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人物簡介
楊烈宇(1918~1993),教授。四川銅梁(現屬重慶市)人。194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礦冶工程系。曾任重慶興國工礦公司總工程師。建國後,歷任大連京華公司總工程師,大連海運學院副教授、教授、船舶金屬材料工藝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農工民主黨第九屆中央常委、副主席和第十屆中央副主席。是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64年研製成功鋼鐵大批量連續等溫淬火新工藝。主持研製的灰口鑄鐵離子氮碳鈦三元共滲新工藝1983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編著有《金屬學及熱處理》。
人物生平
楊烈宇出生於縣一個自耕農兼小學教員的家庭。他的青少年時代,正值國內軍閥混戰和日本侵略軍對我國進行野蠻侵略之時,他下定決心,要為中華民族的強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933年,他考入杭州高中,高中畢業後隨即考上武漢大學礦冶系。從這時起,他便立下了工業救國的志向,這個信念一直激勵着他在漫漫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拼博前進。 1938年,楊澤丕以筆名「楊烈宇」撰寫了《日本必敗》一文,自此便更名楊烈宇。 1942年,楊烈宇在武漢大學畢業,並獲得工學士學位。他先後在四川樂山、成都、重慶等地的工廠、公司里擔任技術員、工程師、廠長等職務。在此期間,他與中共樂山中心縣委組織部部長黎儲力相識,積極為共產黨所領導的地下組織籌集經費。1944年,他加入了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的「中國青年民主社」;1946年,因與黎儲力失去聯繫,加入了當時尚處於地下狀態的「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楊烈宇應聘到大連海運學院,先後擔任金屬工藝教研室主任、輪機系副主任,並負責主持船機修造工程專業的創建和教學工作。 1957年,「反右派」鬥爭在全國展開,楊烈宇被下放工廠勞動,隨後又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趕到農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霜飄知柳脆,雪壓覺松貞」,楊烈宇雖然身處逆境,仍然堅持寫論文,寫教材,並緊密結合實際搞發明創造。1975年,楊烈宇被請到了鄉辦企業——旅順龍頭機械廠做技術顧問。在這裡他受到了工廠黨組織的關懷和工人的支持,搞發明創造的勁頭更大了。他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特殊鑄造新工藝,相繼完成了鞍鋼七號高爐冷卻壁和風口大套,以及全國第一台鑄鐵煤氣脫硫箱等重大高科技生產任務,還研製成功在國際上70年代剛開始應用於生產的50 安培離子氮化爐,填補了我國的空白。 1979年1月15日,大連海運學院黨委為楊烈宇徹底平反,並把他請回了海運學院。楊烈宇在花甲之年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二個春天。他滿懷豪情,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和四化建設大業中去,抒發出「我欲躍馬馳萬里,直上青天不徘徊」的壯志心聲。大連海運學院領導對楊烈宇的科研給予了大力支持:專門成立了船舶金屬材料及工藝研究所(現已更名為船機修造及金屬材料工藝研究所),任命楊烈宇為所長,並為他調來了近50名科研人員,配備了價值500多萬元的科研設備,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楊烈宇從這裡開始騰飛,不斷地向科學高峰攀登。他認真研究分析了國際上該專業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確定了研究所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方向,這就是:以船機修造工程為基礎,重點抓等離子表面工程,解決海洋運輸及其他行業中的機件強化、修復等實際問題,並力爭打入國際市場。 為達此目標,楊烈宇多次帶領助手們南下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廣州等地進行調查,深入船廠等生產第一線,掌握實際情況。回到所里,他和助手們又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捨棄了數不清的節假日,以堅強的毅力、敏銳的目光、慎密的思維、大膽的設想,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設計、實驗,終於研究成功多項船機修造新工藝,用心血培育出一簇簇光彩奪目的科技之花。 從1981年至1992年,楊烈宇和他的課題組共獲國家、部、省、市科技成果獎2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其中國家發明二等獎和四等獎各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交通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一項,中國民航總局科技進步及合理化建議一等獎各一項,遼寧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在這些獲獎項目中,楊烈宇作為課題組負責人,從課題的提出、方案的制定到關健工藝問題的解決,都起了決定性作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谷城在贈楊烈宇的條幅中寫道:「科研絕頂能攀上,學海無涯任轉旋」。高度讚揚了他在科學的道路上闖關奪隘、不畏艱險的拼博精神和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1993年11月10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大連不幸逝世,終年75歲。
人物成就
