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舞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普米族舞蹈 |
普米族舞蹈 |
中文名稱 :普米族舞蹈 類 型 :宗教舞蹈和娛樂舞蹈 屬 於 :綜合性歌舞藝術 |
普米族舞蹈的音樂與歌舞有着密切的聯繫,詩、歌、舞不可分割,普米族的詩歌幾乎沒有不用於演唱的,普米族的民歌演唱則大多伴有舞蹈。
基本簡介
跳鍋莊是普米族傳統的舞跳形式,這種舞蹈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一支竹笛或葫蘆笙,有一塊空地即可進行,少則三五人,多則數百人。一般總是在傍晚,在院內或場壩上舉行。跳舞時,總要在中間燃起一堆火,與室內的鍋莊相似,所以稱之為鍋莊舞。鍋樁內容很豐富,從古代的遊牧、狩獵、紡織到今天的趕街、慶豐收、烤酒等都有反映。流行的曲調有《放單調》、《出山》、《獅子舞》等等。現在,鍋莊舞已發展成為集唱詞、曲調、舞蹈、音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歌舞藝術。
舞蹈類型
普米族的民間舞蹈,大體上可分為宗教舞蹈和娛樂舞蹈兩大類。
宗教舞蹈
普米族的宗教舞蹈,均為原始宗教舞蹈。目的是崇奉神靈,驅邪攆鬼。從表演場合看,都在特定的宗教活動中表演。如驅邪攆鬼時跳"醒英磋"、葬禮中跳寨細蹬、敬羊舞等。哪一種宗教舞蹈在哪一種宗教活動中跳,教規分明、不得相混。非宗教活動的場合是不允許跳專門性宗教舞蹈的。從表演人員看,宗教舞蹈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只由訓練有素的巫師表演,人數一般不多。宗教舞蹈的伴奏,為了營造神秘和恐怖氣氛,多用鼓、鑼、鈴等打擊樂器,渲染出奪人的聲勢。普米族的宗教舞蹈,全是男子舞蹈,大都佩有法器或刀劍、鈴等器械。表演時,或持刀握鈴,轉跳騰挪;或擊鼓縱橫,伴以念頌咒語或高聲猛唱;或摹擬禽獸狀,情態奇詭、氣韻別致。這類男性舞蹈,動作雄渾剛健,虎虎有力、氣勢逼人,顯示出一派陽剛之氣。這種風格,充分體現了普米族堅毅、勇猛的大無畏性格。宗教舞蹈因其特定作用,造成了它不易流傳和發展的局限。在生產方式轉換,社會制度變更的歷史進程中,許多宗教舞蹈已逐漸淹沒,傳承下來的宗教舞蹈,
呈現出兩大特點
一是由繁趨簡。如醒英磋、寨細磋等,原都具有非常豐富的內容和繁雜的表現形式。如今從內容到形式以及表演的人數都簡略得多了。二是轉化成娛樂性舞蹈。例如:普米族是具有獰獵傳統的民族,獵人都崇拜山神,出獵有所收穫是山神的賜予,空手而歸是因為山神不高興,不願賜予。所以,出獵前要戒房事,要焚香禱告山神。有所收穫的獵人歸獵後,要扛着野獵、獐、鹿等獵物歡歌狂舞,感謝山神,同時祈求山神下次更慷慨的賜予。若浪就是最初獵人滿載而歸後感謝山神,'取悅山神而背負獵物唱跳的祭祀性舞蹈。而現在則是在婚禮中跳,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親戚朋友前往祝賀新喜。在葫蘆笙的伴奏下,青年男女扛着豬火腿,糧食袋子,圍着簧火邊跳邊唱:"姑娘出嫁了,家裡辦了件大事,但仍有吃不完的糧食和肉,豐收神永遠保護着我們,我們的日子永遠富裕興旺。"性質已完全不同了。普米族的打跳,是以青年男女為主的娛樂性集體舞蹈。人數不限,少者幾人,多則幾百人。只要有塊平地,有一支伴奏的葫蘆笙、四弦琴或竹笛就能起舞,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白天伴着太陽,夜晚圍着篝火,尤以夜晚最為普遍。不論是婚喪嫁娶,還是年節慶典,一句話只要有喜可慶,有心想樂,就可歡聚歌舞,盡興狂歡。
娛樂舞蹈
普米族的民間娛樂舞蹈,普遍具有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特點。舞蹈形式正如普米族民歌所唱的:"如金線把珍珠穿成一串,手拉手跳成十五的月亮。"娛樂舞蹈全是手拉手轉圓圈的舞蹈形式。人們挽手而跳,伴以高亢洪亮、情感激越的唱詞。特別是普米族婦女雪白的長裙隨舞步輕盈飄旋,似白鷺翻飛,正如《打跳歌》中所唱的:"笛聲不停莫歇腳,舞場上沒有陡岩子,腳底板下沒有刺,跳它個地動山也搖。"在喜慶的集會之夜,歡快的娛樂性舞蹈,往往一跳就是通宵達旦。普米族和滇西北高原上的納西族、白族、彝族、藏族、僳僳族、漢族等兄弟民族相鄰或雜居相處。無論在風尚習俗、民族文化,甚至語言方面都互相影響。蘭坪縣的普米族在習尚、服飾方面受白族和漢族的影響較突出。醒英磋中的道具扁鈴、撥浪鼓等,明顯是受了藏傳佛教的影響。仆瓦磋中的作揖等動作,又透出漢族文化的影子。寧蒗、麗江縣的普米族宗教習俗方面受藏族的影響較多。因而,表現在舞蹈方面,如甲磋舞、羊皮舞、鍋莊舞、裹草帘子舞等許多舞蹈,都為幾個民族所共跳。相互滲透、融合變化,豐富發展,有些舞蹈甚至難以追尋其母體。[1]
視頻
普米族舞蹈普米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