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善鎮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面積39.4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人口4.5萬,其中鎮區8個村,1.2萬人。2002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0.6億元,財政收入10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00元。[1]
經濟概況
全鎮農業經濟作物總面積達2.5萬畝,糧經比例達到1.7:8.3。成立了西瓜協會、大姜協會等服務組織,促進了大棚西瓜、出口大姜、優質蔬菜、肉鴨、奶牛養殖等產業的不斷壯大。新發展大棚西瓜1500畝,總面積達到8000畝;經濟林果新擴500畝,達到1500畝;以大蔥、圓蔥為主的出口蔬菜新改良3000畝,總面積達1萬畝;新建高標準奶牛示範養殖小區1處,新增奶牛150頭,總存欄量達600頭;新增肉鴨、肉雞養殖小區8個,年出欄1200 萬隻。
全鎮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8億元,利稅6400萬元,出口創匯255萬美元。扶持工程塑料、金太陽食品、愛地農業、匯暢織繡等18家銷售收入過 500萬元的骨幹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加大技改投入,搞好技術革新,共投入資金8200萬元,新上技改項目3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86萬元。全鎮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25個,建成投產22個,實際到位資金415萬美元,招商引資項目擴展到種植、養殖、蔬菜加工、機械加工、工藝繡品、雕塑、電子等領域。新發展民營企業34家,新上個體工商業戶281個,從業人員達9100人。
鎮區投資800萬元,新建商品樓600間,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投資30萬元,埋設地下排污管道2000米,完善了基礎配套建設。新安裝電話 1000門,裝機總容量達8000門。完成窪五路西段工程,形成"四縱四橫"交通網絡;向陽小區一期工程建成竣工,已交付使用。
楊善鎮 2003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6%, 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31.6萬元,比上年增長32.5%;工業實現銷售收入7.4億元, 利稅6838萬元,分別增長31%和30%。第三產業增加值82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 全鎮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36個,總投資4.68億元,協議引資3.49億元,到位資金1.2億元, 投產和在建項目32個,招商引資項目涉及汽車配件、機械加工、工藝繡品、雕塑、電子產品、種植、養殖產品加工等領域。新註冊的"楊善"牌西瓜獲得國家"綠色食品" 認證,大棚西瓜面積發展到1萬畝,總收入達5000多萬元;以奶牛生產為主的畜牧業發展迅速,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新建成李召二期、鞏家橋、紅光3個奶牛養殖小區,新增奶牛550頭,全鎮奶牛總存欄量達2000頭; 以大棚櫻桃、桃、杏種植為主的大棚果發展到700畝;金太陽食品、愛地農業、興成禽業加工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2003年,投資500萬元,硬化招商引資項目區道路1萬平方米,新建橋涵一座,埋設排污管道4000米, 新上800KVA變壓器5台,新架設高壓線路2000米,園內水、電、路、通訊、 場地達到"五通一平";投資360萬元,在李召、紅光、楊善集等沿路村新建商品樓6000平方米;投資60萬元,埋設自來水管道2500米,解決了西部玉皇廟、潘家埠、 石河、鞏家橋等貧水村的人畜飲水問題;實施"村村通"工程,投資450萬元,瀝青硬化了顏西路、付小路等六條鎮村公路20多公里;投資130萬元按省規範化幼兒園標準建設了鎮中心幼兒園。
楊善鎮2004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3.26億元,比上年增長16%;實現地方財政收入841萬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實現銷售收入8.87億元,利稅7280萬元,分別增長20%和16%;第三產業增加值947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80元。 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成效明顯,楊善鎮先後投資600多萬元用於招商引資平台建設,全鎮形成了李召、窪子、北楊善等村項目集中區5處,全鎮共引進項目65個,到位資金近5億元。全鎮私營企業發展到29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家,初步形成了以汽車配件、工藝繡品、機械、紡織、石材、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格局。培育形成了宏泰汽配、伊凡伲繡品、鴻利石材、新華聯紡織等一大批強勢民營企業,工商稅收對鎮財政的貢獻率達到?85%。? 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迅速。全鎮大棚西瓜發展到10000畝,年實現收入9000多萬元,2003年大棚西瓜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楊善"牌商標,並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銷售範圍擴大到上海、北京、大連、南京、瀋陽和杭州等大城市。以奶牛為主的畜牧業發展迅速,全鎮共建成集約化、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5處,全鎮奶牛總存欄量達2100頭。以大棚櫻桃、桃、杏為主的大棚果發展到1000畝。
楊善鎮2005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億元,增長 20%;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73.1萬元,比上年度增長8%;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3.4億元,利潤9023萬元,分別增長32.5%和17%。第三產業增加值1.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12元,比上年增長12.4%。 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全鎮落實招商引資項目56個,實際到位資金2.12億元,外資370萬美元。全鎮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32家,實現銷售收入11.1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8.15億元, 分別增長98.8%和134.5%。全鎮工業用電量4555萬千瓦時,增長10.8%;實現工商企業稅收1336.7萬元,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了96%。 農業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鎮奶牛存欄總量發展到2100頭,年肉鴨出欄量達到1600萬隻。 新增大棚西瓜面積2000畝,總面積發展到1萬畝。大棚西瓜產業純收入1億多元。 年末,全鎮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2.68億元,全鎮人均6232 元。 城鎮建設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編制完成了新一輪城鎮總體規劃。加大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率先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加快沿路經濟帶開發,新建沿路商住樓面積7000平方米。開展了鎮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鎮村面貌得到明顯改善。[2]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沿路經濟帶、商貿帶建設步伐加快,以商貿、物流和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水、電、通訊、教育、醫療等各項配套設施完備。道路交通發達,青臨鐵路、省道仲臨路、濰九路貫穿全境。投資800多萬元用於鎮村道路建設,修建道路6條,總長26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