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曹天欽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曹天欽 編輯 曹天欽(1920.12.05-1995.01.08)北京人,生物化學家, [1] 中國現代蛋白質研究的奠基人。 [2] 1944年(中華民國三十三年)畢業於成都燕京大學化學系,1951年獲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博士學位,同年被選為該校維爾基斯學院院士,1958年首先建議開展人工合成胰島素的研究並參加了領導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學院外籍院士。 [1] [3] 曹天欽院士長期從事肌肉結構蛋白的研究,是肌球蛋白輕鏈的發現者。他還應用多種物理化學技術,研究了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的性質以及各種肌肉蛋白在肌原纖維上的定位問題,並在原索動物文昌魚中發現了副肌球蛋白。他是中國最早於分子水平開展植物病毒的研究者之一。在植物病毒和植物類菌質體、診斷及防治中國植物病毒病和黃化病等方面,均進行過較深入的研究。在蛋白質方面,他曾研究過膠原蛋白、神經系統蛋白、胰島素、蛋白酶抑制劑等。 [1]

中文名 曹天欽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省束鹿縣 出生日期 1920年12月05日 逝世日期 1995年01月08日 職 業 生物化學科學家 畢業院校 燕京大學、劍橋大學 主要成就 肌球蛋白輕鏈發現者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3年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學院外籍院士 目錄 1 人物生平 2 主要成就 ▪ 科學研究 ▪ 主要論著 ▪ 人才培養 3 獲獎記錄 4 社會任職 5 個人生活 6 人物評價 7 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編輯

曹天欽(4張)


1920年(民國九年)12月5日,曹天欽生於北平(現北京)的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家庭,原籍河北省束鹿縣,父親是教師。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曹天欽考入燕京大學附屬中學。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夏,入通縣潞河中學。 [4]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轉入北平育英中學,完成了高中學業。 [4]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入燕京大學學習化學。自一年級至三年級由於成績優良,獲得學校的獎學金。 [4] 1941年(民國三十年),曹天欽離開北京,去陝西參加中國工業合作運動。 [4]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燕京大學在成都復校,曹天欽回燕大繼續學習。 [4]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夏,獲得得理學士學位。隨即受中英科學合作館李約瑟博士的邀請赴重慶,參加中英文化交流工作。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10月,經李約瑟博士介紹獲得英國文化委員會獎學金,赴英留學,先在劍橋大學攻讀化學。 [4]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獲學士學位。此後,曹天欽醉心於製革研究,而製革和蛋白質化學有關,因而又改攻生物學,師從著名生化學家斐利(K.Bailey)研究蛋白質化學4年,主要從事肌肉蛋白質的物理化學研究。 [4] 1951年,曹天欽拿到了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同時還被該校罔維爾基斯學院選為院士,這是該院歷史上第一個中國人獲此殊榮。 [4-5] 1952年10月1日,曹天欽和妻子謝希德從英國啟程於到達上海。 [4] 1953年,將該蛋白的重鏈與輕鏈分離開來。 [4] 1958年,任研究員。 1956年5月,他和謝希德分別在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上海復旦大學同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5] 1958年,曹天欽與幾位青年科技人員一起,首先建議開展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研究,並在其後的3年中是這項研究的幾位領導人之一。 1959年,生理生化研究所分立為生理和生物化學兩個研究所。 1960年,曹天欽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所長,直至1984年。 1966年,在第二次評審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會議上,他又建議開展胰島素X光晶體衍射的研究。 1963年,完成的有關原肌球蛋白類晶體電子顯微研究。 [4] 1979年至1988年,被選為中國生物化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他和當時的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王應睞一起,為生物化學研究所和中國生物化學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不遺餘力。 [4] 1983年,他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選聘為國外院士。 1984-1988年,當選國際科學聯合會(ICSU)理事會理事、執行局委員。 1987年秋,他在以色列出席國際生物物理學大會時,由於舊病復發被送回國內。 1995年1月8日,在上海逝世。



主要成就 編輯



科學研究 曹天欽畢生從事蛋白質和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在肌肉蛋白質、神經蛋白質、蛋白水解酶和抑制劑、馬王堆古屍肌肉保存、植物病毒、植物類菌原體、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等方面,均獲重要研究成果,其中肌球蛋白輕鏈的發現獲得國際同行的公認而被載入史冊。作為有遠見卓識的科研組織工作者,十分重視新技術在生物學發展中的作用領導建立了蛋白質結構分析技術(包括氨基酸組成、末端分析、肽段分離和順序分析等)以及蛋白質的物理化學分析技術(如電泳、擴散、圓二色性和電子顯微鏡等),為提高蛋白質化學研究的水平(包括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中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重要組織者之一。代表作有《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英文)等。 [3] 曹天欽還對副肌球蛋白進行了系統研究,同時也是中國人工合成胰島素的組織和參與者之一。這些都使得曹天欽成為中國現代蛋白研究的奠基人。除了在蛋白質領域取得傑出成就外,曹天欽根據國家的需求,將研究領域擴展到植物病毒領域,發現了若干新的病毒或病毒株。 [4] 1963年完成的有關原肌球蛋白類晶體電子顯微研究,這比Cohen和Longley在1966年進行的更為著名的相似工作早得多。 [4] 20世紀50年代初,他發表論文證實肌球蛋白分子中存在亞基。 [2] 20世紀60年代初和同事們一起,利用中國剛進口的第一台高分辨率電子顯微鏡對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的分子、纖維和類晶體進了大量的電鏡觀察。20世紀70年代以後又開展了植物類菌原體方面的研究。同對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煙草花葉病毒等病毒形態、外殼蛋白的物化性質,病毒的解離聚合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開創了中國植物病毒生化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