為我國船機修造作出重大貢獻 船機修造工程在我國是一門新興學科。該專業創辦之初,所開設的金屬學、熱處理及金屬工藝學等課程,全部使用外國教材,講的都是外國人的發明創造。楊烈宇的心被刺痛了,他決心編寫我國自己的教材,當時他曾寫過一篇題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金屬及合金應用上的成就》的論文,發表在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學通報》1955 年10月號上,蘇聯《冶金文摘》也曾摘譯刊登。在文章中他批駁了當時國際冶金史料中一些孤陋寡聞的偏見,以大量事實闡述了中華民族在冶金領域中的輝煌成就和對世界的偉大貢獻。文章最後寫道:「在中國已經有了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的今天,在科學技術已經有了無限發展前途的今天,努力學習現代先進的科技,並把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傳統的成就加以發揚光大,以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應該是我們的責任了!」楊烈宇嘔心瀝血,熬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查閱了幾千萬字的資料,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撰寫出版了《船機工程材料》、《金屬學及熱處理》、《船機零件熱處理》、《離子轟擊滲擴技術理論基礎》、《材料表面薄膜技術》、《離子轟擊滲擴技術》等22部教材、專著,發表了120餘篇學術論文,共計70餘萬字。為船機修造工程專業的教學和教材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同時楊烈宇發揮自己在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專長,不斷地把相關學科的新技術引入船機修造工程領域。50 年代,他主持制定了船舶主輔機及零部件的鑄、鍛、焊及熱處理標準安全修復工藝;60年代,為原位修復某些開裂的船機鑄鐵件,他發明了用低碳鋼製造低碳馬氏體扣合修復波浪件,以代替昂貴的進口波浪件材料(高鉻鎳合金和Invar合金),其抗拉強度比高鉻鎳合金高出一倍以上,而成本卻只為原來的1/30-1/20;70年代,他克服了冶煉鑄造等工藝上的難題,研製成功一種新型的耐熱材料——稀土高鋁耐熱球墨鑄鐵,用以製造船用鍋爐、大型燃氣閥門及其他耐熱構件,改變了我國船用高溫構件長期依靠以昂貴价格進口高鎳鉻鋼的狀況;80年代,他對國際上剛剛興起的離子轟擊滲擴技術和離子物理氣相沉積(離子鍍)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楊烈宇的這些發明和創造,使得船機修造工程專業不斷豐富和創新,該專業已發展成為一門交叉性和綜合性很強的新興學科,為國內外所矚目。 1983年,船機修造工程專業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碩士學位授權點,這是我國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的船機修造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楊烈宇為首任博士導師。同年,楊烈宇被晉升為一級教授。楊烈宇除為我國船機修造工程領域培養了大批本科生外,還培養出了15名碩士生,5名博士生,其中一名博士生並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他在逝世前仍指導4名博士生攻讀。 1983年,楊烈宇任我國第一個船機修造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首任博士生導師。同年,被晉升為一級教授。自此,他一面加緊科研,一面培養高精尖人才,科研和人才培養碩果纍纍。據統計,從1981年至1992年,他和他的課題組共獲國家、部、省、市科研成果獎2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先後培養出15名碩士生和5名博士生,,成為我國著名的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船機修造工程、等離子表面工程專家。 研究發展離子轟擊滲擴技術 發明、發展並推廣應用離子氮碳共滲新工藝。 70年代,國外的離子轟擊滲擴技術,普遍採用的是以純氨或一定比例的氮加氫進行離子氮化。這種工藝雖能夠達到某些預期的效果,卻還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點。一是對碳鋼的處理強化效果差,對合金鋼的處理滲層淺;二是生產周期長,處理一個工件,保溫時間至少需6小時以上。為了克服上述不足,國際上開始探索氮碳共滲技術,但沒有確立最佳工藝規範和真正應用到實際上的先例。楊烈宇經過艱苦探索,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最後終於發明出「離子氮碳共滲新工藝」(亦稱離子軟氮化)。這一工藝與純氮離子氮化工藝相比,不但縮短了處理時間(為後者的1/2至1/6),處理面廣,對碳鋼、合金鋼和鑄鐵工件進行強化處理均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而且所處理過的金屬工件的化合物層、有效硬化層、總滲層及表面硬度、耐磨、耐腐蝕、耐疲勞等方面都優於用上述氣源的離子氮化處理的工件。在此項研究中,他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選用丙酮作為碳源,代替國外普遍使用的甲烷、丙烷、甲醇、乙醇等,獲得成功,使該工藝進而又具有安全、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等優點。 這項科研成果,在實際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大連柴油機廠將此項技術應用於球鐵和45#鋼製柴油機曲軸的強化上,使曲軸免除了短期開裂現象,柴油機的大修期由原來的1500小時提高到10000小時以上,超過了國際上最高8000小時的水平,壽命延長了3至5倍。截至1985年底,大連柴油機廠應用此技術處理了3萬多根曲軸,經過5年的實踐考驗,運行中無一斷裂,打入國際市場受到高度評價,僅此一項,即創經濟效益2400餘萬元。 貫徹「三實際」原則 楊烈宇常說:「搞科學研究不能只圖出成果,不能出了成果就算完了,還要把成果運用到生產實際中去,儘快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不見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只能是展覽品。」