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李幼華 | |
---|---|
出生 |
1962年6月 山東郯城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山東臨沂市凱豐外貿食品中心辦公室主任 |
知名於 | 1990年榮獲「炎黃子孫與各國友好書畫展」(國際展)2等獎,入編《炎黃子孫書畫冊》,選播美國洛杉礬和法國巴黎展出,同年,榮獲《沂蒙長青獎》(藝術獎)。 |
人物簡介
李幼華 1962年6月生,山東郯城人。大專學歷。現任山東臨沂市凱豐外貿食品中心辦公室主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畫師、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山東分院理事、香港當代中外藝術家聯誼會會員、臨沂市美協副秘書長等。作品注重以書入畫,1990年榮獲「炎黃子孫與各國友好書畫展」(國際展)2等獎,入編《炎黃子孫書畫冊》,選播美國洛杉礬和法國巴黎展出,同年,榮獲《沂蒙長青獎》(藝術獎)。[1]
從舞台走向畫壇
1962年,李幼華出生在山東臨沂的一個戲曲藝術世家。他的曾外祖父尹成潭是蘇魯豫皖柳琴戲的前身「拉魂腔」尹家班的創始人。到他這一代已是四代傳承。其外祖父尹作春繼承了長輩的「拉魂腔」藝術,並將柳琴戲藝術傳承給了他的父母——當代著名柳琴戲表演藝術家李春生和尹桂霞。
李幼華從小是由外公帶大,在這種藝術世家的氛圍中養成了對戲曲藝術的興趣和熱愛。1956年,他的父親李春生代表山東柳琴戲與山東呂劇《李二嫂改嫁》扮演者、著名表演藝術家郎咸芬以及楊瑞卿等一起參加了由中宣部、文化部在首都北京舉行的戲曲群英會(後被稱為「戲曲藝術講習班」),得到了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等藝術大師的教誨。
由於父母的言傳身教,李幼華從小便立志成為一名戲曲演員。小學四年級,李幼華曾榮獲山東省第十屆運動會男子自由體操賽亞軍。由於受家庭的影響和接受過規範的體操訓練,他十四歲就考入臨沂藝術學校學習戲曲,沒畢業就提前調入臨沂柳琴劇團參加演出。
當他決定在柳琴戲舞台大展身手的時候,一次意外,卻給了他當頭一棒。在一次演出中,李幼華不慎受傷,且傷勢嚴重。從此,他不得不離開無限熱愛的戲曲藝術舞台。
在他小的時候,父親李春生與著名畫家王小古先生同為山東省文代會代表並成為摯友。父親經常帶他到王小古家去玩耍,經常觀看王小古先生作畫、寫字。王先生告訴李幼華書畫同源。王小古的教導對他的繪畫藝術起到了啟蒙作用。從那時起,李幼華便對繪畫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小學時,李幼華就用鉛筆臨摹連環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後來因演戲中意外受傷,在療養院養傷期間,他又結識了著名畫家馬世治。在談起文化藝術時李幼華難過得流下了眼淚,馬世治鼓勵他:「戲曲藝術和繪畫藝術同樣能為大眾服務,你不能演戲了,但還可以學習繪畫藝術,同樣能夠成為服務社會的有用人才。」在馬世治老師的鼓勵下,離開舞台的李幼華滿懷信心地拿起了畫筆,專心致志地走上了繪畫的藝術道路。
潛心學習國畫藝術
由於從小生活在文化大院,承蒙王小古先生、師叔李厚山先生的影響和指點,以及從小對繪畫的愛好,在腰傷康復以後,李幼華便正式拜馬世治、宋式雲兩位前輩為師,潛心學習國畫藝術。
1987年,李幼華帶着他的作品拜訪時任山東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的李子超。李子超主席對他的畫作大為讚賞,當場為他題寫「譬如積薪,後來居上」八個字,以示鼓勵。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國畫大師崔子范到沂蒙山寫生採風,李幼華有幸與大師相見,並將自己的繪畫作品呈給崔子范大師指教。崔子范看了李幼華的作品後,教導他繼承傳統,立意創新,畫出自己的風格,表現出時代氣息。大師給李幼華寫了四個大字「人傑地靈」。從那時起,李幼華先後拜訪了西泠印社常務副社長郭仲選先生,上海市南匯百歲書畫大家蘇局仙先生,金石書畫家陳壽榮先生,陳壽榮老師在李幼華的牡丹畫作上欣然揮筆題寫「蒼麗精新」四字,以示鼓勵。以上各位大師的指點和教誨,使他在繪畫藝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李幼華精讀《書法美學》《古今畫論》、司馬遷《史記》、老子的《道德經》等書籍,同時研讀書畫名家的一些大作和畫論,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寒食帖》等,使他在書畫創作、藝術修養和創新意識方面得到不斷提高,為他以後的書畫創作藝術道路奠定了堅實基礎。李幼華以為,書畫同源,好的繪畫是寫出來的,一幅好的作品,只有表現出那種抑揚頓挫、淋漓盡致,剛勁有力,得心應手,才能更好地在意境和章法上達到最佳效果。書畫大師應該是詩、書、畫皆宜。
練就「牡丹聖手」