主要論著 1: Tsao T C, Bailey K, Adair G. S. The size, shape and Aggregation of Tropomyosin Particles. Biochem J, 49, 1950: 27-36. 2: Tsao T C, Fragmentation of the Myosin molecule. Biocheim Biophys. Acta 1953,11: 368-382. 3: 盛沛根,曹天欽.不同來源的核酸原肌球朊的比較研究.生理學報,1954,19:203-221. 4: 彭加木,曹天欽.兔皮原膠原的抽提與其若干物理化學性質.生理學報,1956,20:164-180. 5 :曹天欽,龔祖塤,鄒永水等.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晶體的電子顯微鏡觀察.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63,3:206-219. 6 :張友尚,裴美雲,曹天欽等.油菜花葉病毒的大小、形狀、結構及其蛋白亞基的化學特徵.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64,4:196-208. 7 :龔祖塤,曹天欽等.中國第一例雙聯病毒.科學通報,1982,22:1393-1395. 8 :林光大,曹天欽等.綠豆胰蛋白酶抑制劑晶體生長及晶體學參數測定.中國科學B輯,1986,2:153-156. 9 :孫偉,龔祖塤,曹天欽.小麥叢矮病毒的依賴於RNA的RNA聚合酶.中國科學B輯,1987,9:940-946. 10: 陸惠華,龔祖塤,曹天欽.水稻齒葉矮縮病毒RNA聚合酶的研究.中國科學B輯,1988,10:271-274. 11 :孫偉,龔社塤,曹天欽.小麥叢矮病毒的L,NS和N蛋白在病毒RNA的體外轉錄過程中的作用.中國科學B輯,1988,10:155-161. 12: 王守貞,龔祖塤,曹天欽.文昌魚副肌球蛋白的分離和生化性質.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88,20:395-400. 13 :譚若穎,龔祖塤,曹天欽.河蚌閉殼肌mRNA的體外翻譯和產物分析.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89,21:6-11. 14 :沈驪,龔祖塤,曹天欽.20kd蛋白質——保留性收縮肌肉中的一種調節蛋白質的純化及性質研究.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1989,21:12-18. 15: Cao T Q,Li K H,Chang M W,et al.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Shangha:Chinese Classi.



人才培養 曹天欽一貫重視培養人才。30多年來和同事們一起通過培養研究生、辦訓練班、到大學兼課、進修等種種方式,為國內培養造就了一支數百人的蛋白質、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人才。曹天欽對年輕的同事和研究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也極為關心。由於他的精心培養,在他的學生和助手中,已有不少人成為各自學科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和科研第一線的骨幹力量。還有不少人擔任過分院、所、室一級領導職務。其中一部分人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科學家。他們一致認為,自己的成長和曹天欽的培養與教育是分不開的。 [6]


獲獎記錄 編輯

所獲獎項

▪ 1978 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1] 肌肉與肌肉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 (獲獎) ▪ 1956 獲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個人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1] 肌肉蛋白的研究 (獲獎)


社會任職 編輯 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生物化學會第一、第二、第三屆副理事長,併兼任第一、第二屆秘書長,國際科聯理事會理事及執行局委員。 [1] 1944-1946年,任中英科學合作館幹事。 1952-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 1960-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生化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副所長。 1981-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副主任、主任。 1983-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


個人生活 編輯 1952年5月,謝希德和曹天欽舉行了婚禮。


人物評價 編輯 欽先生為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展,尤其為蛋白質科學研究奉獻的一生。(林其誰院士評) [6] 曹天欽先生作為一個真正的學者、出色的組織者和令人敬佩的導師為科研為人才培養付出的一生。(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所長林安寧評) [6] 感謝這位睿智堅強的科學先驅以戰略思考的角度推動中國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鼓勵學科交叉和新技術應用發展。(李載平院士評) [6] 他是新中國第一代科學家中國夢的追夢人和實踐者。(龔祖塤評) [4] 曹先生把自己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在一生科學求知的道路上不怕困難、不計得失、勇攀高峰的精神令人欽佩和感動。先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人師表,大師風範,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生化與細胞所所長劉小龍評) [7] 生化與細胞所的文化源自曹天欽等老一輩科學家和其後一代代科學家所賦予的科學精神,要讓新一代學生了解和傳承這樣的文化,能像曹先生那樣做人、做事、做學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前生化與細胞所所長李林評) [4] 曹天欽先生是我們的前輩,他光輝的一生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以曹天欽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是研究所的驕傲,他們用自己光輝的人生實踐鑄造了研究所之魂。(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張旭評) [7] 曹天欽教授潛心科研半世紀,為國家建樹良多,黨與人民永遠感激他所作出的巨大貢獻」。(蘇步青評)


後世紀念 編輯

2004年7月9日,在上海市福壽園知博苑豎立了曹天欽、謝希德院士紀念銅像。 [5] 2013年2月25日,曹天欽先生紀念銅像落成典禮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