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殺人蟹賦 |
殺人蟹 |
中文名稱 :殺人蟹 科 :蜘蛛蟹科 目 :十足目 亞目 :腹胚亞目 |
殺人蟹(學名:Macrocheira kaempferi),蜘蛛蟹科巨螯蟹屬動物。殺人蟹是一種大型蜘蛛蟹,是已知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甲殼動物。成年殺人蟹螯足平均伸展長度2.5~3米,後4對足2.1~2.4米,殼體寬25~33厘米。其生活在日本岩手縣至中國台灣東北角以外的太平洋海域深500至1000米、均溫十到十五攝氏度的海底淤泥地形,以鯊魚、盲鰻、螃蟹及各種魚類為食物。
形態特徵
「殺人蟹」的原型是蜘蛛蟹科(Inachidae)蜘蛛蟹屬的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也叫日本蜘蛛蟹(Japanese spider crab)或高腳蟹,因為形似高腳的蜘蛛而得名。巨螯蟹是這個屬中碩果僅存的一個物種,其主要分布於日本周圍海域,在中國東海也有零星報道。這種螃蟹確實很大。不過這主要是腿的長度,相對而言,它的軀幹就小了不少,只比籃球大上一些!成年殺人蟹螯足平均伸展長度2.5~3米,後4對足2.1~2.4米!殼體寬25~33厘米。最大個體的肢體伸展開,螯足水平展開大約有3.7米長,對足展開2.5米,殼體寬38厘米!——整個螃蟹總重可以達到19千克。不過,大多數巨螯蟹都長不到這個尺寸,漁民們采上來的巨螯蟹足展長度大約在1.0到1.2米之間。雖然巨螯蟹確實是吃肉的傢伙,但以小魚和貝類為食,在海岸把人殺死分而食之的場面太過誇張了。而且它們主要生活在50米至600米的深水中,即使有遊蕩到岸邊的,也應該是散兵游勇,不會有這樣勁爆的場景才對……我在國外網上進行了搜索,也沒有找到最近出現有類似的消息,因此,這些媒體的報道中,可能至少有一部分是值得懷疑的。
生活習性
甘氏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是巨螯蟹屬現存唯一的品種(另有兩種化石品種),也是已知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節肢動物。其生活在日本岩手縣至台灣東北角以外的太平洋海域深500至1,000米、均溫十到十五攝氏度的海底淤泥地形,以鯊魚、盲鰻、螃蟹及各種魚類為食物。渡群體生活,並以螯勾倒對手決定地位高低。領袖擁有在石頭上休息的權利,但清醒時會站得最高,如果有其他蟹站得比它高,領袖會將它踩低。2003年,台灣研究機構宣布首次有人工配對並產下一百萬顆卵的記錄。
蛻殼過程
廣州海洋館的一隻巨型殺人蟹曾經順利蛻下完整的外殼,換上了嶄新的衣裳。這隻殺人蟹從國外引進的,蟹體重30多公斤,附肢長1米多,它和其它螃蟹以及龍蝦、對蝦一樣,同屬於甲殼動物,甲殼動物都有蛻殼的習性。蟹一生當中都要經歷13次生長蛻殼,每一次的蛻殼都是對其生命的一種挑戰。飼養員胡銳發現這隻殺人蟹出現要蛻殼的跡象時,馬上把此事告知同事。當晚飼養員打醒十二分精神,在池外隔着玻璃守候觀察。晚上7時,蟹殼的裂縫只有手指般大,在柔弱的光線下,可以看到當中橙紅色的新殼。隨着時間的推移,新殼在逐漸變大,頂蓋殼一點一點地被擠高。凌晨3時15分,蟹的身體開始出現顫動。突然,殺人蟹四條腿用力一撐,像是使出全身的力氣一樣將舊殼拋去前面,但它的腳還有部分粘在舊殼的粘膜上。過了一會兒,它又好像充了電似地再次四腳一蹬,成功地脫離了舊殼。殺人蟹的整個身體比原來的舊殼要大一倍。由於極度疲勞,它的身體還很軟,顯然不能自己站立起來,仍靜靜地趴着不動。
分布範圍
西北太平洋:日本岩手縣至台灣東北角以外的太平洋海底。
動物文化
名稱由來
「殺人蟹」通常指甘氏巨螯蟹(Macrocheira kaempferi)。這種已知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甲殼類動物生活於深海底層。由於沒有游泳肢以及氣室或氣囊,甘氏巨螯蟹完全不具備游泳或浮水的能力,只能在海底以不快的速度爬行覓食。那麼它是如何「殺人」的呢?其實,「甘氏巨螯蟹殺人」源於一個翻譯上的失誤。和許多蟹類動物一樣,甘氏巨螯蟹有食腐的習性,常在海底撿食各種動物的腐屍,所以它在英文中有一個俗名是「Dead Man Crab」。然而,「Dead Man Crab」在傳入中國時被人錯誤地翻譯為「殺人蟹」,隨即又衍生出了一些子虛烏有的故事,這才使甘氏巨螯蟹無端背負上了殺人的「罪名」。實際上,甘氏巨螯蟹非但殺不了人,在其主要分布的日本海域還時常被當地漁民擒獲,淪為人類的食物或水族館的「階下囚」[1]
視頻
了解一下 殺人蟹
參考資料
- ↑ 罕見"巨型殺人蟹蜘蛛蟹" 原來如此,網易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