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童子市龜七以百金得而放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有童子市龜七以百金得而放之 |
作品名稱:有童子市龜七以百金得而放之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韓元吉 |
有童子市龜七以百金得而放之是南宋詞人韓元吉的一首作品。
韓元吉(1118~1187),南宋詞人,字無咎,號南澗,漢族,開封雍邱(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作許昌(今屬河南)人。韓元吉詞多抒發山林情趣,如《柳梢青》"雲淡秋雲"、《賀新郎》"病起情懷惡"等。著有《南澗甲乙稿》、《南澗詩餘》等,存詞80餘首。[1]
正文
百金為換七玄衣,自啟筠籠俯釣磯。
白水真人聊並聘,清江使者遂同歸。
負圖可但逢時出,曳尾寧須與世違。
好去滄波莫回首,余不寧下柳依依。[2]
作者介紹
宋室南渡後,韓元吉寓居信州上饒(今屬江西)。紹興二十八年(1158)曾為建安縣令。隆興間,官至吏部尚書。乾道九年(1173)為禮部尚書出使金國。淳熙初,曾前後二次出守婺州,一次出守建寧。後晉封潁川郡公,而歸老於信州南澗,因自號南澗翁。平生交遊甚廣,與陸游、朱熹、辛棄疾、陳亮等當代勝流和愛國志士相善,多有詩詞唱和。
韓元吉是當時很有名望的人物,黃□稱其"文獻、政事、文學為一代冠冕"(《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四庫全書總目》稱其"詩體文格,均有歐、蘇之遺,不在南宋諸人下"。他不喜"纖艷"的詩和雜以"鄙俚"的歌詞。曾將自己所作歌詞"未免於俗者取而焚之"(《焦尾集序》),自編詞集1卷,題為《焦尾集》。現存詞80首。其詞往往流露出"神州陸沉之慨"(黃蓼園《蓼園詩話》)。他很眷戀北方,曾在詞中寫道:"夢繞神州歸路"(〔水調歌頭〕《寄陸務觀》);"中原何在,極目千里暮雲重"(〔水調歌頭〕《雨花台》)。他不忘北伐抗金,多次寫到"雞鳴起舞"和"勒功燕然";也常有英雄遲暮,功業無成的感嘆。其詞風雄渾、豪放,與辛棄疾很接近。陸游稱讚他的作品"落筆天成,不事雕鐫。如先秦書,氣充力全"(《祭韓無咎尚書文》)。亦有婉麗之作,如〔六州歌頭〕"東風著意"等。
元吉是尹焊的學生。尹焊的老師程頤死後,尹焊在洛中聚徒講學。靖康二年(1127),宋朝廷聞知尹焊名聲,曾召入京師,焊不肯留,宋廷稱他為「和靖處士」。 元吉繼承尹焊的學風,弘實篤行。在任建安知縣時,因官署費用多,賦稅收入少,鑑於福建沿海地區產鹽,而閩北山區銷鹽,便辦起運售食鹽買賣,取利以彌補支出,不增加人民負擔。在任建寧府知府時,「表率端莊、篤意學校」。重視政教的勤惰和民俗的淳樸。 建寧府是閩北的活動中心,聯絡贛浙,自漢代設置會稽南部都尉以來,歷經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以至南宋,時逾千年,尚無志書記事。元吉細察山川形勢,戶口繁耗,以及政教得失,撰寫《建寧府志》,得48卷。其後慶元重修,明代弘治、嘉靖、萬曆再修,以至清代康熙纂輯建安、甌寧2志,都以此本為底稿.民國18年(1929)《建甌縣誌》又根據建安、甌寧2志重修。建甌有志始自元吉。 宋咸平元年(998),建州曾建豐國監鑄錢,供皇室使用。引倍崗澗水入監,供鑄錢用。紹興二十六年(1156)停鑄,水道淤塞,水池乾涸。元吉到任,在北崗種樹1.5萬株。在府署後開闢北園,疏導澗水入大池,池邊建亭,取「幔事紫霞洲溽」之義,又建了一座五仙堂,其地在今紫芝街。韓元吉調走後,「民甚懷之」。他的著作有《桐陽舊話》、《南澗甲乙稿》、《焦尾集》。韓元吉所撰《南澗甲乙稿》70卷,已佚,今傳本是清人從《永樂大典》輯錄而成。有文15卷,詩賦6卷,詞1卷。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叢書集成》本。又《□村叢書》收有《南澗詩餘》1卷。
淳熙 14年,剛度過 70歲生日不久的元吉去世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