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湖新八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湖新八景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明湖新八景

地址: 濟南大明湖內

明湖新八景大明湖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國家5A旅遊景區,是「中國第一泉水湖」城市,它的水源是濟南七十二名泉的泉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新建景區增加了七橋風月、秋柳含煙、明昌晨鐘、竹港清風、稼軒悠韻、超然致遠、曾堤縈水、鳥啼綠蔭新八景。碧柳紅荷,亭台樓榭引人入勝。[1]

新八景簡介

鳥啼綠蔭

在大明湖新區鵲華路以東的狹長地帶,夾岸綠樹蔥籠,芳草如茵,湖中荷蓮浮面,蘆葦叢生,各種鷗鳥棲息於此,相互嬉戲追逐,一派生態野趣。漫步其間,賞荷觀柳,聆聽鷗鷺唱鳴,頓感輕鬆愉悅,心曠神怡。這一景觀被名之為鳥啼綠蔭。這一帶有北渚橋、鵲華居、水雲居等歷史景點。

七橋風月

七橋風月與鵲華橋古時大明湖周圍,環繞七座橋樑:鵲華、百花、芙蓉、水西、湖西、北池、濼源,七橋風格各異,富有情趣,於是七橋風月便成為一大勝景。宋以來的文人學士多以此為題,賦詩為文:「從此七橋風與月,夢魂常到木蘭舟」、「城外青山城裡湖,七橋風月一亭孤」。今日大明湖擴建,由秋柳橋代替濼源橋,其餘全部恢復重建,再現七橋風月景觀。七橋之外,還有梅溪、蘆花、藕香、凝雪、南豐、玉涵、竹韻、幼安等共28座景觀橋。各式各樣的橋連通整個新建區域,呈現出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

秋柳含煙

據《歷城縣誌》記載,清代著名詩人王漁洋曾在大明湖畔秋柳園讀書會友賦詩,並在水面亭寫下了轟動大江南北的《秋柳四章》。深秋時節,循着詩人的腳步來到大明湖秋柳園一帶,看湖畔楊柳,葉始微黃, 乍染秋色,披拂水際,若有搖落之態,感受當年詩人的悵然之情,如煙如夢,這便是秋柳園內的秋柳含煙景觀。

曾堤縈水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任齊州知州時,為方便遊覽,在大明湖東南岸修建了一條堤路,當時稱之為百花堤。為紀念南豐先生,傳承那段歷史,在大明湖擴建工程中,將南豐橋與南豐祠之間的一段路命名為曾堤,堤上楊柳垂蔭,百花飄香,堤兩側湖水縈岸,波濤陣陣,成為大明湖十六景之一——曾堤縈水。

竹港清風

竹港清風——古時大明湖東南岸一片大竹林,萬竿參天,拂雲蔽日。明代著名大臣趙世卿在竹林附近建小淇園,是當時濟南著名的園林和觴詠勝地,園內修竹成林,榆柳夾集,截木為舟,採石為山,曲徑蜿蜒,景趣幽絕,這一景觀被譽為「歷城十六景」之一——「竹港清風」。為挖掘文化內涵,傳承歷史文脈,在大明湖擴建區域恢復了這一歷史景觀。

稼軒悠韻

走進大明湖西南岸的稼軒園,所見所聞所感皆是愛國詞人辛棄疾那「人中之傑」、「詞中之龍」的畫面與意境。感悟詞人的愛國情懷、戎馬生涯,賞析詞作的豪放風格、獨特魅力,不由得感嘆主人公的人品詞品。這便是大明湖新區八大景觀之一—— 稼軒悠韻。

明昌晨鐘

在大明湖南岸有一處鐘樓遺基,建於元代,原名康和尚院,明初改為鎮安院,又名鐘樓寺,寺內原有金代明昌年間鑄造的鐵鐘,現懸於大明湖北岸晏公台上明昌鍾亭內,鐘聲承載美好心愿,傳聞方圓十里,雄渾激越,響徹碧湖,令人激盪振奮。

超然致遠

「超然致遠」是大明湖擴建新區八景之一,周遭其他景點還有牌坊、遐園、稼軒祠、鐵公祠、歷下亭、北極廟、南豐祠、匯波樓、明昌鍾亭、明湖寶鼎、曾公畫壁、湖心百米大型噴泉等,此次恢復重建的超然樓,是一座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建築面積5673平方米。樓體坐落在寬大的漢白玉台基上,頂覆銅瓦,古樸典雅,上下7層,高51.7米。樓內匯集泉城攬勝、濟南八景等木雕作品和鯤鵬展翅、萬馬奔騰、龍吐九鯉等根雕作品,以及大明湖八景繪畫作品。樓內有電梯直達觀景台,遊人登高望遠,泉城美景一覽無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