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望雪》 |
作品名稱:《望雪》 創作年代:初唐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李世民 |
《望雪》是唐太宗李世民創作的一首詩。此詩細緻描繪了雪來前的氣氛和雪中的景象,同時刻畫了雪花飛舞的情狀和降落的態勢,寫出了雪花的形態美和雪的光亮皎潔。全詩緊扣題目,狀物細緻,比喻貼切,結構嚴謹。
原文
“ | 望雪[1]
凍雲宵遍嶺, 素雪曉凝華。 入牖千重碎, 迎風一半斜。 不妝空散粉, 無樹獨飄花。 縈空慚夕照, 破彩謝晨霞。 |
” |
— 《望雪》,《全唐詩》 |
譯文
夜間寒雲將山嶺遮蓋,清晨一看,到處是白色的雪花。
雪片飄進窗戶後變成細碎的粉末,雪花迎風飄舞,忽東忽西。
沒人梳妝卻飄灑下香粉,沒有樹林卻偏偏飄來鮮花。
雪花亮光照徹天空,使黯淡的夕陽殘照感到羞慚,五彩繽紛的朝霞也失去了光彩。 [2]
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大概於某天清晨,詩人醒後看到到處是白色的雪花,內心愉悅,於是創作這首詠雪詩。
作者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3]
參考資料
視頻
唐詩——《望雪》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