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心未癬(林清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有心未癬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有心未癬中國當代作家林清玄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有心未癬

當代大修行者陳健民居士在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在美國舊金山舍報往生,享年八十二歲。

陳健民居士曾在四川、西康、西藏、印度等地方參訪明師,先後閉關長達三十幾年,他閉關之地有時在窮山絕壁,有時在屍林荒冢,曾因山林瘴氣而遍身生癬,但他不以為意,仍然不斷精進,他曾自勉說:「余有舌未癬,有心未癬也。」

作詩以言志說:我也何能作藥王,聞聲知苦替呼娘;願收天下諸人病,盡作吾身點點瘡。

我讀到這首詩時,為之落淚,想到學佛的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悲願、這樣的承擔。在這個時代能像陳健民先生一樣修行的居士真是很少了,如今典型宿昔、古道顏色,更令人感傷。

陳健民居士是少數顯密圓通的大修行者,從他的著作看來,他不僅修行的功夫令人讚嘆,對佛法的闡釋也是光明剔透。我對他講禪、密、淨的會通格外感動,覺得能破許多學佛者的執著與偏見。

他認為,《阿彌陀經》中也有話頭可參,如起疑情,空時即悟,如不能,則修九次第定,則禪淨可以會通。他又認為《觀無量壽佛經》其實也是密宗經典,淨土經典中的咒語全都是密咒,而且像六齋、八齋、初一、十五、二十八、二十九等齋日,也是從密宗而來,並且與人的生理活動有關,則淨密也可會通。

他說:「所謂十宗八宗,是後人方便接引的說法,佛法實為一體,如蜜中邊皆甜。佛法只有了義和不了義,佛法與佛法之間是沒有矛盾的。」「各宗派都殊勝,各有因緣,切不可厚己薄人,妄加毀謗。」

因此,顯密也只是方便而已。

但他說修密的人因輾轉傳承,持久難、流弊多,加上有許多方法上的冒濫,很容易發生錯誤。修禪的人必須是上根利器,又要得遇明師,否則易成狂禪,有許多只有口頭文字,也易生危險。只有淨土普被三根,賴阿彌陀佛的大願力,自力加上佛力,縱不成就也可以保人身,是危險性最小的修行。而且念佛的人縱未到極樂,此生已得安樂,也容易保人身,不致有地獄之苦。所以他最鼓勵一般人修淨土,只要「修到一心求生,不為此娑婆人緣所亂即可得生」。

陳健民居士對念佛的兩個開示,給我很大的啟發:

一是不要一邊念佛一邊想帶業往生,因為帶業往生是權宜之說,是古往為了鼓勵行人增加信心的話,有一些人誤認為不怕造業,只要念佛就能帶業往生,實在違背了祖師開導的苦心。修淨土的人至少要守戒,並念佛到心不亂才有把握,因此要多推廣消業往生,不要依賴帶業往生的觀念。二是修淨土的人常誤認為很容易,只要靠佛力就行了,往往忽略自己的努力,這是淨土行者最大的流弊,彌陀經說:「釋迦牟尼佛,行此難事……能為甚難希有之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都說很難,我們也不應看得太容易。所以淨土行人要有深切的信願和篤行,也一樣要從體證無我空性入手。

這兩點觀點很能破除現在一般修淨土的誤見。

他說修行的人要時時提醒自己:「每夜入眠,自己反省。苟令明朝不再起床,是否有何事件掛念在心?有之,明日即當解決,或非一日所能解決之事,則當以法自勉。」

修行真是一條長遠的路,思及當代的許多大德上師都離我們而去,令人憮然而嘆,陳健民居士說的:「余有舌未癬,有心未癬也。」真能激勵我們奮發,使我們在苦難里也有堅實的勇氣與信心。

他早年有偈云:回到童心似少年,世人傳說已瘋癲;言語彼此都無味,面目相看兩可憐。這是修行者的自況,卻也是人生的實相,修行者欣淨土之樂、厭娑婆之苦,因了解苦集滅道而認識常樂我淨;一般人欣樂欲望泥沼,因誤認欲苦為快樂而隨業沉迷、常樂於濁;這樣對看的兩人,當然都覺得對方可憐了。

我讀這首偈心有所感,想起那曾在林下水邊三十幾年的修行者的背影,想到從前讀他的法界大定詩,心中的歡涌喜悅;想到這使「蒲團七穿、草荐十易」的偉大修行者;想到他一生不受財物供養、不化緣、不受宴請、不受禮拜、不瀏覽名勝、不結交權貴、不收門徒的高明人格;想到他教人誠實、老實、切實、真實四層密密念佛的婆心苦口;想到他教人慾學菩薩,要先嫌三大阿僧祗劫太長,應有意縮短,早得度盡眾生,因此要兼學密法的心切;想到他祈願世界永久和平的悲願……

這樣的難遇之人,竟,駕虹走了!

陳上師生前曾發願『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病入吾身』,這是多麼悲切的志願,他圓寂前曾對弟子說:『早去早來』,『吾心任運原無事,不取涅槃休立志。』使我們堅信他仍會再返人間道場,我們深心祈請,但願他能接住苦眾生拋擲到空中求度的經版,乘願再來,則菩薩大道,如是乎在。[1]

作者簡介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國台灣當代作家、散文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