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柳枝·館娃宮外鄴城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柳枝·館娃宮外鄴城西》

作品名稱: 《楊柳枝·館娃宮外鄴城西》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溫庭筠

《楊柳枝·館娃宮外鄴城西》唐代詩人、詞人溫庭筠詩。

溫庭筠的《楊柳枝》詞描寫的是京城長安的楊柳。「楊柳」,多指柳樹。每當春天之時,微風吹拂,那萬千長條的楊柳枝猶如十三女兒的舞腰一般嫵媚動人。於是,《楊柳枝》成為唐代詩人樂於吟詠的題目之一。溫庭筠也不例外,寫下了八首《楊柳枝》,這首即是其中之一。[1]

詩詞正文

譯文

館娃宮外,鄴城西面,都是楊柳依依。遠方柳影輝映征帆,近處柳絲輕拂長堤。

楊柳依依,牽繫遠遊的人思歸之心甚切。這思歸之心,並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賞析

這首詞寫思婦望着柳條而產生的紛繁思緒。「館娃宮外鄴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首句寫柳樹所在之地,「館娃」和「鄴城」,都是古時與美女有關的地方,西施曾居於館娃宮中;鄴城有銅雀台,杜牧《赤壁》詩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這裡用這兩個地名,不僅使人想見其樹,更想見住在那裡的美人。樹與人暗自映襯,柳的嬌美自在不言中,並含有思婦以美人自況之意。越覺己美,春思愈切,於是舉目眺望,所見只是遠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寫江岸之柳沐浴春風,飄拂多姿,思婦由征帆而想起遠去的征人。「館娃」和「鄴城」,一南一北,構成跨度很大的空間,配合着流水征帆、大堤楊柳,構成一幅廣闊渺遠的離別圖。而「館娃宮外」與「鄴城西」、「遠映征帆」與「近拂堤」,句中自對,則 又構成一種迴旋蕩漾的語調,渲染了一種別情依依的氣氛。

「系得王孫歸意切,不關芳草綠萋萋」二句,是思婦由柳條而產生的奇異想象:芳草可以使遊子懷鄉,柳條雖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樣碧綠,而且還有裊裊長絲,它足以牽住遠遊的人兒,使他思歸更切。這種意境是很新穎的。但上文既然說楊柳拂堤,枝條無疑是既柔且長,用它來系住遊子的心意,又是一種很合理的推想。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正是為了加強對方對於己方的繫念。有這種習俗,又加上柳枝形態在人心理上所喚起的感受,就讓人覺得 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系住歸心了。由此在趁勢推進一層:「王孫游兮歸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作者巧妙地藉此說芳草沒有能耐,反襯出柳枝神通之廣大。

這首詞不僅扣住《楊柳枝》這個詞調詠楊柳,而且加以生髮,決不沾滯在題上。詞中的楊柳,實際上是系住遊子歸意的女子的化身。詞中處處有伊人的倩影,但筆筆都只寫楊柳;寫楊柳亦只從空際盤旋,傳其神韻,這是詞寫得很成功的地方。

作者簡介

溫庭筠[2](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

然恃才不羈,多犯忌諱,屢舉進士不第;又好譏刺權貴,取憎於時,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終生潦倒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客於江陵。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3]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視頻

文人詞鼻祖溫庭筠

與詩書在一起 溫庭筠(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