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白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白鹿
出生 1990年5月1日
國籍 中國
籍貫 四川
民族
語言 中文
職業 先鋒花藝師/攝影師/雜貨鋪店主

李白鹿(1990年-),職業先鋒花藝師/攝影師/雜貨鋪店主,李白鹿是個脾氣有點怪的人,他花費大半年將一個農家小院,變成帶有東方美學的雜貨店 走紅了網絡,卻從不給人拍照。雜貨店裡的一碗一盤,院子中的一花一木都是他的寶貝。李白鹿的生活美學很簡單:不浮不躁,珍惜眼前。[1]在美食圈很火,在裝修屆也小有名氣,他的幾篇改造房屋和美食帖子一度登上熱門,在不同城市的公眾平台上瘋轉。「一日三餐一頓都不能少」、「廚男升級日記」、「90後3000元爆改出租屋」、「90後把農村房改造成世外桃源」……這些帖子的轉發量加起來有近百萬,哪怕到了如今,也時不時成為熱門文章。[2]李白鹿常常戲稱自己是「爆改」系列文章的鼻祖,開啟了「改造房屋文時代」。一直從事着美食攝影的李白鹿,憑着對美的感知和一股鑽研勁兒,在花藝創作和花藝攝影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在他的筆下山巒起伏、流水潺潺,山水之間有青衣俠士、山野閒人,溪邊趺坐或林中遊走。於清清朗朗的山川之中,流水清音,聽松濤陣陣,莫不讓人兩兩相忘、如入桃源。[3]

生活哲學

  • 李白鹿的生活哲學,充滿了對於物的感情:條件有限時,珍惜手中普通之物;條件好的,也不輕視別人手中歡喜之物。不管是美食、雜物、手工、鮮花、植物,還是院落、裝修,他都賦予了物品屬於自己的氣息[4]
  • 李白鹿:我們沒有必要讓生活窮困潦倒! [5]
  • 李白鹿: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6]
  • 很多很多年前,我就告訴自己,我的一生要追隨自己的心去過,要去做與眾不同的事——和過去的自己不同,也和別人做的事不同。後來我明白了一點,當你追隨自己內心去生活,就一定會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不需要刻意與人不同,別人自然已覺得你不同。這麼多年後,我仍然努力這樣去生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把別人做過的事做得更好,這次不是為了不同,而是為了讓我的一生變得「有趣」,新的風景永遠在前方。[7]
  • 我經常聽到的朋友對我的評價,多是這樣的:「審美好做什麼都有優勢。」「審美真是太好了。」「這些東西都是你自學的嗎?審美怎麼這麼好。」我想說的是,大家都把做好一件事的點鎖定在了「審美」。那麼「審美」是什麼呢?如果狹隘地說,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成功,那「審美」又占據了「成功」多大的關鍵成分?至少在大眾看來,「審美」是很重要的。我做攝影講師五年了,接觸過兩千以上的學員,面對面教學的也有數百位。也不少聽到大家對自己的解讀:「我審美不太好,以前都沒有接觸過這些。」「我審美太差了,沒有信心。」「我還好有些審美,但就是自己做不到。」同樣,大家把做不好一件事的很大原因,歸結為「沒有審美」。「審美」難道是很神奇的東西嗎?什麼人能有,或者什麼人絕對沒有?不少媽媽和我說,我希望我家兒子和你一樣優秀,很想知道你是怎麼養成審美的。我的學生也說,我想通過找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審美。那麼,一個成年人,一個兒童或者一個嬰兒,誰更有可能養成審美?或許許多人會說,嬰兒和兒童更容易吧,因為他們還小。但我的答案是,人人平等。孩子優於成人的是,成人已經有既定的思維,而孩子因為有太多未知的空間,因此能夠更好的吸收。那成人優於孩子的部分,是成熟的思維邏輯,能夠更快去理解世界萬物的相關性,繼而接受不同的可能。因而,在不同的層面上,不能絕對說,什麼樣的人才能養成審美。在主動養成審美的意願上,適當的美學方法論是促進劑。我的出身很普通,父母親都是小縣城的工薪階層,文化水平不高。我在八歲以前都居住在鄉村,8歲到15歲在小縣城,15歲到18歲到四五線小城市讀書,十八歲在武漢上大學,繼而去了北京,最後來到了成都。大學是英語專業,畢業後從事媒體、平面設計、圖像後期、美食攝影、室內設計、花藝設計等文化藝術相關工作,但我此前一生都沒有接受過任何藝術相關的教育,所有都是自學完成。相較於現在五花八門的胎教、美學課、興趣班培訓,我的成長階段可以說是只與應試教育為伴。那這麼多年,是什麼讓我接收了那麼多文藝相關的信息,我對於美學又有什麼樣的看法,是否有一定的方法論能夠引導孩子、成年人去養成審美?尤其是這一年裡,我在反覆探究「審美」背後的世界,它是一個更寬闊的與時間、生命、空間都相關的脈絡,比我二十多年看到的世界還要精彩。語言總是不夠直觀,我想在這一堂課上,用語音和圖像,分享這些零基礎養成審美的故事,分享我由此看到的不同的世界。[8]

相關視頻

藝術家-李白鹿


花藝作品及其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