為了畫好牡丹,李幼華曾多次到菏澤為牡丹寫照。一年四季到菏澤觀察和領悟牡丹的生長特性,為牡丹創作增加了藝術底蘊。一次凌晨五點,李幼華觀察含苞待放的牡丹被晨露打濕,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霞,展現出那種含苞待放、閉月羞花、朝露朦朧的美,更增加了他對牡丹繪畫創作的靈感和創意。他說,牡丹不但要畫出豐富色彩,而且要展示出牡丹的「動」、「靜」、「雅」、「貴」。
經過漫長的勤學、苦練之路,李幼華已成長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青海省文化藝術顧問、國家一級美術師,世僑香港畫院院長,並獲得中國畫壇「百傑」畫家稱號。[2] 他擅長小寫意花卉,作品以書入畫,清逸神韻,造型嚴謹,雅俗共賞,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畫壇「牡丹聖手」,特別是他筆下的姚黃、魏紫、豆綠、趙粉、藍田玉、火煉金丹、嬌容三變、二喬等牡丹栩栩如生、絢麗多彩、堪稱一絕。李幼華從事繪畫藝術38年,可以說為畫牡丹傾注了畢生的心血。2016年,由上海祥音文化創意公司為他錄製的《李幼華牡丹繪畫技法十三講》出版發行。
主要成就
1988年,李幼華的作品《國色天香》和《碩果纍纍》被北京毛主席紀念堂收藏。正如他的作品一樣,他這棵藝術之樹歷經風霜雪雨,終於結出累累碩果。 1990年,李幼華榮獲「炎黃子孫與各國友好書畫展」國際展二等獎和「沂蒙長青獎」(藝術獎)。1992年,榮獲「中國書畫大賽」榮譽獎和中國現代文化學會藝術部頒發的銅獎。1999年,參加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美協、中國書協舉辦的「中國首屆功在千秋扶貧書畫大展」,捐贈國畫作品五十幅,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親自簽發證書進行表彰,央視晚間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十一家媒體進行專題報道。2001年,在文化部舉辦的「中華魂」慶祝建國五十二周年大展中榮獲三等獎。2004年,應邀赴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國家郵政總局出版其以牡丹為題材創作的明信片一套八張;並榮獲中國畫壇「百傑」畫家。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三年坐客中央電視台「華人會客廳」藝術人生訪談欄目。2014年,他在首都北京吳東魁藝術館舉辦「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百圖展,受到廣泛好評,央視《華人頻道》進行了專題錄製和報道。被央視CCTV華人頻道評為「中國最美書畫家」。傳略入編《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墨跡》《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美術家年鑑》《現代國際書畫家辭典》等寶典。作品被北京毛主席紀念堂、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第十一屆亞運會、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組委會、宋慶齡基金會等單位收藏。
近幾年,他的藝術成就令人矚目。2015年9月3日,李幼華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閱兵式,並為釣魚台國賓館創作巨幅牡丹圖,迎接出席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的外國元首和嘉賓。2016年,應邀出席澳門回歸十七周年「世界珍寶展」,其牡丹畫作品與齊白石、張大千、歐陽中石諸前輩的作品同台展出;應邀出席《澳門商報》創刊十周年暨2016中國(澳門)財經風雲榜頒獎盛典並為獲獎者頒獎;連續三年應邀出席澳門國際電影節。2015年、2016年、2017年,李幼華作為終身嘉賓,連續三屆應邀出席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國際澳門電影節。在2017年12月21日第九屆國際澳門電影節舉辦期間,李幼華作為頒獎嘉賓為獲得「金蓮花最佳電影製片人」獎的《七十七天》《我是醫生》《暗夜良人》《中學時代》四部電影製片人頒獎。[3]
相關視頻
李幼華 著名牡丹畫家
國畫畫家 李幼華
參考文獻
- ↑ 國畫大師 李幼華,優酷, 2012-07-27
- ↑ 畫家李幼華作品入選「一帶一路首屆中歐藝術郵票鑑藏年——傑出華人藝術家」郵票珍藏冊,魯南網, 2019-01-30
- ↑ 【藝術名家】飽經風雨更晶瑩——著名國畫大師李幼華的藝術人生,騰訊網, 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