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眼不識泰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有眼不識泰山

俗語: 有眼不識泰山

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釋義

雖有眼睛,卻不認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示例

他有眼不識泰山,真是一個見識短淺的人。

語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1]

泰山指的是誰

從字面意思來看,「有眼不識泰山」形容見識少,通常是一種比較謙虛的說法,給人一種恭敬的感覺,並非真的無知。該成語中的「泰山」,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其實很多人都想錯了,它指的並不是山東的泰山,而是春秋時期的發明家魯班的徒弟。

魯班又被稱為公輸班,之所以叫魯班,估計是由於他出生於魯國的緣故,如今他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更是被譽為木匠鼻祖,鋸子、墨斗等工具皆出自他的手中。除此之外,魯班在兵器方面也有很高的早已,古代攻城的必需品雲梯,水戰所用的鈎巨,也是魯班研究出來的。

魯班作為大師中的大師,手藝可謂是巧奪天工,思維非常超前,甚至不為當時的人所理解。據說,他看到小鳥在空中翱翔,頓時來了靈感,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沒日沒夜的思考、試驗,做成了一個會飛的木鳥,當着眾人的面將木鳥放飛,結果飛了好幾天都沒有落下。

有人說,木鳥的原理與現在的飛機很相似,到底魯班在裡面安裝了什麼設備,因為這種技術已經失傳,也未留下圖紙,至今讓人費解;也有人說,木鳥充其量只是風箏的升級版,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不過時間太過久遠,被後人誇大了。

再厲害的人物,偶爾也會看走眼,魯大師也不例外。隨着魯班名氣的提高,找他拜師學藝的人很多,魯班胸懷很廣,從不藏着掖着,收了很多徒弟,手把手地教弟子做木工,希望將平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他們。嚴師才能出高徒,為了培養出手藝高超的徒弟,魯班制定了優勝劣汰的規矩,不合格者會被淘汰。

有一次,魯班布置了一道作業,讓徒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唯獨一個叫「泰山」的徒弟沒完成。魯班相當不開心,通過幾個月的觀察,覺得泰山資質有限,無論多麼努力都不可能成為出色的木匠,就勸他早日改行,泰山沒得選擇,只能含淚離開。

三年後,魯班獨自一人在街上溜達,看到一家店門口擺放着精美的木製品,感到非常納悶,城中居然隱藏着如此了得的工匠。經過一番詢問,魯班得知這些東西出自被他逐出師門的徒弟泰山之手,情不自禁地感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所以,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木匠泰山,並不是五嶽之首的泰山。[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