因此,他為自己規定了「研究方向要結合中國實際,研究課題要面向建設實際,工作作風要深入生產實際」的「三實際」原則,這一「三實際」原則,貫穿於他整個科研生涯的始終。 1964年,大連和平鐵工廠的主要產品鋼鍬,由於卷刃和開裂等質量問題,廢品堆積如山,工廠領導心急如焚,找到了楊烈宇。他在一個供取暖用的煤爐上做實驗,研究中溫下貝氏體鋼性能的轉變,最後研製成功「鋼鍬大批量連續等溫淬火新工藝」。使國產鋼鍬的質量提高6倍以上,超過了當時世界上著名的蜻蜓牌和永不彎牌鋼鍬,使國產鋼鍬一舉打入了國際市場。此項工藝在全國推廣至今,並由國家主持出口支援了馬耳他。 1977年7月,當時楊烈宇正下放在旅順龍頭機械廠,這個廠為鞍鋼七號高爐改建承擔的部分冷卻壁的鑄造任務以質量優良、不誤工期受到讚揚。冷卻壁發貨不久,鞍鋼七號高爐會戰總指揮王崇倫請這個廠的「老師傅」楊烈宇(當時王崇倫不知道楊烈宇是大連海運學院副教授)立即到鞍鋼來。原來承擔七號高爐風口大套鑄造任務的某工廠鑄造了30多個,幾乎都是廢品,大套安不上,就要耽誤工期,會戰指揮部非常着急,特請他幫助攻關。 2.發明「鋁合金表面離子沉積(Ti,AI)N硬質膜的方法」。 楊烈宇課題組採用離子鍍方法,在鋁合金表面沉積(Ti,AI)N,用此工藝處理後的鋁合金工件,兼有硬度高、韌性好、應力小、與機體結合牢固等優點,解決了國內外長期未能解決的鋁合金活塞表面強化的問題。這一發明,在1989年9月在德國召開的首屆國際等離子表面工程學術會議上,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並於1992年7月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3.進行了「離子鍍在飛機、發動機零部件修理中的應用」研究,並取得重大成果。 我國民航有很多進口飛機,其發動機上關健性的高精尖零部件,因長期使用出現磨損而需要修復,修復的尺寸必須在15微米以上,精度要求極高。在此之前,國內外均未能解決此問題。因為用其他方法(如電鍍、刷鍍)雖能達到尺寸的要求,但卻會產生氫脆,一有氫脆,工件便容易斷裂,極不安全,不能在飛機上應用,只能採用離子鍍工藝。而當時國際上離子鍍膜的厚度最高水平只能達到幾個微米,不能達到技術要求。國際上有關權威人士曾預言,離子鍍膜厚度在本世紀內很難達到10微米。中國民航成都飛機維修公司有大量飛機上的高精尖零部件需要修復,他們在向國外尋求解決辦法而無出路的情況下,最後找到楊烈宇,他毅然接受了這項任務。他帶領課題組的同志們,經過兩年多的攻關奮戰,終於在1991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使離子鍍膜的厚度達到了20微米以上,且晶粒極小、組織緻密、無氫脆,其耐用性是原件的10倍以上,完全可以滿足飛機上200多種高精尖零部件磨損後尺寸修復的要求。經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對國內外16個數據庫中的2745萬篇文獻進行檢索,同時民航成都飛機維修公司派專人赴國外航空維修廠考察,均證明所達到厚度及所用工藝屬國際首創。1992年11月,經過由中國民航局主持的專家鑑定,被確認為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國家專利局已受理該項發明的專利申請。民航成都維修公司採用此項技術,節約了大量外匯,年創經濟效益最低在數百萬元以上。這一技術又被移植到船用柴油機油泵柱塞和針閥等精密件的修復上面,擴展了這一技術的應用領域。 在對離子鍍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楊烈宇系統總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並總結了近幾年國內外在這方面最新發展情況,編著了《材料表面薄膜技術》一書,1991年5月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該書是當前國內有關離子鍍膜研究的一本系統著作。
所獲榮譽
楊烈宇為祖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也因此獲得了諸多的榮譽。1988年,他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並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0年,他被國家科委和國家教委授予「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他所領導的研究所被國家科委和國家教委授予「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從1990年7月起,他終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由國務院頒發榮譽證書。此外,他還多次獲得「全國交通戰線勞動模範」、「全國交通戰線兩個文明建設標兵」、「遼寧省勞動模範」、「大連市特等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近10年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科技報》、《經濟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海峽時報》等國內外幾十家報紙、電台、電視台介紹了他的科研成果和事跡。1988 年,他被載於《中國當代發明家辭典》。1991年至1993年,他連續三年以「研究家和教育家」的頭銜被載入美國傳記研究所出版的《世界傑出名人錄》。楊烈宇不僅是一位教育家、科學家,而且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他擔任了農工民主黨大連市委第一、二、三屆主任委員,農工民主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副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大連市第九、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發明協會副會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研究所顧問,第一、二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科評議組成員,大連市科協主席、名譽主席。此外,他還在國內外工程技術的諸多學術組織中擔任了職務。