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病毒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雅病毒科是一種單鏈的RNA病毒,多感染節肢動物和嚙齒類生物,本科病毒種屬較多,感染寄主種類龐雜。
本雅病毒科屬於單鏈核糖核酸病毒[1]。通常見於節肢動物或齧齒動物,少數情況下也可感染人類。
概述
本雅病毒科(Bunyaviridae),又譯為布尼亞病毒科或者崩芽病毒科,屬於單鏈RNA病毒。通常見於節肢動物或齧齒動物,少數情況下也可感染人類。
單鏈RNA病毒種類繁多,其宿主涉及人、動物、植物,對人畜健康和農業經濟生產都有重大的影響.病毒基因組3'UTR內的序列形成莖環、假結、TLS等高級結構,既可以作為順式元件,又可以結合蛋白質反式因子,對病毒的轉錄、複製、翻譯都有調控作用
除漢他病毒外,均通過節肢動物傳播。漢他病毒則通過與齧齒動物糞便接觸而傳播。感染病例通常與傳播媒介的活動性有關,例如,蚊類傳播病毒通常見於夏天。
人體感染特定的本雅病毒,例如剛果熱病毒[2],可導致高致殘率和死亡率,這類高致病性病毒的實驗通常需要在生物安全4級實驗室中進行。
詳解
正本雅病毒屬(Orthobunyavirus)
代表種:本雅姆韋拉病毒(Bunyamwera virus)布尼亞韋拉病毒。
描述:直徑90~100納米,從包膜伸出許多糖蛋白突起,內有3個螺旋對稱的核殼,分別含大(L)、中(M)、小(S)3個RNA節段,其總分子量為(6~7)×106。多數具有3種主要的病毒粒蛋白質。病毒粒成熟時芽生細胞高爾基區表面光滑的小泡內或其附近。根據血清學和有限的生物化學分析,已確定有4個屬,即布尼亞病毒屬、白蛉病毒屬、內羅病毒屬和烏庫病毒屬,分別包含145、30、27和7個血清型。另有22個病毒被認為是本科的可能成員。自然感染見於許多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並能在一些哺乳類、鳥類和蚊細胞培養中生長;對人可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的疾病、出血熱(立夫特谷熱和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等)及腦炎(加利福尼亞腦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種傳播類型。有些病毒在其節肢動物媒介中,可經卵、交配或胚胎期傳播。
視頻
本雅病毒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核糖核酸病毒,知乎
- ↑ 提醒在納米比亞中國公民注意防範「剛果熱」疫情 ,中國領事服務網,20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