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寶藏到底藏在哪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寶藏 |
李自成的寶藏到底藏在哪裡李自成的寶藏到底藏在哪裡?投降清兵的吳三桂四處尋找。江西省幕阜山發現大順軍後裔居住地,李自成的寶藏是否最終隱藏此地?在《永曆實錄》一書中記載:1645年南明川湖總督何騰蛟與大順軍商談聯合事宜時,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帶着老營正好在湖南常德一帶,老營正是管理大順軍物資機構,而大順軍的寶藏就歸老營保管。[1]
這時的大順軍,被南明川湖總督何騰蛟收編為忠貞營,防守荊州襄陽與常德一帶,由於分為十三個防區,後來又被稱為荊襄十三家。從此湖北西南部和湖南北部,成為清朝投入兵力最多,消耗最大的地區。
據史料記載,清順治初年清朝的賦稅收入,一大半被消耗在與大順軍的拉鋸戰役中,清朝國庫經常告急。清軍統帥多爾袞不得不再次啟用,原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這時的吳三桂已經被清朝冷落了四年之久,為了向清朝表示忠心,他把大本營設置在陝南漢中,派遣多路精兵翻山越嶺背後襲擊荊襄十三家軍。
吳三桂對他的部將們,還有一條秘密指令:查訪李自成財物所匿之處,一旦核實,不得泄露。順治十年期間,吳三桂已經打探到,大順軍老營駐紮在湖南澧水一帶,派遣二十萬精兵進行圍剿。但高桂英與老營官兵卻一夜之間全部轉移,不知所蹤。至今澧縣一帶還流傳着,高桂英丟棄剛剛生育的嬰兒,護送老營物資的故事。
在近年發現的大順軍文檔抄件中,有一道密旨,在大順國皇后高桂英執行特殊任務時,有一位隨從叫尚炯,他不僅是大順軍中很有名的醫生,而且善於隨機應變。在那危機四伏的歲月,李自成派遣尚炯跟隨高桂英,一定與那批巨大的寶藏有關。而這位尚炯後來成為小闖王李來亨的謀士,據史料中記載,大順國寶藏從西安轉移南下時,護送的大將就叫李來亨。後來李來亨統帥大順軍餘部在湖北興山,堅持抗清達十三年之久。
是不是高桂英與那批寶藏,轉移到了崇山峻岭的興山?張家界永定區是湖南通往湖北省興山,最為偏僻的一條捷徑。在永定區觀音山還發現了14件元明時期宮廷用品,這是不是高桂英的老營在撤退中丟失的呢?
興山,在長江上游西陵峽的北側,與神秘的神農架林區相鄰,這裡山高水急,形勢險要。大順軍李來亨的部隊就駐紮在這裡。位於百羊寨東端的半山腰,還保留着李來亨建的聖帝行宮碑,碑文中註明了李來亨的籍貫是陝西清澗人氏,被南明永曆皇帝晉爵為臨國公封號。他是大順軍統帥李過的養子,也就是李自成的侄孫。至今,陝北大順軍的後裔們,經常千里迢迢,來這裡祭拜祖先。
公元1661年,南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清朝平西王吳三桂,殺害於雲南昆明後,湖北省西部以李來亨大順軍為主的夔東十三家,就成為當時全國最後的反清基地。
在茅麓山百羊寨有一間老屋,據說就是大順軍的藏寶庫,高桂英和老營人員就駐紮在這個村里。由於當時清兵密探經常混入大順軍營部,所以在老營金庫的大門入口,設立七步半台階,如果來人邁步登階,不知玄機,就會被哨兵抓獲。
專家猜測,高桂英最終把大順國的寶藏轉移到這裡,可能考慮到茅麓山形勢險要,萬無一失。而且這裡距離陝北故鄉不太遙遠。但她們沒想到,大順軍最為悲壯的一幕,即將上演。
1662年,清政府集中四川、湖北和陝西三省清軍,共十萬大軍在靖西將軍穆里瑪的指揮下,圍攻茅麓山。李來亨率領大順軍奮起迎敵,在李來亨的炮火、檑木、滾石的打擊下,清兵傷亡慘重,高級指揮官穆里瑪之子蘇爾馬均被擊斃。
當年大順軍的炮台遺址還保存完整,對面山溝就是清兵進山通道。那麼高桂英與大順國寶藏是何時從茅麓山撤退的呢?應該在公元1664年以前,因為從此以後,茅麓山就被清兵圍得鐵桶一般。這時,高桂英卻留在了茅麓山上,她知道這是大順軍與清兵的最後一戰。
敵我雙方相持數月,大順軍糧食物資消耗殆盡。統帥李來亨兩次組織突圍,雖拚死奮戰,但無法突出清兵的重圍。此時,大順軍很多將領投降了山下清兵,包括高桂英的侄子。這位受到清朝重用的侄子,上山勸降高桂英。但高桂英決定與山上將士一起以身殉國。
