還在京都設置所司代,除了向朝廷傳遞幕府的指示外,還承擔着監察朝廷、公家貴族的職責。所司代秉承幕府的意志,動輒拿一些瑣事來刁難朝廷,壓制天皇哪怕是一丁點想自主的念頭。正因如此,很多天皇因為難以忍受幕府的欺辱,便早早地選擇退位,後水尾天皇亦是如此。導致後水尾天皇退位的,是兩件「小事」。
天啟七年(1627年),後水尾天皇登基後的第17個年頭,天皇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增加收入,在沒有通知所司代的情況下,便賜給京都大德寺、妙心寺僧侶數十件紫衣,由此來換取後者對宮廷的捐助。幕府得知消息後,以《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的規定來刁難天皇,判定賞賜紫衣的敕令無效。消息一出舉朝譁然,天皇也是萬分尷尬,此即著名的「紫衣事件」。
兩年後(1629年),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按照規定應該進京朝見天皇,但是他出於對朝廷的蔑視,竟然派乳母齋藤福代替他進京。按照朝廷的禮法,只有四位(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上殿覲見天皇,但將軍竟然派沒有官位的乳母作為使者來覲見天皇,擺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不僅如此,齋藤福還是罪臣齋藤利三(明智光秀的部將)之女,如今卻作為幕府的使者朝覲天皇,簡直是對朝廷莫大的羞辱。
然而後水尾天皇不敢得罪幕府,只好下詔賞賜齋藤福從三位的官銜,稱呼她為「春日局夫人」,特許她上殿面君。但對於朝廷的恩典,齋藤福毫無感激之心,在覲見天皇時也是態度傲慢,不僅一再頌揚自己的主子德川家光,而且還對滿朝公卿的質問嗤之以鼻,令天皇羞怒交加,此即著名的「春日局參拜事件」。
三年時間裡兩度遭受莫大的羞辱,後水尾天皇簡直屈辱到了極致,為了避免再度受辱,索性決定退位。同年11月,後水尾天皇在事先沒有通知幕府的情況下,宣布讓位給年僅5歲的皇長女興子內親王,後者由此成為日本史上第七位女天皇,是為明正天皇。由於女天皇是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的親外甥女,所以對於後水尾天皇的舉動,幕府並未提出異議。
明正天皇在位14年時間,逐漸由幼童長大成為妙齡少女,雖然身居皇位,但手中沒有半點兒實權,不過是幕府操弄的傀儡而已。由於不能處理國政,所以明正天皇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讀書和禮佛,除此之外便是等待異母弟紹仁趕快長大,以便早日交班卸任。明思宗崇禎十六年(1643年),等到紹仁長到11歲的時候,明正天皇便迫不及待地讓位給他,並以上皇的身份「退休」。
明正上皇退位時年僅19歲,正值青春妙齡之際,但由於身份的極度特殊性,不能結婚生子。此後,明正上皇退居後宮,靠着每年幕府提供的5000石貢米生活,伴着青燈古佛,在異常孤寂冷清的環境中忍受着歲月的煎熬。清聖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人世間苦熬53年時間的明正天皇駕崩,終年72歲,回顧她孤獨、可憐的一生,實在是令人唏噓。
日本天皇
第一系
▪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綏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寧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靈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 開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 成務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應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寧天皇 ( 480-484) ▪ 顯宗天皇 ( 485-487) ▪ 仁賢天皇 ( 488-498)
▪ 武烈天皇 ( 498-507) ▪ 繼體天皇 ( 507-531) ▪ 安閒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 欽明天皇 ( 539-571) ▪ 敏達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極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齊明天皇 ( 655-661)
▪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統天皇 ( 686-697)
▪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聖武天皇 ( 724-749)
▪ 孝謙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稱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陽成天皇 ( 876-884)
▪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圓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 一條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 三條天皇 ( 1011-1016) ▪ 後一條天皇 ( 1016-1036) ▪ 後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後冷泉天皇 ( 1045-1068)
▪ 後三條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鳥羽天皇 ( 1107-1123)
▪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衛天皇 ( 1141-1155) ▪ 後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條天皇 ( 1158-1165)
▪ 六條天皇 ( 1165-1168) ▪ 高倉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後鳥羽天皇 ( 1183-1198)
▪ 土御門天皇 ( 1198-1210) ▪順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後堀河天皇 ( 1221-1232)
▪ 四條天皇 ( 1232-1242) ▪ 後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後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龜山天皇 ( 1259-1274)
▪ 後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見天皇 ( 1287-1298) ▪ 後伏見天皇 ( 1298-1301) ▪ 後二條天皇 ( 1301-1308)
▪ 花園天皇 ( 1308-1318) ▪ 後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後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長慶天皇 ( 1368-1383)
▪ 後龜山天皇 ( 1383-1392) ▪ 光嚴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 後光嚴天皇 ( 1352-1371) ▪ 後圓融天皇 ( 1371-1382) ▪ 後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 稱光天皇 ( 1412-1428) ▪ 後花園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門天皇 ( 1464-1500) ▪ 後柏原天皇 ( 1500-1526)
▪ 後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親町天皇 ( 1557-1586) ▪ 後陽成天皇 ( 1586-1611) ▪ 後水尾天皇 ( 1611-1629)
▪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後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後西天皇 ( 1654-1663) ▪ 靈元天皇 ( 1663-1687)
▪ 東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門天皇 ( 1709-1735) ▪ 櫻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園天皇 ( 1747-1762)
▪ 後櫻町天皇 ( 1762-1770) ▪ 後桃園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參考文獻
- ↑ 日本悲情女天皇,5歲登基,19歲退位,退隱53年後才去世文史磚家
- ↑ 廉德瑰. 《日本為什麽與眾不同》. 大陸: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6-01-01. ISBN 9787205084806.
- ↑ 茂呂美耶. 《大奧日本》. 台灣: 麥田. 2016-03-31 [2019-05-15]. ISBN 9789863443322.
- ↑ 明正天皇金刺蝟
- ↑ 明正天皇——日本歷史上八位女天皇的第七位趣歷史的小熊掌
- ↑ 日本天皇被權臣家的奶娘羞辱,一氣之下將皇位傳給了女兒歷史棋局
- ↑ 藩鎮派一保姆當使者去見皇帝,皇帝要面子,只得封保姆為三品官張生全精彩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