而統帥李來亨卻另有安排,他早就挖通了一條下山暗道,以備萬一。史料記載:李來亨在1664年8月4日,他安排祖母高桂英和其他將士安全下山後,自己卻與妻子兒女一家人舉火自焚。他為什幺不逃走呢,後人猜測,他覺得反清無望,萬念俱灰,不如捨生取義。
距李自成失蹤之年過去二十一年。清兵曾經在這裡掘地三尺,尋找大順軍的寶藏,可惜一無所獲。當地村民在這裡,也只是找到一些銅錢和用具。高桂英與老營從此在歷史記載中,永遠消失了。大順國的寶藏埋藏在何方,大順皇帝李自成最後結局如何,這些成為360年來,最大的一樁歷史疑案。
李自成到底歸宿何地,一直困擾着湖北通城縣李自成研究會的學者們。他們四處尋找有關線索,卻是力圖解開另一樁爭論了半個多世紀的公案。
2007年一份武吉高速公路的工程匯報中,發現了大順軍餘部的居住地。在大順軍後裔家中,他們發現各類大順文物300餘件,其中李自成璽印13顆,高桂英璽印8顆,還有30多位各級大順軍官員的印章40多顆,以及高一功擔任通城縣官的「通城縣符」1顆。
特別是大順軍碑刻的發現,為解開李自成到底歸宿何地,這一迷團提供了有力證據。一塊碑刻現收藏於通城縣博物館,其中四句詩文寫道:亡吾闖王九宮山,血海深仇恨不消。滅絕通城縣賊人,豈能還吾闖王魂?落款為永昌二年。
這座石碑排除了李自成隱居當和尚的說法。說明李自成可能殉難於湖北省通城縣九宮山。
與此同時,他們還發現了李自成的繼承者李過的日記,在日記中,記載了李自成被殺害的全部經過:
1645年4月中下旬,大順軍與英王阿濟格所率清軍,在武昌城和九江附近激戰,大順軍屢戰屢敗,李自成隨主力南下撤退到湖北通城縣城。5月17日,心中煩悶的李自成率二十餘名騎兵,到距離縣城僅一公里的九宮山求神拜佛。走到廟門,他令衛兵等候,獨自進入玄帝廟,叩拜神像,祭拜完畢後就倒在廟裡睡着了。
這時,附近幹活的姜家畈村民,從後門進入廟內休息,見神像下睡着一位蓬頭垢面的大漢以為是山賊,慌亂中用錘頭將李自成打死。第二天,李過聞訊率兵趕到,將玄帝廟和姜家畈村團團圍住,兇手自知闖下大禍早已逃遁,姜家畈千餘鄉民因交不出兇手慘遭殺害。
在大順文檔中,還保存一張永昌二年隕星圖,上面畫有李自成死亡和埋葬之地,是由大順軍統帥李過親自繪製。
李自成殉難後,李過率大順軍,進入了江西修水縣與湖南平江縣山區,十餘萬大順軍分扎在各個山寨,山頂白雲寺就是大順國寶藏的隱藏地。老營駐地選擇於此,就是為了方便大順軍各營寨,軍餉物資的供給。後來隨着大順軍聯明抗清行動的失敗,老營保管的財寶也轉移到附近的幕阜山區。
在江西省幕阜山,就發現了大順國文檔和李過回憶錄,約三千餘件。它們完整記錄了大順王朝的歷史過程。如果得到有關部門鑑定,將解開明清時期很多歷史疑案,那段歷史也將重新審視。
李自成在遇害之前,就留有諭旨,指定李過為他的唯一繼承人。後來大順軍的帥府,就一直設在江西修水縣白嶺鎮的黃龍寺。但這支曾經叱咤風雲的農民軍,最後是如何覆滅的呢?
在李過父子撰寫的《西樓雄夢》一書中,記載得非常具體。順治年間,十餘萬清軍進山圍剿,李過率四萬大順軍,轉移到附近的湖南平江縣石牛寨。清軍圍攻石牛寨達八個月之久,由於大順軍彈盡糧絕,石牛寨被清軍攻破。在清兵即將攻上山寨前,李過在這裡勸說將士們,秘密下山隱居,並把軍中財寶分散給將士們。他們在夜裡四散而去,大順軍從此不復存在。
清軍撤離後,李過認為東山再起無望,回到修水縣黃龍寺削髮為僧,號黃龍真人,在黃龍寺自耕自食。大順王國從此消失,大順軍老營家屬大多隱居在修水縣一帶的深山老林。
湖北省通城縣李自成研究會就在修水縣白嶺鎮,徵集到有永昌元年、永昌二年、大順軍?和老營等款識的大順文物數百件,還有一些玉器相當精美,可能是明皇宮和明官府之物
在2010年10月5日,《光明日報》發表一則消息,明史專家王春瑜先生呼籲,關注通城李自成遺物。文中說,在此之前,全國發現的明代金皇冠只有兩頂,而在湘鄂贛交界深山老林中,發現多頂金皇冠、金鳳冠。如果這些文物的真實性得以確認,將為明史研究提供珍貴的材料。
在幕阜山一帶,大順國的遺物至今還在不斷出現,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大順國的全部寶藏就會大白於天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